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教
嗣母贤良识大体,一生奔走家国梦
嗣母贤良识大体,一生奔走家国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与归有光、朱柏庐并称昆山“三贤”。他一生辗转,以天下为已任,以学术兴天下,被后人尊为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始终关注民生,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不仅影响了顾氏后裔,更激励了无数国人。
顾炎武不满周岁便过继给无嗣的叔祖父顾绍带为孙,当时嗣母王氏二十八岁。她是世家出身的大家闺秀,祖父王宇曾在明为官,父亲王述是国子监的太学生。因而,王氏自小便读书识字,是个涵养颇深的女子。顾炎武虽非王氏亲生,王氏却将他视做骨肉疼惜教养。每次王氏读书,就会把顾炎武叫至身旁,教他识字,到五六岁时,便教他读《大学》。可以说,顾炎武对家族、国家的责任感,便是从请《大学》开始的。他敬佩母亲口中的文天祥、刘基、方孝孺、于谦等等,他们的运筹帷幄、刚直不屈、忠心义烈在顾炎武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顾炎武的明敏伶俐,嗣祖顾绍蒂也是对他喜爱非常。顾绍蒂少时跟随父亲周游各地,阅历很是丰富。尽管到了晚年不常出户,仍旧对国家大事了然清晰。他教顾炎武读兵书,读《左传》史记》和《战国策》。等到顾炎武再大一些,他又亲自给他讲授《资治通鉴》,教他抄录《邸报》。他希望这个孙儿即使不能做一个拯救乱世的大英雄,也要稳扎功底,做一个追求实学匡扶国家的读书人。
清军占领南京后,各地抗清义军风起云涌,顾炎武也加入义军队伍。一九六四年七月初六,昆山城破,清军入城后大肆屠城,顾炎武侥幸逃脱,然而他的两个嫡亲弟弟却双双被害,生母何夫人更是被砍断了一只手臂险些丧命。七月十四,清军攻陷了常熟,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听到这一消息,悲痛万分。她不愿做清军刀下的亡魂,更不忍目睹大明江山的覆灭,于是以绝食抗拒。十六日后,王氏逝世。临终前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她给儿子写了封信。信中,王氏道:“我虽是妇人,却身受国恩,今日国破,以身殉国,是大明子民该有的大义。今后你当坚守气节,不为异国臣子,方是不负世代国恩,不忘先祖遗训,那么我也就能够瞑目九泉了。”那一年,王氏不过耳顺之年。顾炎武含泪将母亲下葬,从此他的家国信念更加坚定。他一面游走于大江南北,结识各地抗清志士明朝遗民,一面著书立学,研究经史百家。尽管清王朝多次威逼利诱,千方百计想要招揽他,都被他断然拒绝。一六八一年正月初九,顾炎武因坠马而病逝,这个为了民族复兴奋斗一生的爱国志士结束了他的一世飘零。尽管直至身死心愿仍未达成,但顾炎武的爱国情怀与忠信大义,仍旧赢得了世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