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莫让乖孩子陷入“配角综合征”
莫让乖孩子陷入“配角综合征”
许多“乖孩子”更多的是“被乖孩子”,成全他人,压抑自己,“乖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冲突中不断成长。当现实残酷地拿掉孩子的棱角和个性之后,很容易使其丧失否定、批判和想象的能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0名受访者之中,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所谓“配角综合征”,意为在群体的社会角色分配中,有些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的配角”。而53.9%受访者将“配角综合征”归咎于从小接受的“乖孩子”教育理念。“乖孩子”更像是一个微妙的隐喻,更多地意味着顺从、听话、不闹腾。
回望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些在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往往能够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中获得更大的肯定和支持。诚然,社会的游戏规则并非事事处处都完全一样,角色之间本来就存在分工和差异,不可能人人都当主角。因此,“希望别人当主角”并没有触及什么原则性问题。然而,如果“甘当配角”源于内心深处的畏惧和焦虑,那长此以往,便会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心理及其社会化过程。
相对于“躲在暗处”的配角,那些敢于“抛头露面”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社会支持。如果现实世界的表达空间受到挤压,许多人便会在虚拟世界里寻找某种替代性的释放。如今,一个普遍而深刻的网络传播现象是,那些在班级里“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成为QQ群、微信群等虚拟社交空间里的“活跃分子”。从现实空间的“配角”到虚拟空间的“主角”,是不是因为现实空间缺少了什么?
心理学上有个“自体”概念,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总体人格。每个人的人格系统中都同时包含了“真自体”和“假自体”。面对真实的自我需求和表达欲望,“真自体”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发展状态,“假自体”则意味着更多的退缩和规避。必须承认,为了保证“真自体”更好地发展,“假自体”的存在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比如对他人的谦让,对社会的妥协,对真实欲望的必要掩饰。“真自体”的最大敌人是抹杀个性,而“乖孩子”往往是对“真自体”压制和拒绝的结果。其实,许多“乖孩子”更多的是“被乖孩子”,成全他人,压抑自己,“乖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冲突中不断成长。当现实残酷地拿掉孩子的棱角和个性之后,很容易使其丧失否定、批判和想象的能力。
而且,不是每个逆来顺受的“乖孩子”都会有一个好结果。研究表明,“乖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一系列猝不及防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孤僻、没有主见、容易固执、缺乏担当、想象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所有这些问题,更多地指向一个时代的某种结构性悲剧。当孩子们的社会化过程才刚刚开始,弥散在社会系统中的诸多“无形的手”已经悄无声息地伸向孩子。反观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是游戏规则层面的管理方式和奖惩措施,许多“乖孩子”是被社会整体环境“驯化”出来的。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时代的“促进性环境”。所谓“促进性环境”,不仅强调个体所处的社会氛围,还强调一个时代的整体价值系统。因此,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逐渐扭转观念,尤其是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还应最大限度地激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孩子的自信、勇气和担当。
如何让孩子远离“配角综合征”,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更多的陪伴、良好的沟通、完整的尊重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心理发展,从而促进“真自体”的健康成长;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当前正在兴起的建构主义理念和“快乐学习”观念,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
其实,远离“配角综合征”,在今天的“双创”背景下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的是敢于思考、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大脑和灵魂。如果每个人都“甘当配角”,缺乏闯劲,那“双创”迫切呼唤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何以兑现?
(刘涛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