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一块石碑记录许多大爱选择
一块石碑记录许多大爱选择
“大伯,就在这。”志愿者指着捐献者纪念碑上的人名“吴小妹”说。老人宣志浩被搀扶着,踉跄着走上前,俯身,脸贴向石碑,低语:“吴小妹啊,你在这里。”他继而伸出手,擦了擦石碑上的人名。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陵园捐献者纪念碑上目前总共镌刻着5126个名字。3月30日下午,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协办的“生命礼赞·荣耀回家”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现场缅怀纪念活动在陵园内举行,6位捐献者的生态安葬仪式一同举办,宣志浩的老伴吴小妹是其中的一位。
逝去
“大伯,就在这。”志愿者指着捐献者纪念碑上的人名“吴小妹”说。老人宣志浩被搀扶着,踉跄着走上前,俯身,脸贴向石碑,低语:“吴小妹啊,你在这里。”他继而伸出手,擦了擦石碑上的人名。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陵园捐献者纪念碑上目前总共镌刻着5126个名字。3月30日下午,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协办的“生命礼赞·荣耀回家”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现场缅怀纪念活动在陵园内举行,6位捐献者的生态安葬仪式一同举办,宣志浩的老伴吴小妹是其中的一位。
逝去
“‘你好吗?你能听到吗?’恍恍惚惚中,我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人呼唤,茫然四顾,一时找不着东西南北,只觉得有双温柔的手握住了我……”2022年是蒋志娟心脏移植成功的第十年,她在网上记录下自己术后醒来的感受。
“重生”后,蒋志娟的生活过得很精彩,她练习舞蹈、研究摄影、学习走秀、签下捐献协议,加入“生命之舟”志愿服务队……积极乐观的状态让人很难将她与心脏移植康复者联系在一起。蒋志娟说,器官捐献虽然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逝去,却也意味着另一个生命的重生、希望和幸运。“我很难相信移植这么幸运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要好好活着,让捐献者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我希望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帮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通过捐献帮助到更多的人。”
肾脏受者韩勃写下一封长信记录自己术后六年的故事:“曾经,我也是一个很努力的年轻姑娘。只是别人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努力工作,穿梭于大街小巷,而我是努力追求活着,穿梭于全国各大医院……”
获得新肾脏的韩勃有机会再次进入学校学习,并成为一名研究生,重新开始她的人生。现在她经常参与器官捐献宣传活动,为这项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进步
器官捐献跨越生死的沟壑,突破传统观念的藩篱,它需要更多理解和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员的工作神圣,他们被人们称作“生命摆渡人”。
汪敏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十年了,她见证了150多个家庭做出大爱选择。“大部分情况下,我都是在被拒绝的。”她说,有人甚至对她说:“你去捐,你全家都去捐。”
推动器官捐献工作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科普宣传,汪敏理解那些拒绝。“这是很正常的。一些人从观念上还无法接受。”汪敏说。
感动是支撑汪敏工作的动力,她至今仍然记得自己见证的第一例捐献。那是一位和她同龄的小伙子。小伙子出事后,父母从遥远的齐齐哈尔赶来浙江。决定协调前,汪敏充满了担忧:面对如此大的突然变故,小伙子的父母如何接受得了?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但让汪敏震惊的是,小伙子的母亲哽咽着对她说:“你怎么现在才来?你要早一点出现,我儿子就不用全身插着管子躺这么多天了。”在此后的十年里,每当汪敏被拒绝时,这位母亲的话就会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近些年,器官捐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十年前,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仅1000多人,而现在登记人数已超670万人,其中45岁以下的人占90%以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说,这种改变一方面是由于捐献工作流程制度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是公众对捐献的认知在不断进步。截至目前,全国完成器官捐献5.1万余例,捐献器官15.8万余个,成功挽救了15万余人的生命,已建成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220余处。
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也坦言,器官移植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器官短缺依旧是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难题。《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于去年12月公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侯峰忠认为,这一条例将为加强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有利于加大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增进多部门合作,推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更加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