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想要孩子学习高度自律,父母一定要“管住嘴”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3/11/22 21:09:47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229

想要孩子学习高度自律,父母一定要“管住嘴”

孩子开学,对父母耐心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每天的作业时间。

你心平气和地催,他反而无动于衷,只有疾声厉色、发起怒来,他才磨磨蹭蹭地从书包里掏出课本。

有的妈妈抱怨说:“儿子每天一定要等到我下班回家,他才开始写作业。”

这是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大人的催促,孩子永远都学不会主动。

父母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写作业从来不用催,我家孩子却要父母‘混合双打’,才磨磨蹭蹭打开作业本?”

其实,想让孩子写作业更自觉,不靠“催”和“骂”,相反,我们一定要“管住嘴”,说得太多,反而成为破坏孩子自觉性的最大隐患。

01管不住嘴,让孩子越来越依赖你的提醒

在作业的问题上,父母管不住嘴,导致的第一个坏结果是让孩子产生惰性,形成依赖心理。

正如开头所说:很多小孩是根据父母音量的大小,来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

曾经看过朋友催促正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孩子写作业:

“别玩了,写作业去”

“不是说好玩游戏不能超过半小时。”

朋友每说一句,孩子要不“嗯”、“哦”两句,要么在沙发上缓慢地做出要离开姿势,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手机。

这样的孩子,他已经把作业的责任,转移到了妈妈身上,因为他知道:反正总是会有妈妈提醒,妈妈没催、没急眼,那说明事情还不着急。

孩子已经产生了心理上的惰性,心安理得地等着被大人安排。

02管不住嘴,容易激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抗

在某档综艺节目中,一位妈妈从回家到孩子完成作业,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催一次。

再看孩子,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玩手指、玩尺子、切橡皮、发呆......

妈妈越催,她越慢。

孩子的这种“慢”就是一种隐形攻击。

一个强势、要求严格的家长,最有可能让孩子使用“隐形攻击”,更加消极地对待学习。

比如在被催、被吼之后,孩子内心不服,脸上又不敢反抗,最后只能用磨蹭来反抗,这种方式很安全,而且总是能成功引起大人的愤怒。这种隐蔽的反抗和宣泄,可能连孩子本身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攻击大人”。

令人忧虑的是,当孩子习惯磨蹭之后,他还会产生一种“摆烂心态”:对,我喜欢做事慢,我就是一个磨蹭小孩。

这也是为什么在作业问题上,大人感到十分无奈和疲惫的根本原因。

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旦上升到亲子对抗上,就会变得更加麻烦。哪怕孩子暂时听你的话,他的内心也藏着消极对抗。

所以,学习上的自律,靠唠叨和催促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03管不住嘴,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

父母管不住嘴的表现,不仅是“说得太多”,还有“说得难听”。

有的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就像行走的监视器。

孩子写,他们就在一边看:“这个字第一笔是这样写吗?”“眼睛离远点!”

还有的父母常常忍不住拍桌子、发脾气,孩子全程战战兢兢,如临大敌。

这些抱怨和指责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传递给孩子是失败感和挫折感,孩子感到焦虑和紧张,一方面打断了他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孩子对作业越来越反感,甚至觉得自己笨、不行。

最可怕的是,在这种粗暴的辅导中,学习带给孩子的是可怕的负面感受和压迫感,他无法积极地看待学习这件事,最终打击掉的是孩子摇摇欲坠的学习信心。

04培养孩子的自律,家长要学会“忍”

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建立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不是全程看、盯、包办,更应该是多陪伴,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要忍得住看着孩子犯错时不去插手,看着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催,孩子一时做不好,也要忍住代替他做的冲动。

孩子始终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胜任感,这是自律的关键。

管住嘴,少唠叨,多在习惯培养上下功夫。孩子自律的关键,是从小培养好习惯,尤其是一些细微的习惯。比如:

紧急的事情,先做好再玩;

要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赢得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完两页书,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做作业时,玩具、零食以及电子产品等容易分心的东西不要出现在书桌上.....

这些习惯和细节,才是“盯”孩子学习的关键。

培养这些小习惯时,不必唠叨太多,只要我们始终能坚守自己的底线,孩子也会尊重这些原则。

管住嘴,忍住不去责怪孩子,我们的爱与支持,才是孩子自律的真正起点。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