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从小多带孩子去两个场所,孩子的“抗挫折力”更强,心理更健康
从小多带孩子去两个场所,孩子的“抗挫折力”更强,心理更健康
梁晓声说:熬过了带娃的苦,又迎来了教育的难。养育孩子的过程才发现,生孩子虽然痛,养孩子虽然苦,但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怎么教育。太严格不行,太娇惯也不行,谁都可以放手,唯独妈妈不行。
经常看到家长们的倾诉,孩子学习压力大,抑郁休学了,坚持上学的孩子,也常常会郁郁寡欢、表情凝重、一言不发。年龄范围很广,不仅有初高中的孩子,还有小学生。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北京安定医院梁月竹医生接诊过最小的患者是6岁,青少年心理专家徐凯文接诊的患者中,最小的年龄是10岁。
女孩悠悠,小学的时候成绩优秀,钢琴、舞蹈、绘画参加比赛经常拿奖,是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对象。
爸爸妈妈觉得孩子是块成才的料,总是鼓励她努力学习,休息时间更多是带她去兴趣班或者图书馆,很少外出活动,很少和同龄人交往。
到了初中,为了备战中考,陆续砍掉了所有的兴趣班,专攻文化课。女孩的成绩却没有因为学习时间增多而变得更优秀,大多处于班级中游水平,偶尔能考前几名,但不够稳定。
父母一直认为孩子智商没问题,只是不够努力,可能玩手机时间太多。总是用激将法让她重视学习:想考上重点高中,必须要到600分以上,像你这个成绩,是不可能的,要多花心思学习才行。
似乎有点作用,要强的女孩拼劲全力,终于考上了让父母脸上有光的重点高中。
但是还没上高中,父母又开始施压:要考上一个好本科,才会找到好工作,要不然,工作不好找,大学也是白上。
孩子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进入高中,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看着每科三四十分、五六十分的成绩,逐渐失去了中考前的那股拼劲,看不到一点希望。
当她和父母说压力大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反倒觉得孩子不懂事,有求必应、好吃好喝,又没有其他任务,还有什么理由颓废?
女孩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安慰,心情低落到极点,慢慢开始出现失眠、头痛、腹痛等各种不适,经常需要请假。
看到孩子身体出现异常,父母才开始心软,不再对她提任何要求,带她去看医生,最后诊断为抑郁,只好办理了休学手续。一年多了,也没有复学。
很多朋友看到这种情况,都在评论说,现在的孩子太辛苦,早出晚归,睡眠时间不足,学习压力又大,不抑郁才怪呢!
忽然想起我们的高中时代,早上5点半起床跑操30分钟,然后上一节早自习,之后再去吃饭,饭后继续上课,两节课后做广播体操,下午有一节大课间可以自由活动,晚上上晚自习到10点。
日复一日都是这么过,成绩也会忽上忽下,心情也会失落,但是很快又会调整好,重新进入学习状态,从来没有回家跟父母诉苦说学习压力大、太累、不想上学。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人生本来就充满坎坷和挫折,起伏不定,现在的孩子怎么就承受不住压力呢?
骏马蹄前无沟壑,怂人眼前全是坎。成绩不好就无法接受自己,被提要求就有畏难情绪,还是个人的想法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抗挫折力”的概念,是说抗挫折力强的人,虽然遇到挫折时会产生担忧、悲伤、懊恼的负面情绪,但一般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很就会用坚强的意志、长远的目光、现实的思维来看待面临的挫折与困境。
也就是说,承认有挫折,但是不否定自己,能扛过去,经历大风大浪也就越挫越勇了。
怎么让孩子的“抗挫折力”更强、心理更健康呢?应该返璞归真,多带孩子去两个场所。
第一个,能运动的场所
我们小时候是不缺乏运动的,课间只有10分钟,也会被充分利用,跳绳、跳房子、踢键子,每次都要大汗淋漓地踏着上课铃声回到教室。
放学后不是帮父母劳动,就是和小伙伴在街上疯玩一阵,总要出够汗,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现在的孩子,多数时候做静态的事,少了很多动态的事。不是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就是在兴趣班或者在家写作业,活动量太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孙云晓教授说: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受挫能力差,其性格与运动严重不足有极大关联!”
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因为运动可增加体内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这些都是传递思维和情感的重要神经递质。
课内不足课后补,我们应该多带孩子去能运动的地方,像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网球场等集体运动场所,像游泳馆、攀岩、步道、公园等个人运动场所。
集体运动会让孩子在竞争中感受自我、认识自我,不断跌倒爬起、被打败后又获胜,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
游泳、长跑等个人高强度运动,本身就是对个人毅力的挑战,战胜了更大的难,有了心理韧劲,再遇到其他困难,就不觉得是困难。
同时,让孩子接触不同形式的运动,孩子也能学会在有压力时,借助运动释放紧绷的神经。
第二个,自然景观丰富的场所
小时候奔跑在旷野中,就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如感,心情放松,无忧无虑,坏心情好像被稀释、被抛洒到空中一样。
现在的孩子在钢筋混凝土的环抱中,总有一种被包裹的压抑感,无法排解。
英国《新科学家》上有一篇文章《绿色空间不仅仅是为了自然,它们还能增进人类的心理健康》:
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亲生命”假说认为:人类进化的环境影响了我们的大脑,令其对一些提高我们祖先生存率的提示物(比如树木、草原、湖泊和河流)做出积极反应。
有大量研究发现,接触大自然能够改善睡眠、缓解压力、增加幸福感、减少负面情绪、促进积极的社会交往,甚至有助于让人感受生活的意义。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伯曼说:“证据非常确凿。”
注意力恢复理论认为,日常专注思考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大自然所固有的广泛刺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缓解注意力倦乏的恢复性感官环境。
所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是非常好的选择。孩子可能会被电子产品吸引,在家里不想动,但是每次带他们出去的时候,就会兴奋得不想回家,脸上有了笑容,眼睛里也有了光泽。
最好带孩子去自然景观丰富、更原生态的场所,能让孩子闻到花香泥土芳香、听到虫鸣鸟叫、感受微风和软土地的轻抚,获得的体验越丰富,越容易被治愈。
像一些湿地、植物园、森林公园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去处。
写在最后:虽然过去的父母不太懂教育,但却在无意中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孩子的抗挫折力反而更强。现在的父母更重视教育,却适得其反。在现有条件下,想要提升孩子的抗挫折力,还是多带孩子去上面提到的两个场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