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研究


重新认识教师家访的文化与教育价值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3/12/4 11:50:13 作者:周海丽 浏览次数:133

重新认识教师家访的文化与教育价值

中国教育

2021-02-04

订阅

作者:李瑾瑜

中国文化从性质上可以说是“家文化”。我们的主流文化对“家”的关注及其地位的肯定是极其显著的,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的文化治国策略,在本质上强调了个人与家庭的根本性作用。

因为“家”的重要,中国人也就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化场所,父母被看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家训、家书、家门等成为每个人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影响背景。

教师家访是中国文化背景中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家不仅被中国人看成是人生的起点,也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原点。人生是从家开始延伸出去,逐渐接触更大的世界。中国文化也从认识家开始拓展开来,逐渐从家到国到民族到社会,从私德到公德、从个体到集体演化。“家国一体”是我们的一种文化共识,“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等诸多类似的歌词,其实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家”文化与“国”文化的关联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按照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解释,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所造就和形成的是“熟人文化”。这种文化强调熟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开放、亲近和凝聚,在物质上的无私互助和支持,由此进一步形成中国人的好客心理,家也是对“熟人”开放、欢迎的场所,倾其所有接待客人也是“家”文化的重要表现。所以中国文化中,家不完全是一个私密隐蔽的个人生活场所,还承载着“熟人”交往的职能,具有开放的特征。尽管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家的私密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生活特征逐渐明显,但从文化认识与文化心理上而言,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仍然具有传统功能特征。

家也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加之其承载着一定范围的交往职能,这就为教师家访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甚至可以说,教师家访是中国文化背景中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教师家访在中国得到关注和倡导,不仅因为家庭或家长是教育的相关利益者,是学校的伙伴,是重要的教育合力者,更因为“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修齐治平”的文化逻辑,家庭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原点,整个社会的建构以家为起点。基于此,学校文化也就自然地对应为“家文化”。

我们在现实中倡导和要求师生要“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就是校园即如家园;我们把毕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学生叫作“莘莘学子”,学校与学生亲如家中的母子;我们提倡尊重教师时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是师父相对,犹如家中的父子关系;同学之间互相亲称为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也是对应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如此等等,家校从文化根基上就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教师家访既成为学校的使命,也是教师职业的内容,更是家庭与学校共同担当教育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就自然成为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个特点与西方教育所倡导的“家校合作”相比较,确实有自己的独特内涵与意义。西方的教育文化,的确很关注家校合作。我们阅读西方的教育文献,会发现讨论教育问题一定少不了谈论家校合作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但是,西方的教育文化采取的是一个与中国教育文化完全相反的路向,即鼓励家长走向学校,我们可以称之为“家长访校”,而不是倡导教师走向家庭,实现“教师家访”。

在西方国家,家长也被视为教育重要的合作力量,家校沟通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观念。但在西方文化中,家庭被普遍看成是一个纯粹的个人隐私之所和私人生活领地,如果没有主人的热情同意或盛情邀约,外人是不可以随便进入其家庭的。因此,西方文化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尤其是以“家长义工”的方式让家长走向学校,提供志愿服务,体现教育合力的价值。所以,中国文化倡导教师走向家庭,并采用规定的方式要求学校实行家访,而西方文化鼓励家长走向学校,多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学校事务。因此,也就有了东西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访家”和“家长访校”的差异。

这两种差异都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不能断然评判孰优孰劣。但是,如果从教育的理性价值和情感影响的角度看,西方文化中的“家长访校”追求家长与教师在学校场域中教育的理性价值,而中国文化中的“教师访家”则更追求教师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教育的情感影响。

如此看来,中国的“家文化”所支持的教师家访,可能更符合教育的人性特点和情感特质,应当是中国“家文化”赋予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许多的教育事实也证明,教师家访普遍具有促进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与家长建立教育共识、共同寻求帮助孩子成长的对策、密切协商式和合作式心理关系等重要的价值。

但是,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我们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和教师家访的制度文化,对家校合作和教师家访的理论研究也不够重视。虽然在实践中许多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学校,也提倡教师家访,但其运作多是体制化、形式化的。

随着家校合作的认识逐渐深入,教师家访的传统又有了回归的迹象与趋势

在长期的“家”“校”疏离的情况下,我们尽管能够认识到教师家访的重要性,却没有实际措施保障教师家访。所以,教师家访的传统一度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家文化”的变迁,包括家庭观念变化、人口的流动、居住时空分散、教育普及与学生数量增加和构成的多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实际的家访逐渐弱化甚至销声匿迹。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如电邮、短信、QQ、微博、微信等交流方式的出现,使得家校合作也呈现出技术化倾向,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逐渐缺失,教师家访也就被技术方式所替代而中断。这样的状况,使得中国“家文化”所滋养的教师家访的教育传统逐渐衰微。

如今,由于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逐渐深入,教师家访的传统又有了回归的迹象与趋势,倡导、呼吁教师家访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强烈,许多地方和学校也逐渐建立制度,规定了教师访问学生家庭的次数和内容。

但在实践中,制度化的家访又遭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来自教师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家长对教师家访所持有的不同态度的影响。

例如,有的家长对教师家访表示不理解或无所谓,有的家长则直接反感、抵触,甚至有的家长面对教师家访的请求,拒绝教师到家而提出去酒吧、饭店等公共场所见面,使得“家访”无家可访进而变成例行公事的形式。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有调研证实农村学生家长普遍欢迎教师家访,对家访认同度更高。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社会变迁过程中“家文化”的变化特征对教师家访的影响。

城市家长倾向于认同“家”的私人属性,对主动“访校”更有意愿;农村家长倾向于恪守“家”的传统,对教师“家访”更感兴趣。但是,农村家长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与教师沟通能力不足,在教育上配合教师力量也较弱,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寄养、托养现象普遍,致使教师家访功能与目标的实现受到较大影响。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

 

中国“家文化”的根基孕育了教师家访这一独特的教育文化,也是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中国模式”。伴随着中国人对家庭教育功能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教师家访会更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当很好地加以传承,要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切实“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教育部也颁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更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如此倡导与推崇,必然会促使教师家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散发出璀璨的教育光芒。今天的教师家访,不仅是要实现家与校的互相了解和理解,寻求家长与教师共同发力的教育对策和方法,更包含着教师对家长专业的教育咨询与指导。

基于文化的意蕴认识教师家访的优良传统,借助社会文化的变迁视角正视和研究教师家访的诸多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教师家访顺利实现的路径与策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新课题。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来源:人民教育

责任编辑:李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