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总把“我不行”挂嘴边的孩子,都渴望父母做这3件事
总把“我不行”挂嘴边的孩子,都渴望父母做这3件事
很多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面对有点挑战的事情,孩子不敢尝试,逃避、拖延时间或者直接放弃。
他们会把“我不行”“我不会”挂在嘴边,无论大人怎么鼓励,都不愿尝试。
害怕困难的孩子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呢?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提供3个引导思路。
01提供心理支持
有的父母说:“我经常鼓励孩子,可是他们依旧害怕困难。”
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鼓励孩子呢?
“这并不难”“这很简单”“别人能做到,你也行”“我相信你肯定可以的”
表面上看,这些鼓励能够振奋人心,但父母忽略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如果孩子还是做不到、做不好,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二次打击。
它在暗示孩子:
“大家都说这件事很简单,我还是不会,我是不是太差劲了?”
这也是很多父母给孩子加油打劲却收效甚微的关键原因,这些话语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无助感。
孩子有了畏难情绪,我们先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这种情绪。
一位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不适应职场生活,工作里的人际关系让她每天压力倍增。
当她向一位厉害的前辈吐露烦恼时,前辈告诉她:
“我刚刚进入社会那会儿也像你这样,甚至做得不如你,也是摸爬滚打很久,才有点从容的样子。”
前辈这番话,虽然没有让她的压力完全消失,却帮助她卸下了心理负担。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会觉得工作难,她开始直面自己现阶段的“无能”、脆弱和不完美。
安慰气馁的孩子也一样。我们要看到他的难,认可他正经历的挫败感受,为他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
当孩子意识到,你没有排斥他的脆弱和退缩,畏难并不可耻,这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就会带给孩子重新尝试的勇气。
参考话术:
“这件事对于现在的你来说,确实挺难的。”“妈妈小时候学这个的时候,也是试了很多次才成功。”“做好这件事本来就需要时间,我们慢慢来。”
02引导孩子思维转换
为什么很多孩子害怕失败?
他们害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之后身边人的评判,尤其是父母的评判。
他们害怕被嘲笑,害怕被指责,害怕被批评,害怕不被爱。
父母只会歌颂成功,对“做不好”这件事的解释,常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毫无价值。
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避开有挑战性的事情,这样就能避开那些令他恐惧的情绪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孩子害怕失败,不如说大人接受不了孩子失败。
孩子这种思维模式,父母要引导他转变过来。
从“我不行”到“我试一试”从“我不会”到“我慢慢学”从“我做不到”到“不一定现在就要做到,我还有时间”从“失败就完蛋了”到“失败意味着经验,下一次努力做到更好”从“做不好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到“看来我在这件事情上下的功夫不够。”
后者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
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所说:“教育的关键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做到这一点,除了父母自己要正确地看待输与赢,“解释风格”也很重要。
比如用积极、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孩子当下的处境;平时批评孩子注意措辞,如练习不够、方法不得当、没有坚持到底等等,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引导孩子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因为孩子是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他们的自我评价系统也与父母的语言息息相关。
记得一个妈妈曾说:
“孩子被老师鼓励报名参加学校里的演讲比赛,到了比赛开始的前一天晚上,他感到有些紧张。
他对妈妈说:“如果我没有得名次,你会觉得我丢脸吗?”
妈妈很惊讶,那一刻,她才明白,孩子比自己想象中更害怕让父母感到失望。
她对孩子说:
“怎么会呢?有人得名次,就会有人没得名次,这是正常的。
妈妈觉得,无论你有没有得名次,这一次的活动,你能报名参加,就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她试图让孩子明白:“不要害怕做的不好,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尝试过了,失败就不足为惧。”
很多时候,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就是父母给的。
缓解孩子的畏难情绪,要给孩子一个“容错空间”,接纳孩子不优秀的那一面,父母表现出来的这种平常心,会让孩子毫无顾忌地去勇敢尝试。
参考话术:
“放轻松去做,参与过程最重要,哪怕失败,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你的爱。”“这次你做错了,没关系,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你只是现在还做不到,多花时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03在孩子提出需要时提供具体帮助
当孩子说“我不行”时,有时候是心理上的恐惧,有时候确实是能力还没有达到。
这种情况下, 口头上的安慰效果有限。
当他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适当降低难度或者将任务分解。
举一些例子:
孩子不敢上台演讲,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在房间里单独练习演讲,再让孩子在妈妈面前演讲,之后增加观众,一步一步增加难度;
如果一首曲子,总是弹错,我们可以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单独练习;
学习出现困难时,先鼓励孩子下次考试争取及格,再向上调整目标。
帮孩子迈出第一步,让他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对任务的掌控感就会增加。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