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6/6 22:04:18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229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刷到一个话题:#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最让人痛苦?#有人说,那还用想,肯定是没钱的家庭最难受,因为穷人的生活容错率太低了。这个答案当然没错。但事实上,还有个答案更准确,也更隐蔽。生活中很多家庭收入一般,可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相比之下,有的家庭虽然和贫穷不沾边,但却有一对经常制造内耗的父母。这些父母,大多有个共同点:大事无法指导,小事斤斤计较,待在一起就是不停地制造争吵和矛盾。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子女,虽然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却始终过得很煎熬。因为父母带来的内耗,损害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它会把人的能量一点一点耗光,变得压抑、焦虑,最终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尤其是下面这4件事,内耗型父母最常做,结果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

情绪不稳定且自我中心网上曾有个提问:“为什么回家和父母待在一起,说话戾气会变得很重?”一位网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有时候可能不是我们自己敏感,因为我们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我,所以我也这样对他们。”从小到大,这位网友都是在妈妈的喊叫、打压声中长大。在她记事起,不管是几块钱的碗打碎了,还是鞋子放的位置不对了,煮饭的水放多了……明明都是很小的过错,在妈妈眼里却如临大敌。仿佛天塌了一般,在家大吵大闹。有的时候哪怕是没人惹到她,只是问了句“洗澡间怎么没水了”,或是东西没找到再问第二次。她都会像点燃的炸弹咆哮起来,结果家里每个人都得遭殃。关键是她还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也听不进别人的话,总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我知道,她从小到大受了很多苦,为这个家劳累很多,付出了很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为没能把她拉出深渊,感到深深的自责。但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后,我知道了,有些人就是不会跟你好好说话的。所以现在,我只要一听到她开口说话,心里就开始烦躁有股无名火,然后就忍不住去辩驳,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看,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负面情绪,然后被一步步同化。作为父母,他们无法审视自己的过错,总是将所有问题归咎于他人,然后不断通过语言攻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作为年幼的孩子,内心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正确评判,只能被迫地、毫无遗漏地承受来自父母的每一次怒吼、打骂。这些情绪并不会无故消失,相反,它们会如同烙印一般,刻进了孩子们的灵魂。哪怕长大后远离家庭,依旧会于细微处受到影响。他们会下意识对外人讨好,对亲人易怒,最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此时,父母想的依旧是:为什么自己的子女不懂感恩?多么无奈。

极强的控制欲还记得去年的一个故事。一位30岁的博士确诊癌症,生前的最后一句却是“我终于可以解脱了”。作为父母,听到这个遗言,大概心都要碎了。可是如果从儿子的角度,就会清晰: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把他逼到这个地步的。在外人看来,他成绩优异,前途光明,可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父母的操控、压制中。吃饭,筷子拿高拿低要被管;买衣服鞋子,永远只能买黑白灰三个颜色;大学毕业后,想搬出去住,被母亲骂了四个小时,五天没和他说一句话。他不是没想过反抗,但只要他一开口,父母就开始叫苦连天。“我们养你太不容易了,我们活得太苦了”。在这样的高压下,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窒息的。一边积累着对父母的怨气,一边痛苦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终身体先投了降。看完这个故事真的让人无奈又无力。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太多了,虽不至于走上同样极端的境地,却也在不断地消耗子女。比如,早上不断叫起床,不起床就是懒惰、以后没出息;屡屡被叫到名字,被安排去做事,如果喊两声没听见,就开始训斥“玩手机玩得那么入神,叫你帮忙都没听见”。再好的事也总能在孩子身上找出缺点和问题,然后开始说教、数落、批评。孩子要是敢反驳,就开始指责:“你是在说我们对你管太多咯?那我从此以后不再管你,一个字都不说了!”不可否认,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是传统意义上尽到了责任的好父母,想着用自己的经验为子女出谋划策。可他们却从没想过,当他们强势干预子女生活的那一刻,带给子女的也许是一辈子的委屈和痛苦。甚至这种悲剧还有很强的传染性,成为下代、下下代逃不出的宿命轮回。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父母克制时时刻刻去纠正子女的欲望,才是最大的成功。

