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给孩子吃点什么,都不如吃点苦!
给孩子吃点什么,都不如吃点苦!
一、物质上吃点苦,很科学!
很多父母以为,我们年轻时吃苦,就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吃苦。这种无知的善意,其实是没懂“再富也要苦孩子”这句老话。
就拿英国的淑女教育来说,英国私立女校每年学费高达两三万英镑,是名副其实的富人阶层才享受起的教育。可是你以为白富美们是去happy了吗?据英国杂志刊载,私立女校的教育环境之艰苦,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木板床上只垫着一床薄薄的褥子,冬日的寒气会从老旧的窗户里不断渗透进来。早餐未必能比公立养老院提供的膳食好多少,仿佛还停留在简奥斯丁的时代。”英国贵族们把孩子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就是希望孩子们远离都市优越沉迷的环境,去磨练意志。
富人很聪明的认识到,留给子孙的金山银山并不能保证他们的一生无忧。谁也说不准人生会遇到什么,逆境中吃苦、奋力再来的能力才是幸福人生的不二法门。《爸爸去哪儿》中的诺一,睡在破窑洞里也很开心,很多人以为是诺一生性乐观。我却认为这正是刘烨教育的智慧之处:物质艰苦时也能处之泰然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成就大事业。
富人们为了孩子吃点苦也是蛮拼的!那么家境一般的人如何做呢?我幼年家境不好,但是我爸坦然的让我知道家里的如实状况,并未给我超出其他家庭成员的待遇。我从小就知道世界的真实样子,面对吃苦的环境肯安然接受。
而当时和我一样家境的孩子,父母总觉得家庭贫穷是对孩子的亏欠,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给孩子锦衣玉食。可是,孩子一旦习惯了特权,他就会逐渐认为“我想要,就得满足我,这是理所当然的”,碰到挫折就觉得特别不平衡。其实,越是家境不好的孩子,越应该让孩子平和的面对这世界残酷的一面,而不是蒙上他的眼睛,用“亏欠”与“爱”之名给他刻意营造一个温馨的世界。否则他长大后,该如何适应现实呢?
二、吃苦,是孩子必经的人生旅途
我有一天去海边玩,看见一位六七岁的孩子想用沙子垒城堡,孩子刚一蹙眉,妈妈就抢先一步,垒基座、捏堡尖,搭旗帜,然后拍手大笑道“看看我家大宝垒起的城堡!”我在旁边忍不住了,插嘴说:“这明明是你垒起来的啊,为什么一定要帮他呢?”
妈妈回答说:“我怕他觉得自己失败啊!”我问妈妈:“那你见过完全没有失败过的人生吗?”
每一朵花开都必须经历风雨,每一种滋味应该要孩子亲自品尝,剥夺了孩子对逆境的体验,孩子如何长大?温室里的宝贝,上了小学,读了中学,进了大学,入了社会怎么办?难道他永不遇到失败与沮丧,难道他以为自己永远志得意满,难道他遇到的人都会助他一臂之力?难道与人一直爱他怜他宠他容忍他,没有人对他说不?
苦难这件事,来的越早越好!陈丹青就一针见血的说过:“吃苦受罪的最佳时段是在青少年时代,倘若争气,赔得起,看得开。”年少时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学乖,大把的努力可以翻盘,少年不吃苦,何时吃苦?
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明媚与黑暗并存,顺境与逆境交织。苦难会让孩子成长,让他从骨子里领略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不要让孩子以为现在的秩序和繁荣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不要孩子以为面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让孩子知道从无到有的艰难。并非所有的关爱都是维生素,你不能养孩子一辈子,为什么要对他那么娇惯?”
三、真正的教育并不快乐,也不轻松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倡自由教育,却发现宽松的结果,就是孩子放学后扎进游戏,一整个晚上坐在沙发看电视。一味顺应、娇纵孩子,最终会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社会上竞争。前几年一本争议很大的书《虎妈战歌》,讲了耶鲁教授蔡美儿把两个女儿培养成音乐天才的故事。我也不同意忽视孩子的自尊心,却无比同意虎妈的那句话:你想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100%的努力。” 虎妈的女儿索菲亚停止练习小提琴后,把肯吃苦的意志力带到了网球上,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战胜了新英格兰的种子选手。索菲亚的教练评价她说:“每一个球她都认真对待,从来不曾放弃。她是那种不付出100%的努力,就不会善罢甘求的小姑娘。”
一个15岁的小女孩,周末经常发高级餐厅下午茶的自拍,我曾经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白富美罢了,却偶然得知这小姑娘坚持五千米晨跑已经三年了,风雨无阻。我问她,觉不觉得苦?她惊讶的说,苦哪儿了?那么你以为下午茶蛋糕的卡路里都长在哪里?长在我大腿上?我被这直白噎住了,转移话题,“可我看好多女明星都爱晒美食啊。”白富美哈哈大笑,“你可别被她们表面的轻松给骗了!她们每次吃完都在健身房泡足几个小时!”
几年后,听说这小姑娘已经报名了北马的半程赛,她用五千米的汗水来成就她的好身材,而有多少孩子,以为成功就像吃掉下午茶蛋糕那样容易?
咱们国家推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教育,很多孩子一失败就“顺其自然”,连再坚持一会儿都不乐意,更别提艰苦的努力了。解道数学题,五分钟还没有思路,孩子就要放弃,父母也只好想“也许是孩子没有数学天赋”。上个钢琴课,老师刚刚提高难度,孩子就嫌练习太苦,不肯再学。父母也只好自我安慰“不是说寓教于乐吗?算了吧”。
寓教于乐?呵呵呵呵,真正的教育必定不那么快乐,就如真正的成功必定经历过咬牙死忍。你见到了惊艳的蝴蝶破茧,未必听得到茧壳下痛苦的挣扎呼喊。你见得到蚌壳内丰盈闪亮的珍珠,未必想到每长出一层的珠光都经历着肉与沙石的撕裂般疼痛感。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虎妈的女儿索菲亚在网球场高高跃起,奋力击拍的场景,想起了凌晨四点半,哈佛自习室灯火通明、精英们埋头苦读的场景,想起郎朗和李云迪这种所谓的“钢琴神童”在枯燥琴凳上苦练日夜的时刻。无论教育政策再怎么变化,所有成功的父母都已经偷偷掌握了秘诀:成功——其实就是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