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家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3/6/16 9:08:05 作者:聂小凤 浏览次数:213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孩子的个人的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不是闭门造车,成为井底之蛙;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孩子保持心态的轻松平稳,而不是整天为人际关系紧张而烦恼焦虑;积极正面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宽容大度,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孩子获得人生幸福的需要。

1.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提升自我

“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其知识必然是贫乏的,对自我的认知必然是不完善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正确地提升和完善自我。

【案例简介】

性格有些孤僻的小许的英语成绩非常优秀,每次期末考试都能在90分以上,她给自己的定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专转本考试,英语自然不在话下,但专业课让她有些头疼,似乎一直以来都不能入门,而她又是个内向的人,很少和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不懂的地方就自己琢磨,从来不会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成绩也一直没有什么进步。这让她有些灰心,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怎么就是看不明白专业课那些电路图。这学期,班主任重新安排了座位,将英语成绩好的和专业课成绩好的同学搭配着坐同桌,于是小许和小付成了同桌,小付的专业课成绩不错,但英语往往不及格,朴实活泼的小付经常向小许请教英语问题,同时也主动帮助小许解决了许多专业课上的难题,慢慢的两人的成绩都有了稳步的提高,小许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案例分析与建议】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孩子最终是要适应这个社会的,这就需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有利于我们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如果能与优秀的人共同学习,往往更容易从他人身上学到难能可贵的品质和学识,自己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1.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帮助孩子健全人格

职业学校的不少学生都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面对问题常常采取退缩、逃避甚至自我封闭的方式,缺乏自信,没有归属感,缺少自律,少数学生会抑郁。这些学生自我价值感较低,内心害怕与人交往,也不太会与人交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局,缓解心理负担。

【案例简介】

小立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内向的男生,刚入校时做自我介绍,腼腆的小立站到讲台前憋红了脸也没说出一个字。平时他也没有主动和班级的同学说过话,总是独来独往,老师请他回答问题也是说不出一个字。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游戏里他可是王者级别。在游戏的世界里,他不再是那个不善言语的小男生,而是可以指挥游戏的高手。这样的一个男生,刚入校时在班级里没有一个朋友,后来一个人慢慢走进了他的世界,也慢慢的改变了小立。这个人就是班长小宇。小宇是个沟通能力强,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平时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处得都很好,可以说是个“小人精”,更可贵的是小宇为人正直,善良,他看到小立总是独来独往,在班级里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就经常去找小立聊天,陪小立一起吃午饭,放学也等小立一起走,为了更了解小立,小宇还和他一起玩游戏,了解游戏里的小立,也经常劝小立在家不要总是打游戏。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大家发现小立竟然有了变化:他开始主动和其他同学说话了,大扫除时会主动要求干活了,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请教别人了。班主任老师也发现了他的变化,还让他担任了收作业的小组长。小立的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小宇的帮助。

【案例分析与建议】

像小立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少数,他们大多是在学习上难以获得成就感的学困生,或者是因各种原因感到自卑的孩子,只有到虚拟网络世界中才能找到满足感,而在现实世界的人群中,他们的存在感很低,往往拒绝他人进入到自己的世界中,给人的感觉是冷漠、孤独、难以靠近。小立是比较幸运的,小宇打开了他的心门,并把他引入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如小立一样的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呢?给大家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  到了中高职阶段,孩子处于叛逆成长期,不太愿意与父母交流,部分家长也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平时的人际交往情况了解的不多。我们还是需要多和孩子聊聊天,一点一滴的了解孩子的交友圈子。

2)  只要没有十分严重的恶习,不要随意指责孩子朋友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朋友的优点,并尽可能的让孩子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鼓励他们相互学习。要相信孩子的交友观,时间久了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3)  不要责备孩子不去交朋友,不要强迫他们去和他人交往,也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这样会增加他们的社交焦虑。

4)  一旦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社交心理障碍,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援助。

2.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孩子职业发展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是对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提前演练,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在工作中如何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呢?这是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案例简介】

