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如何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如何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想买的玩具没有买就倒地哭闹,作业没做完被提醒就生气摆脸色,约好放下手机的时间到了却不情不愿……孩子身上似乎常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家长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没有无缘无故的“小情绪”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情绪是关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即当身心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生发出愉悦、开心等正向情绪;当身心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就会激发出悲伤、害怕等负向情绪。
可见,情绪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情绪和相关行为的背后都是有逻辑关系的。这在孩子身上亦然。孩子的身心需要有其年龄特点,心智水平也尚在发育过程中,家长不要一味用大人的逻辑和标准去要求孩子。当我们回应孩子的情绪时,就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逻辑。
面对孩子的“小情绪”,需要注意两件事。
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你有什么好哭的?”“别哭了,忍忍就过去了。”这样的话语也许在行为层面上能够制止孩子的负向情绪表达,但本质上却只是将情绪从表层压抑到了心底,而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反而会发酵,然后在某一天卷土重来。
不要否定产生情绪的原因。“这么点小事情,哪里值得你难过了?”“你拥有这么多东西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也许家长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宽慰,但这种话语会让孩子疑惑是不是自己犯错了,长此以往,孩子将会越来越不敢正视和表达情绪。
回应“小情绪”的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 倾听
拿出充足的时间去听。不匆忙打断,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空间,留足时间去倾听。
不带预设的立场。知识和经验有单向性,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轻易猜测。
放下一些养育的任务。家长过分在意养育任务反而会起反作用,以致无法感同身受地去倾听孩子的诉说。
注意非言语信息。除了言语沟通,孩子的表情和姿势也能传递出情绪。
第二环节 回应
倾听之后要对孩子的情绪作出回应。回应很简单,只需把听到、观察到的信息,简单地反馈给孩子。比如:“我看到你说起语文老师的时候,好像快要哭了。”“你是说你希望奶奶也给你一份礼物,但奶奶只给了弟弟礼物,这让你感到嫉妒。”
当孩子的陈述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时,不要着急去辩驳事实层面的信息,而是要重视孩子感受层面的表达。比如,孩子说:“家里没有人喜欢我。”可以先回应:“听起来你很沮丧,你觉得没有获得足够的爱。”
第三环节 引导
“三不”:1.不要轻易将情绪“正常化”。有时这会是一种宽慰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重视。2.不要说这些情绪很好应对。其潜台词依然是对孩子情绪的否认。3.不要立刻去谈解决方法。家长做出太快或太多的指导,会扼杀孩子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动性。
“三步”:1.定好情绪界限。让孩子了解到情绪没有对错,但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对与错。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需要被调整和制止。2.建构合理目标。陪同孩子建构合理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目标。3.寻找解决方案。引导孩子自行拟定一系列解决方案,并陪同逐项检验可行性,从中选取方案并进一步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