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研究


面向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3/8/7 11:57:33 作者:周海丽 浏览次数:86

面向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

现代教育报

2020-01-22

订阅

作者:滕珺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熟悉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有明确的时代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谈及“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校长们和老师们还有较为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抓手;但谈到“面向未来”,我们似乎总不知从何谈起,从何下手。事实上,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那什么是人呢?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帮助孩子建构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并能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想想我们面对的这些孩子,或是20年或是15年或是10年之后方才步入这个社会。如果我们对未来的社会缺乏基本的发展趋势判断和美好想象,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

全球竞争力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缺一不可

谈起未来社会,我想有两个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就是全球化。尽管全球化的趋势从哥伦布时代就已经开始,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带来了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再加之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全球信息交换的成本大幅下降,效率大大提高。今天的“全球化”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全球化”都有所不同,它不再是大国君王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化”,也不再是跨国公司扮演独一无二角色的“全球化”。生活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影响他人,影响世界,也就是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的“全球化3.0版本”。

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全球人口移动的数据增长了1.5倍,而来自印度、中国和墨西哥这三个新兴国家的全球人口移动的数据增长了2.3倍,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另外,全球汇兑资金在过去的十年间也增长了2.5倍多。一个社会的人可以自由流动,资本又可以自由流动,这就意味着全球的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扁平,个体将直接参与扁平的全球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

这在中国尤为明显,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华感兴趣。以北京、上海为例,十年前的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大约不到200人中就有1名境外人士在华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月以上,相信这个数据未来还会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即便不出国门,也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劳动力市场上竞争。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今天不让孩子主动拥有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那么,只能毫无选择地“被国际化”了。

当然,除了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的全球竞争,“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确实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和携手合作方能解决的问题,如空气污染、疾病、局部不稳定等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开篇所言:“我们应将全人类视为一棵树,而我们自己就是一片树叶。离开这棵树,离开他人,我们无法生存。”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孩子不仅能参与全球竞争,同时也心存善念,兼济天下,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培养在冲突中和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大挑战

未来社会第二个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科技对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回顾自己过往20年的生活经历就有切身的体会,我想与大家分享麻省理工学院一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在国际社会被广泛引用。他分析了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也就是从1960年到2013年美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技能的需求变化,发现常规认知、常规手工劳动和非常规手工劳动的需求都在下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是直线下降,这与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机器大生产替代人的手工劳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非常规认知和非常规人际互动的技能需求却在直线上升。

那么,何为非常规认知?显然是与常规认知相对而言的,主要指那些分析、判断、批判、创新、决策等系列高阶思维;而非常规人际互动显然也不是传统社会那种简单的上传下达或者同质群体间默契的互动方式,现代社会的扁平结构和异质群体的复杂多样性使得人际互动中的冲突变得更加明显,进而要求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细致。如何在冲突的环境中友好和平地解决问题,这是今天这个时代对非常规人际互动提出的最大挑战。

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更加重要

基于以上两大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国际社会早在20年前就开始思考应对社会变化都需要哪些核心素养。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际组织有不同的说法,但总体来说都无外乎“沟通、合作、批判、创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C能力。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在4C的基础上加一个“跨文化沟通能力”变成“5C”。OECD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也加入了“全球胜任力”的测量维度,但从OECD发布的“全球胜任力”框架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意识全球问题的能力,了解欣赏他人观点、能与人有效沟通、并为问题解决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这其实与4C的核心素养没有本质差别,只是认知和实践活动的范围从本土拓展到了全球。

反而,我认为,越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人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这是个体融入全球、参与全球竞争并积极为全球发展做贡献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对于中国儿童而言,如果一定要再加一个C的话,我更倾向于选择“中国文化认同”(Chinese Culture Identity)。此外,不同的年龄段对于4C的强调也应有所差异,比如幼儿园学段不宜过度地强调“批判”,因为儿童相关的知识经验还十分有限,而此时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却至关重要,因此,幼儿园学段的一个C可以调整为“好奇心”(Curiosity)。

互联网时代,教育本质不变

正如前文所言,未来社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正如顾明远先生在《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中所言:“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那么,教育中那些不变的、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我们以幼儿园为例,对标了美国、芬兰、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发现有三点目标是大家共同强调的。第一,健康的体魄,这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与保障;第二,聪明的头脑,既包括丰富的认知经验,也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第三,温暖的心灵,这是这三者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人区别于机器的本质所在。

我常常比喻健康的体魄和聪明的头脑是飞机的两翼,温暖的心灵是飞机的引擎,只有发动引擎,两翼才能带着飞机展翅高飞,否则培养出来的就是钱理群先生所担心的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事实上,这一逻辑不仅在幼教领域如此,其他学段同样适用。当然,这三点缺一不可,同时,这三点不变的跨越时空的育人目标与由于时代发展产生的“4C”核心素养,彼此也内在关联、相互促进。比如,一个孩子的沟通能力好、团队合作精神强,能帮助他获得更丰富的认识经验,强化其良好的学习品质;反过来,一个孩子有丰富的认知经验、自信且关爱他人的品质,又增加了他与外界沟通的资本和团队合作的领导力。

面向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这既是一个时代的提问,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反思,方能创造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充满时代精神的教育经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