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坚守自由与孤独的生命底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4/3/3 22:02:40 作者:徐辉 浏览次数:179

坚守自由与孤独的生命底色

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在月光下起舞,将心事述说给山峰,将愁苦述说给流水,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离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老师用细腻唯美的文字,以一位九十岁老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顽强抗争的史诗和优美的爱情故事,写活了一群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置身大兴安岭深处美妙的森林里,抚清风、看明月,第一次充满了对力量、对生命、对森林、对流水、对落叶、对清风、对苔藓的爱。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温克人懂得自然的慈悲和慷慨,他们以驯鹿代步,靠游猎为生;他们用羽毛制作裙子,用果实和花朵做成染料,制作布衣;他们喝着大自然生产的饮料——香甜的桦皮树汁液,在星空下、在篝火旁,载歌载舞,饮酒歌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自然满怀着敬畏之心,信奉着万物有灵的神话,将自己完全融在周围的山山水水之中,他们的生命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当然,这部作品中不仅描绘了鄂温克人怡然自若的生活,还写出了鄂温克人面对生死时的态度。他们经历严寒的挑战、猛兽的攻击、瘟疫的肆虐,甚至后来还遭受了日寇的入侵……这些深入骨髓的痛楚,却被他们用前所未有的大爱消解。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最终回归大自然的怀抱,那些死去的灵魂滋养了山坡和花草,以另一种形式亲吻着大地,尽情绽放。书里写:“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读完这本书,我领略到的不仅是一个游牧民族的胸怀、神秘的历史,还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鄂温克人后代的命运与他们的先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命运一开始就已注定,就好像在草原看了一场烟花,结局注定是消散。然而,即使注定消散,我们仍惊艳于他们的绽放。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坎坷命运,展现出这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额尔古纳河右岸》渗透着生的自由与死的无畏,昭示着深沉浓郁的生命诗歌。或许正是因为对生死、对自然、对人类本身的尊重,让他们得以经历伤痛后仍能坚定前行,从不迷路,折射出坚守自由与孤独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