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开放性对话,让孩子“偷听”爱的声音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3/8/28 8:25:40 作者:王爱勤 浏览次数:114

开放性对话,让孩子“偷听”爱的声音

面对孩子紧闭的房门,家长向学校发出了求助!

寒假开学不久,我到辖区的一所初中校进行巡回指导,初中三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和她一起去家访,做一名辍学生的劝返复学工作。

从张老师的口中得知:小刚,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一年前父母离异,随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精神状态与以前也判若两人,隔三岔五请假逃课。目前学校已经开学半个月了,该生始终不肯前来上学。

他母亲多次找到学校,说小刚在家中整晚打游戏,白天睡大觉,基本上不学习!现在和全家人都吵翻了,整天紧闭房门,谁也不理!内心焦虑的母亲急得团团转,希望老师们给想想办法。

心理咨询师到求助者的家中做咨询?这在以前我还没有经历过。看到张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到家后,小刚的母亲和张老师轮番去敲小刚的房门,不出所料,我们还是吃了“闭门羹”!小刚的姥爷脾气暴躁,想一脚踹开房门,我一把拽住了老人。我站在小刚的房门口,似乎自言自语地说到:“小刚,你好!我是特需中心的一名心理老师,今天跟你的班主任一起来家访,不知道你欢不欢迎我?如果你不想见我们,也没关系,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老师尊重你的想法,我先跟你的家人聊一聊,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在屋内听一听我们的谈话,你什么时候想参加我们的谈话,你可以随时出来;如果你不愿意,你在屋内干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尽管屋内没有任何回声,但我感觉到此时整个家中的气氛好像平和了许多。就这样,我们两位老师和小刚的母亲、姥爷爷和姥爷在客厅里展开一次“开放性合作对话”。

二、案例分析:

1,代际遗传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

小刚的母亲作为小刚的“重要他人”第一个发言:她先后经历过两次离婚。第一次婚姻是在大女儿一周岁的时候,因为第一任丈夫有精神病。后来就跟小刚的父亲结了婚。父母担心女儿受气,就招了这位上门女婿。一年后,小刚和双胞胎弟弟出生,系初婚。他父亲从小生长在重组家庭,继父冷漠、自私,经常打骂他,成年后也像继父一样染上了许多生活恶习。婚后,吵架便成了家常便饭,由于自己父母的掺扰,是他们的婚姻不断恶化。

为了不再让小哥俩成为没有父亲的孩子,这么多年都凑合过来了,谈不上感情不感情的。但半年前,我还是和丈夫离婚了,因为丈夫欠下了大量赌债。父母离婚并没有告诉小刚和弟弟,直到父亲回家拿衣被,小刚才知道父母离婚了!父母离婚前,小刚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前三名。父母离婚后,小刚立马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个爱说爱笑的小刚不见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他总是说脑子时常空空的,听不进老师的讲课。后来就迷上了电子游戏,有时竟然通宵达旦,对上学越来越不感兴趣。

2,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婚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常常是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刚从小在不断争吵中长大,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此外,双胞胎家庭的孩子,爱的缺失可能更严重一些。父母的离婚,极可能是压垮小刚精神支柱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家庭关系上,由于代际遗传,父亲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带到了自己的婚姻中,上门女婿的身份让本来就不自信的父亲更加自卑。婚后,他无法跟岳父母、妻子、孩子建立起来良好的家庭关系,吵架和对抗成为他们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常态。小刚从小耳闻目染,认同内化了家人之间这种不健康的沟通模式。一旦遇到冲突,小刚就会关闭了“心门”,把所有的人拒之门外。

三、尝试解决之道:

用尊重和倾听 打开家庭成员之间对话的大门

在后现代心理咨询理念中,倡导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和共创的关系,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和主人,咨询师只是倾听者、支持者和陪伴者。在访谈中,我一直虚心倾听每一个人心底的声音,坚持做到“不评判、不指责、不建议”,用一种谦卑的心态好奇每一个人身后的故事。

也许正是谦逊的咨询态度,给在场每一个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这位母亲在叙述中开始不断反思自己:我知道我和他父亲心理上都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源自我们的原生家庭,我想在自己的婚姻中极力避免父母婚姻的模式,可冥冥之中,还是重蹈了覆辙!现在想起来,确实有许多对不住孩子的地方!

小刚和姐姐从小爱画画,老师说姐俩都有绘画的天分,小刚说长大了要在网上卖画养活自己。可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就是不想让他俩学画画。有一次,我把小刚的画笔和画板给藏了起来!没想到小刚竟割腕自杀。刚才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咨询师对孩子的尊重,在这件事上我应该给孩子道个歉!其实,小刚除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外,孩子的优点也挺多的:心地善良、爱劳动,在我伤心的时候,他经常体贴我、安慰我。

母亲越说越伤心,最后竟泣不成声!

这时,一旁的姥爷和姥姥接过了话头:小刚的弟弟是先天性心脏病,大家都担心他哭闹会影响心脏,因而全家人从小都惯着他。小刚为此经常故意找茬摔东西、顶撞大人,做一些出格的事。为此,我们大人没少骂他、打他。后来通过看书才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多么脆弱,多么需要大人的关爱。在这一点上,我们老俩口也有许多不对的地方!

访谈中,整个家庭的气氛越来越融洽,大家都为彼此的真诚而感动。傍晚时分,我们准备起身告辞,张老师再次来到小刚的房门前,足足利用五分钟的时间,把我们刚才的谈话跟小刚简要复述了一遍,并希望小刚能早日重返校园。

当我们即将走出小刚的家门,奇迹出现了:只听身后“咣当”一响,一个衣衫不整的大男孩跑出来,抱住张老师放声大哭:“老师,我错了!我以为大家都不爱我,今天偷听你们的谈话,我才知道大家都是爱我的!”这时,小刚的母亲、姥爷、姥爷也都簇拥过来,抱住孩子痛哭起来!

四、效果反思:

第二天一大早,张老师打来电话,说小刚来上学了!时隔不久,我再次到小刚的学校巡回指导,发现小刚就像变了一个人:脸上久违不见的笑容又回来了!张老师说他的学习成绩也在直线上升。张老师说,没想到心理咨询的效果竟这样神奇!

其实,对于这次咨询的效果,我也感到很意外,为此我和张老师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咨询开始前,我们与学生的家长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收集学生资料,给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借此降低家长对心理咨询的过高期待:在咨询开始时,邀请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参加我们的开放性对话,其实也包括屋子里的小刚。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关注、回应和支持到每一个人。即将小刚在屋内没有“偷听”我们的谈话,我们相信两个外人的意外到来,也会给小刚带来内心的扰动。后现代心理咨询相信“人本自足”,相信每一个都自我成长的愿望和能力,咨询师只需做好倾听者、陪伴者、支持者,为孩子尘封的心灵打开一道天窗,每一个孩子和家庭都会成长为他们理想的样子。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