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孩子,你对自己多心软,生活就对你多无情!
孩子,你对自己多心软,生活就对你多无情!
在关于孩子学习问题的调查中,最被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叫做:拖延症,也就是懒。孩子和大人一样,面对问题和挑战的时候,选择性的放弃,选择性的逃避,到最后,什么都逃避了,却什么都没办法留下。
其实,只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努力和坚持,以后的人生,或许就会不一样了。希望这篇文章能与孩子们共勉。
自己推动自己,才能获得努力后的成就感。
两个月前,孩子开始学乒乓球。
上课都还好,半玩半学据说很有趣,但是教练布置的课后作业——颠球,可让他发了愁。
小朋友手腕力量不足,平衡性也差一些,球拍拿不平稳,又拿捏不准高度力量,眼睛也不知该看拍子还是看球了,所以没练一会儿他就撂挑子,懊恼地说没意思。
我陪着他,适当鼓励,也适当严厉。
循循善诱后,创造游戏来玩,比如“保卫鸡蛋”——假设他拥有11个鸡蛋,颠球三个及以上就可以增加一个鸡蛋,反之则减少一个,哎呀,又打碎了一个!
开始那几天很难,他刚开始一定打不好,而打不好就气急败坏,一脸挫败地往床上一躺,高喊着“我今天没感觉啊”,我板起脸告诉他:你练习了可能进步很慢,但不练习永远都不可能有进步。妈妈允许你成绩不好,但不允许你不努力。所以,不要找理由了,必须练!
从两个三个到四个五个,有个晚上他发现自己突飞猛进,能颠六个以上,兴奋得眼睛放出光彩,不停地发球捡球再发球,该睡觉了还央求“让我再颠一次嘛”。
最美妙的是,帮助熬过最枯燥最乏味的阶段,push他一下,让他知道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就是可以进步和成长的,从而收获满满的信心和成就感。
给自己一点压力,才能做到想做的事情。
对人生负责的成年人,也应该在给自己点压力和逼迫,跳脱“舒适区”,去做梦寐以求却迟迟未动手的事,实现心心念念却并没有着手筹备的梦想。
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下,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力量。太多人在一边流着口水羡慕别人功成名就光彩夺目,一边给自己找借口拖延松垮不思进取。明明,理想是用来实现的,而不是单纯用来在梦里放飞的啊。
没有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该对自己狠一点的时候却总是舍不得,总是手软,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那就永远止步不前。今天没努力,明天自然没理由有收获。
好多时候,世界还是公平的,它从来不会敷衍一个努力进取的人,只冷眼看那些疏于努力又满是借口的人。
想想小李子,他对自己是真的够狠够认真啊,一部接一部拍片,演技一次比一次进步。从前人们调侃他是“陪跑专家”,而他举起影帝的奖杯时,多少人该无比汗颜啊:比我优秀的人还比我努力,我是不是对自己太心软了?
真正受益无穷的事,都是靠逼自己实现的。
这些年里,那些真正让我受益无穷的事情,几乎都是靠逼自己来实现的。
读书的时候,我很少考第一名,给自己开脱,别人就是比我优秀比我聪明啊,能考前几名也很不错啊。
上高中后,我突然有了压力,那所学校实在不够好,如果我成绩不够出类拔萃的话,想考上大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是痴人说梦。
从此开始逼着自己努力,很多个早晨,别人还在酣睡我咬着牙离开温暖的被窝,披星戴月去教室开始早自习之前的早自习;夜晚关灯之后趴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看书做题,一直到深夜;数学成绩惨不忍睹恨不得自暴自弃,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补习……
那年,小镇新开了家溜冰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凑热闹了,我没去。我对这种大家都参与的事情想来缺乏兴趣,更何况,数学那么差你还好意思去滑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努力真的有用吗?
当然。我高中三年得过两次第一名,第二次就是高考。
也是因为那两年破釜沉舟般的努力,我对自己刮目相看,充满了感激和钦佩,我看到自己有改变命运的能力,有变得更好的力量,只要我肯努力,只要我肯对自己狠一点。
你对自己心多软,生活就会对你多无情。
如果总是放任自己,拖沓,琐碎,东张西望,不把精力和目光放在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真的会成为一个loser。
看书好枯燥啊,所以,还是玩手机吧,恍恍惚惚一个小时过去,两眼发呆脑袋空空;
床上好舒服啊,晚点起来吧,昨天就应该开始做的那件事情,等会儿吧,再等会儿吧;
虽然很想学习英语,可是背单词好枯燥啊,总是记不住啊,不如去看会儿韩剧吧;
想做烘焙买了一堆材料,想做手工买了很多布料,想学习拍照买了很贵的单反相机……可是可是,好麻烦啊,那些达人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还是去歇会儿吧;
从来不逼自己做有困难和麻烦的事情,遇到压力就赶紧逃回到安逸的小世界里,安慰自己“我这样也很好啊”,遇到一点艰难就开始抱怨并习惯性选择放弃……
啊,你总是心太软,对自己心太软。
爬山时若在气喘吁吁时选择下山,永远没有机会看到山顶的风景;奋斗的年纪因为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退回舒适区,也就不会有机会梦想成真。
道理你都懂,告诉孩子,对自己有多心软,将来生活就会对你有多无情!趁现在,去做吧。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