名人家教


常京娥家教讲座:维护孩子心理健康三建议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12/29 18:47:38 作者:聂小凤 浏览次数:10

常京娥家教讲座:维护孩子心理健康三建议

专家常京娥: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把我们的孩子培养的更好的问题,我今天特别高兴,看到我们在场还来了很多小朋友们,我们今天通过大家一起来讨论,我们怎么来把我们的这些小朋友们培养的更好,小朋友们在听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听听,今后也监督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做能让我们成长的更好。

维护孩子心理健康三建议

  再往下我想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前面我已经把我们心理健康的表现、家庭教育的特点、我们怎么解决心理问题,跟大家做了交流。最后我想给大家提三点建议。第一个建议叫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现在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好多家长就发现,就说这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以后,真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包括这小孩也是这样,你说他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呢,不光是老人和中学生,还有年轻的爸爸妈妈和我们的小朋友之间全都有互相的不理解,读不懂。

  我们在座的家长,我看到好多也有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你比如我们这代人,当年我们学习《愚公移山》这课书的时候,大家没有什么疑义,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学习愚公挖山不止、不怕困难的这种精神。

  但是我们现在初一年级的课本里有,要坚强的意志,我们知道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心理品质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个孩子有半个班的同学举手,老师我觉得不应该学习愚公,我们讲坚强的意志品质必然要涉及到学习愚公移山的这种挖山不止、不怕困难的这个精神,他说反对,我们说为什么反对啊?然后让他说理由。然后这个同学就说,老师我觉得这个愚公是一个傻老头,为什么这个山挡住他的去路,他为什么不搬家啊?有的孩子他为什么不开一个后门啊?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愚公在挖山之前是不是进行了成本核算?你看,他就是在用他现在的价值观来想这件事儿,他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大家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学过白毛女这课的课文,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没有什么疑义,可能很多人得会提出字词、段意、大意什么的,也就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在一个班里头,让大家预习《白毛女》这课书,然后让学生提出,你在读的过程当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同学们举手回答,老师,我就不明白,这喜儿她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啊?她要嫁给他,他们家不就富了吗?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他在现在社会看问题的方法他就这儿想的,就是他的价值观和你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研究他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你就需要站在他的立场去想这个问题,你要出现一个事儿你就想,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会怎么想呢?

  我们家长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你经常琢磨他怎么想,所以我给大家留了这些问题,你看你是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谁是孩子的好朋友,同学们喜欢他吗?他有没有绰号?他最崇拜谁?他最苦恼的是什么?他的优点是什么?他什么最自豪?他最大的抱怨是什么?他最愤怒的是什么?他最喜欢哪位老师?看看,我们有没有在座的家长100%都了解,有吗?家长摇头呢,就是证明不行。不了解说明我们做家长还有不合格的地方,你要想全面的了解你的孩子,你一定要去全面的了解他。

  还有一个就是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我想我们再一起做一个游戏活动,刚才我让付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纸,我现在想请大家跟我一起,咱们拿这张纸做一个活动,您把这张小绿纸拿出来。咱们家长朋友们跟我做一个折纸的游戏活动。我请拿着纸的家长朋友们,你闭上眼睛,不要说话,不要提问题,然后听我的指令,我第一步我就请家长朋友们对折,小朋友们也可以帮着对折,不要看别人,然后再对折,然后撕掉一个角,随便撕掉一个角,好了,撕完了吗?好了,那大家睁开眼睛,看看您手里的这张纸,跟你周围的人比一比,大家举起来,我看都折成什么样了?都举起来,后面好多家长都撕掉了,我们互相之间可以看一看,结论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请家长朋友们跟我一起反思一下,就我们刚才这个活动,老师是在同一个口令下让您撕开这纸,但是你看一看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为什么?我想问的问题,您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都不一样?为什么您觉得?

  家长:做人的思维不一样,还有习惯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接受的不一样,理解的不一样。

  常京娥:还有呢?好,刚才家长朋友们说的特别好,我不知道刚才撕纸的朋友能够想到一条,实际上是老师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我们对同一个信息接受程度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下面要跟大家强调的。在心理品质对孩子影响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学会平等的跟孩子沟通,跟孩子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它有一个信息传递的问题,您觉得是跟他沟通了,我今天教育我说到了,我已经告诉你了,但是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或者是他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接受起来是不一样的。是不是大家感受到了这一条?就是同样的信息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调整沟通的方法。

  你的指令,刚才我的指令也有问题,我们的指令越细,就是你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内容越多、越详细,可能我们最后整体的效果就会越接近,但是在我传达的信息,我就传达了三条,第一折纸、第二折纸、第三撕掉一个角,那他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心理上叫信息传递或者是接受过程当中它就会有差距。所以家长朋友们,您要通过刚才的这个小活动,要想到,那我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就要掌握一个技巧,我要用什么样的分子来跟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