学生中职第三年的最后一学期,学生被安排在多家优质企业中顶岗实习,实习的第三个月的一天,有位家长打来了电话:“老师,我们家王某被公司开除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啊,他说他工作挺好的,岗位不忙”,家长又说“他说他没偷懒,每次都是把自己任务完成了才玩手机的。”在联系了学生之后,学生又是一番解释:“他们说我不适合这个岗位,就不要我了。” 

我想到这个学生在校的情况:不爱说话,总是低着头玩手机不管上课还是下课。轮到自己值日时,不认真不积极,总是要人去喊。我就问:“你是不是上班期间玩手机了?”学生立刻反驳:“没有啊,我都是在把我的任务完成了之后才完的,他们让我做事我就做了,也没人说我玩手机。”联系了王某实习的师傅之后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王某在实习中比较浮躁,自我意识较强,缺少主动性,只知道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做完后就去玩手机了,至于做得怎么样就不负责了,这样就给师傅留下了工作态度不好的印象,他还把师傅的劝告看成是师傅在有意针对他,搞得师徒关系也不太和谐,实习期一过就被辞退了。

【案例分析与建议】

我们的孩子已经是“00”后一代了,他们充满朝气、学习能力强、个性独特,崇尚自由平等,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这些特点使我们的孩子显得更加有活力,更具创造力。但与此同时,他们讨厌各种各样的规矩,对职场规则不以为然,任性自我,依赖性强,稳定性较差,抗挫能力也比较弱,经不起批评。不少企业都反映这些新生代员工难以管理,离职率较高。

案例中的王某就是一个不愿意被规矩约束了实习生,工作态度不认真,并且不太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给师傅留下不好的印象,还辜负了师傅对他的良苦用心。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工作中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专业技能上要懂得虚心向别人请教,除此之外搞好人际关系也很重要。这些都将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

我们家长在孩子即将走向实习工作岗位之前,有几点可以叮嘱孩子:

1.  在实习中要把自己当成正式员工看待。在工作上必须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不讲条件,不发牢骚,但可以提建议。

2.  从内心尊敬师傅,主动请教他人。一般能担任师傅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不能轻视师傅,如果师傅愿意倾囊相授,那就要加倍尊重师傅,如果在实习中得不到师傅的教导,就得自己主动去请教,不要等着师傅来教,等着师傅分配任务。一个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3.  要注重小节,遵守规章制度。衣着整洁得体,举止彬彬有礼的实习生比较容易能被别人接纳。相反,如果穿着不得体,甚至奇装异服、染发纹身的形象不易被人接受,还有工作时间手机不离手、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私下议论他人是非等行为都会让人感到不愉快,甚至让别人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反感,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指导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1. 了解孩子交友的特点与方式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向往自由,渴望独立,不愿意受到约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但自控能力不强;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又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

从交友的范围上,朋友的友谊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上升,情感依恋的重心由父母逐步转向了朋友;从交友的条件上,相近似的性格、目标、兴趣、追求等成为建立友谊的主要条件;老师的权威性减弱,青少年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青少年觉得与父母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交友标准等方面都与父母产生矛盾,有心里话宁愿和同伴说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

与此同时,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1)  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友观。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物,犯了错误不会从自身找问题,自己不愿意迁就别人。在与人交往中,缺少同理心,很少换位思考,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态度使他们很难有合作精神,不利于他们融入集体。

2)  唯利是图的交友观。部分青少年在交友时只看重物质利益,只和“有用”的人交朋友,把交友当成是一种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在交往中往往感觉不到朋友之间的真诚。

3)  逃避冷漠的交友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忽视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表现得活跃健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冷漠、“佛系”、没有朋友,甚至脱离现实,出现孤僻自闭的现象。

2. 良好人际关系建立从亲子关系开始

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融洽,越和睦,则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好。”孩子能够与父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模式,就会学会包容与理解,孩子也会将这种与父母之间的模式运用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也容易掌握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除此之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好、越和睦越有利于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有助于孩子对于自己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擅于沟通,及时、有效地解决彼此之间的误会,从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这就给了家长们一些启示。

