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怎么办
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怎么办
导语
对每一个人来说,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宠爱、过度的保护,这导致孩子稍有不顺,委屈愤怒的情绪就全都上来了,犯了错误喜欢推卸责任,面对困难习惯逃避、放弃。对父母来说,对孩子的教育任重道远,除了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
01
“孩子受不得一点挫折怎么办?”很多家长会这么发问,即使他们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我的孩子哭着回来说,输了比赛”“孩子说失败两次了,不想再尝试了”“孩子跟我说对手那么厉害,他肯定赢不了”……
这些情况有不同的含义,但是经过家长的“解读”,一律被归纳为:我的孩子有问题,他完全输不起,抗挫折能力非常弱,是不是被宠坏了,是不是应该敲打他一下?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应对呢?那就是:慢慢来,客观对待。
02
怎么理解挫折
挫折是阻碍你达成目的的障碍,那么对不同人来说,什么算障碍,什么不算障碍,理解是不同的,不要把父母定义挫折的标准套在孩子身上。在家长看来算是一级的小挫折,对几乎毫无经验的低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十级的大挫折,孩子扛不过去,感到害怕,退缩,逃避,实在正常不过。
试想一下,如果你面对一千人做演讲失败了,第一次蹦极前退缩了,在上手术台前哭了,朋友、家人会不会说“你受不得一点挫折,这可怎么办”。你的孩子第一次上台唱歌、第一次拼乐高高楼、第一次跟高年级孩子一起在操场跑圈,哭着回来说“妈妈我输了,不想再试了”,他心里的挫折感其实跟你的差不多,所以请不要对孩子说“多大点事,再试试不就行了”。
03
客观对待孩子的行为
首先,不用泛泛地表扬鼓励,对待孩子的方式既不可与真实社会脱节,给他营造出“我无所不能”的假象;也不可一味地用激将法,无视他的真实感受,不停逼他进入让他觉得不安全的领域。
鼓励也许有用。例如孩子练琴遇到坎儿了,如果听到妈妈说“请帮忙演奏一下”的话,就算不乐意也还是会尝试着弹一弹;但如果孩子碰到的困难是要进入陌生的领地,做从没做过的事,那么大人站在一旁呐喊助威,鼓励她战胜自己,在她看来可能不过是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共情也许有用。例如没有竞选成班长的孩子哭着回来,家长耐心地跟他说自己小时候竞选班干部的糗事,孩子从中明白自己努力过了就很好。这样明事理的孩子会有,但大概率碰到的孩子却是一直痛哭,想不通的,他们甚至会为此沮丧好几天。
陪伴肯定有用。成年后,如果碰到过不去的坎儿,很大的挫折,身边人出于关心的安慰:“没事的,人不会事事如意”“不必苛责自己,你已经很好了”,又或者鼓励和刺激:“不要害怕,我相信你做得到”“扛过这一关,你就能打怪又升一级”??虽然这些话语都很暖,讲的是切实的社会生存法则,但对于需要独自挺过难关的我们来说,伤痛是真实存在的,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这时候,陪伴在侧的家人每天继续做出好吃的一日三餐,继续一起看新闻,在身边谈论平淡的小事,而我们就在这种没有波澜、安心放松的日常里,慢慢恢复,慢慢走出来。
对待挫折,不仅是孩子的事,也与家长的态度直接相关。我们身边大概都有这样的成年人,特别追求完美和理想的状态,不容忍一丁点儿差错,而越是追求完美,越容易看到不完美的自己,也就越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都说养育孩子是长跑,要从长远来看,如果你能从身边得了“完美综合征”的成年人身上,看出自己养育方式的不当,那说明你在这条路途上逐渐成熟了。完美的自己难道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未必。有的家长对孩子始终抱有极大的期望,不自知地向孩子灌输“要更好,要超越,要战胜别人,只有这样妈妈才会更爱你”的观念,孩子则因为期待被表扬,被拥抱,被爱,而不断向家长的理想看齐。可是当他们进入集体,登上更大的舞台,突然面对巨大的挑战时,一次受挫就可以让孩子一蹶不振,不是事情本身的困难击败了他,而是“事情做得不完美 = 不够好的自己”这个内心认定击溃了他。
当劝慰失败的成年人时,会说你要接受自己,即使不那么完美,即使有点坏,但你也应该爱自己,你值得被爱、被好好地对待。这些话听来有些耳熟,像幼儿园老师会说的,没错,这些话本应该在孩子幼年时就告诉他们,因为“即使不完美,也要爱自己”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大成人,才能建立自己的标准,获得行走世界的自由。只有理性看待不完美自己的人,才不会轻易就被一次失败击倒,被一个不完美的情侣伤害。
04
当孩子和你哭诉时可以这样做
当孩子对你哭诉,或者你看出来他陷入了“我又输了,我又做错了”的沮丧情绪时,就这样做吧:
第一,拥抱。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说辞,只是抱住很难过的他,拍拍他的背,说“好的,好的”。
第二,和他谈谈这件事本身。你可以帮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但也可以不这么做,只是听听他的想法。
第三,告诉他:如果还想试试,家长愿意陪着你;如果暂时不想,也好,去做你喜欢的其他事吧。
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孩子,就算你不逼、不催,他自己也会迈过这个困难,也许只需要几天,也许还需要多几次锻炼机会,也许是明年。放在他生命的长度里,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05
知心话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孩子才能获得行走世界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