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最容易带坏孩子的父母,源于这6个习惯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7/10/18 14:56:06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446

最容易带坏孩子的父母,源于这6个习惯

 

 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所以他们身上的行为,常常都带着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好是坏,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比如父母身上藏着的这些习惯,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一、漠视规则

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

前段时间,一对中国夫妻带着自己6岁的儿子前往美国洛杉矶度假,起飞后,孩子对邻座的小哥不断骚扰,小哥建议孩子父母管管孩子,结果却被孩子父亲无视,最后大打出手,甚至惊动了FBI。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漠视规则,主动带孩子违反规则,甚至对孩子不守规则百般纵容。

排队时的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如果父母总是漠视它,也很难让孩子其他的规则前守住行为的界限。

二、喜欢比较

别人家孩子”这种可怕的生物,几乎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出现过。

这个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回回考试都是年级第一;长大后的他还交了一个很好的女朋友,毕业没几年,买了车买了房......

有粉丝曾经留言:“妈妈就特别喜欢拿我和别人比,从小比到大,那种失落和自卑感一直跟着我,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自己:”我真的不如别人!”

丹.格林伯格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曾说:“如果真的想让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吧。”

当父母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已经让孩子对自己的个性产生了否认。

自卑的孩子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三、总玩手机

年轻的父母总是对老人带孩子不满,但有一点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优秀:他们的专注的程度比爸爸妈妈们要高得多。不信可以去小区楼下观察,带孩子玩手机的爷爷奶奶少之又少。

很多年轻人,有个常说的词叫做“走心”,走心即用心,然而很多父母陪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就是十分典型的“不走心”。

他们一方面拼命地阻止孩子玩手机,一方面自己又放不下手机,孩子一抬头看到的就是玩手机的父母,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

你越依赖手机,孩子就越依赖手机。你玩手机时敷衍孩子,孩子也会学着敷衍你。

面对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役物而不役于物才是最重要的,别让孩子的童年记忆,只留下整天捧着手机的爸爸妈妈。

四、言行不一

教孩子过马路等绿灯,自己却大摇大摆地闯红灯;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却整天赖在沙发上玩手机;要求孩子有礼貌,自己却出口成脏......

这种光说不做,纸上谈兵,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内心冲突:“父母说我的时候义正言辞,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那我到底要不要听?”

当我们一边在谆谆告诫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一边却总是习惯性地呈现给孩子反面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出现混乱,也学会了言行不一致。

而且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也会失去孩子的尊敬,威严可能随时坍塌。

五、爱发脾气

Jutta Bauer的绘本《发脾气大叫的妈妈》,讲述了一对企鹅母子的故事,书中小企鹅说: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孩子就像书中的小企鹅一样,面对坏脾气、大喊大叫的妈妈就想逃走,等大人的愤怒发泄完了,孩子却还在你的愤怒与吼叫中诚惶诚恐。

最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复制了这种情绪表达方法,长大后,变得和父母一样暴躁,他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身边的人。

吼叫是一种放肆,但爱的教育需要克制。

六、不敬老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很喜欢“怼”老人,看不惯他们带孩子的方式,看不惯他们固执己见。在一个家庭中,年轻的父母对孩子越来越宠,对老人却越来越不耐心。

孔子曾说:“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对于养育之恩,要心怀感激。

多陪伴,多关爱,和父母好好说话,一个人在敬重父母的时候,自己的儿女也看在眼里,如果你总想着孩子以后孝顺,那不妨先去孝顺家中的老人。

你对待父母的样子,也是孩子将来对待你的样子。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