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谁都不能哭,他说自己去做光荣的事了……”
“谁都不能哭,他说自己去做光荣的事了……”
2023年12月30日下午,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蚌埠市怀远县中医院的10楼8号病床上,76岁的赵春雷老人安详地结束了他不凡的一生。
赵老生前曾表示,他的去世是一种解脱,捐献遗体是最后的奉献,家人不应哭泣。遵循他的遗愿,其家人将老人的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002f929cf0284179b28db40b64af6614.jpg)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978725997a514e3daf7b4ca10c01c64b.jpg)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b707b95f1b914be7ba1254aaef7c62a0.jpg)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2813adc230ce4a759cfd58906d87203d.jpg)
众多网友为赵春雷老人点赞
“大家都不能哭,老爸生前就说过,他是要去做光荣的事,大家应该为他骄傲,这是做好事,谁都不能哭!”安静的病房内,赵老的二女儿赵玉娟反复提醒家人遵守老人的遗愿。
赵老的家人们陆续抵达医院,他们含着泪水,却又尽力抑制着情感,送赵老最后一程。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e9de8c8145c54caf98b6acdc7094247d.jpg)
赵玉娟介绍,父亲赵春雷是一位肝癌晚期患者。尽管家人没有向他透露太多病情,但作为做过赤脚医生的他,其实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只是为了让儿女放心,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自己早已暗暗做好了生死两种准备。从开始到中医院住院检查,到转院南京进一步确诊,再到重新回到县中医院,他始终随身携带着捐献遗体的志愿书,并佩戴着学雷锋纪念章,还经常向病友宣传捐献遗体的重要性。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f207046282e3482eb6f0a63c2db3bfbd.jpg)
赵春雷在病房治疗
赵春雷,小时候名叫赵春会,受1963年学雷锋活动的影响,立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次年,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春雷”,以此自勉。此后他一直积极做好事,是乡邻眼中的好人。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8fd7cecc637244b38147c0f8aa3423d7.jpg)
赵春雷手迹
徐作荣是赵老的邻居,她的两个孩子曾得到赵老的资助,帮助他们继续教育。赵老告诉她的孩子,学好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1969年,赵春雷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入伍,6年的军旅生活锤炼了他。退伍后,他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服务乡亲数十年。几年前感到身体日渐衰弱的赵老,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他回忆起50年前在医学院看到的人体器官标本,决心捐献自己的遗体给医学研究。几经劝说,赵老的家人最终理解并同意了他的决定,为确保遗愿得以履行,赵老撰写了遗书并让家人签字确认。
2018年3月4日,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向他发送了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赵春雷认真填写,并指定二女儿赵玉娟为遗愿的全权执行人。至此,赵春雷成为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的第641位志愿捐献登记者。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9774a1249b1d412da7d2f6797981ec0b.jpg)
![](https://boot-img.xuexi.cn/image/1006/process/7cea48ae8cfa4c698f18657f021b3def.jpg)
赵玉娟受其影响,坚持常年献血,并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同时也在网上办理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为这位豁达的老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