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教
名人家教——汪曾祺
名人家教——汪曾祺
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等大师,写过《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关于家庭教育心得的这篇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读起来很有味道。汪先生的家教充满艺术的诗意,洋溢自然的童趣,很有现代意识和人情味儿。文中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汪曾祺先生生活在一个充满乐趣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在汪曾祺眼里,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很少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爱跟孩子玩,也喜欢带着孩子玩。他被汪先生的姑妈戏称为“孩子头”。
春天,不到清明,汪先生的父亲就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他还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孩子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惹得邻居的孩子非常羡慕。
汪曾祺先生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这或许就是得益于父亲对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