把期待当作事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天性。这没什么错。但不少人,却因此把“学习好、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当作衡量子女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殊不知,一味苛求完美,只会让子女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哪一点没达到父母眼中的标准,就成了家庭的罪人。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宋倩,就是一个典型的”期待值过高“的母亲。给女儿乔英子规定必须所有精力都投入学习,不许玩喜欢的乐高,不许再去感兴趣的天文馆……在这种环境下,乔英子也逐渐变成讨好型人格,无论做什么都想迎合母亲的心情。但无论她有多努力,都达不到母亲的预期。在一次分班考试中,她考了年级第二名,回家后只说自己进了快班。但早已得知成绩的宋倩一下就爆发了:“才第二名,有什么可高兴的?”结果呢?长期得不到母亲肯定的乔英子,在重压之下开始频繁逃课,成绩也随之下滑。电视播出后,一位匿名网友评论:

我的父母也是这样。但不同的是,他们明明自己什么本事也没有,总是把自己的无能无知归结于运气不好,把自己跟差的比,却要我学习跟好的比。只要没达到他们的要求,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否定我所有的一切。以至于我现在非常排斥跟他们在一起。

在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听过很多父母抱怨: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跟自己不亲了。其实归根到底,根在家庭,因在父母。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就像这世上也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父母。孩子成绩不好,工作不好,可他们只是做错了题,不是做错了人。我们都是平凡人,其实更应该坦然接受子女的平凡。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来支配子女,逼着他完成我们的期待。父母学会放下自己的期待,子女才能书写自己的未来。

遇见矛盾爱翻旧账我有一位朋友,从认识时候开始就没见她和家里怎么联系。偶尔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也是态度冷淡。我曾经一度觉得她是个凉薄的人。直到在和她的一次聊天中,我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她的父母在每次聊天时总是喜欢翻旧账,从初中沉迷小说导致中考落榜,到高中没听他们的话选择文科,再到和前男友分手……就这么几件事反复提及,哪怕她过得不错,但他们依然揪着不放,仿佛她是罪不可恕。每次和父母打完电话,都能让她抑郁好几天。而看到她心情低落,父母反而还洋洋得意在那说:“我能不了解你。”“从小我做得好的他们不会夸,但我做得不好的,他们就会记在心里。有机会就拿这些事情来指责我,故意戳我痛点和心理阴影。初中那会就是因为每次没考好,他们就把我之前的错误统统说一遍,不把我骂哭绝不罢休,所以我才沉迷看小说逃避。”我们常说,无论关系多好,都经不起翻旧账。旧账一翻,新仇旧恨层层堆叠,矛盾日益增加。放在亲子关系中,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父母,一旦和子女发生争吵,就开始把子女过往的错事一件一件数落出来,以为这样就能让子女吸取教训。殊不知,站在子女的角度上,其实是非常不愿意听到父母没完没了地强调错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翻旧账的方式本质上并不是想解决问题,而不过是想压对方一头,或就是因为想让对方痛苦。而父母每翻一次旧账,其实都是对子女一次否定,一次负面提醒。日积月累下,子女内心堆积起各种无力和挫败感,最坏的结果就是彼此关系恶化,子女越来越叛逆。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家庭隔阂越来越深,最终慢慢走向下坡路。

当然,我们讨论这些家庭矛盾,并不是单纯为了指责父母。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把家庭变成内耗的刑场,让家庭成员充满怨气、委屈、指责,失去应有的爱和活力。只是他们受到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影响,认不清自己,也不愿意去了解子女的感受。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把子女一点点推远,甚至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而不自知。家,是每个人开始的起点,也是归来的终点。作为父母,我们的终极使命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家成为孩子的港湾。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带领他们扬帆起航,在他们疲惫时温柔迎接他们停靠,直到最后掌握人生方向,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所以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停止内耗,修正自己,成为子女的引航员。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