【案例简介】

小张的母亲火急火燎的打点话给班主任,说孩子离家出走了,原来是孩子的父亲知道小张在学校没有完成作业,父子俩吵了几句嘴,在激烈的争吵后,父亲要求小张写检讨书,小张一开始不愿意写,因为父亲每次都会把小张写的检讨书收集起来以便“秋后算账”,这让小张的自尊心很受不了。

小张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对小张一向非常严格,小张从小到大没少挨过父亲的打骂,进入青春期后,父亲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每次小张犯错必须写检讨书,家里的检讨书堆了厚厚的一叠。本来不愿再写检讨书的小张最终架不住父亲的怒气还是写了一份,没想到父亲竟然把他写的检讨书直接张贴在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还说要让到家里来的客人们都看看这份检讨,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不完成作业。听到父亲这样说,小张立刻就炸了,直接摔门出去了,还丢下一句话,让父母别去找他,他再也不想回这个家了。

【案例分析与建议】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减少,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之归因于孩子的自我任性、个性叛逆,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也存在问题。案例中小张父子的关系紧张,在小张的心中,无数张检讨书成为了自己的“罪证”,而父亲还要把这些“罪证”公布张贴,这给小张的自尊心带来巨大的打击。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家长首先得读懂孩子。其实,亲子之间出现矛盾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进入中学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自主的需求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进而导致亲子冲突的加剧。家长们开始发现自己的唠叨的教育已经不起作用,有的家长便开始采取更为严厉的训斥方式教育孩子,而有的家长则开始讨好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施压。无论哪种方式,其实都是家长想通过一些方式试图控制孩子。所以,只有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有可能改善不良的亲子关系。

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亲子沟通不畅是导致亲子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我们家长必须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只是成长了,觉得自己需要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和父母沟通,但他们暂时还没有学会和适应这种转变。在这种情形下,看起来亲子沟通变少了。家长们理解了这些之后,应该对孩子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多和孩子讨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耐心等待孩子们的顺利转变,千万不要强行去窥探孩子的世界。

此外,学业不良表现也是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学习困难的孩子缺少深入的理解,只是认为成绩不好就是由于偷懒、贪玩、沉迷游戏等原因造成的,很少能体会到这些孩子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甚至给孩子更沉痛的打击和羞辱。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们家长更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鼓励,让他们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总之,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建立亲子关系开始。希望家长们能采用尊重、理解、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模式的范本。

3. 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孩子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相反,紧张甚至敌对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案例简介】

小芮的妈妈连续三天都给小芮请假,说是他身体不舒服,班主任老师觉得很奇怪,在不断追问下才了解,小芮不愿意来学校上学,是因为他觉得电子老师在针对自己,总是看自己不顺眼,有事没事就找自己的麻烦。他让妈妈帮自己请病假,其实是不想见到电子老师,也不想上电子课。

同学们也反映,有一节课上,小芮上课打瞌睡,正好电子老师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回答不上来,电子老师口头批评了他几句,提醒他上课要集中注意力,小芮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烦死了!”,电子老师似乎听见了,好像有点生气,后来在电子课上老师就格外关注小芮,经常喊小芮回答问题。

家长们,你们觉得小芮妈妈的做法对吗?

【案例分析与建议】

在案例中,小芮与电子老师有一些误解,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愿意上学。但小芮的母亲没有积极正面的引导小芮解决问题,反而帮助小芮逃避问题。这样做不利于解决问题,只能让小芮继续处于矛盾的师生关系中,最终影响自己的学业。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的处理师生关系呢?

1)  首先,要给孩子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让孩子信任老师、亲近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不千万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是,有意见可以私下与老师沟通。

2)  其次,要鼓励孩子主动找老师沟通。比如见到老师要有礼貌,可以主动找老师谈心,让老师了解自己,“亲其师”才能“重其道”。孩子如果有了独特的想法,也要鼓励孩子去和老师提建议,通过平等的交流去解决问题。

3)  第三,要正视师生矛盾。师生产生矛盾是多方面的,家长在全面了解情况后,如果确实是老师的问题,可以当面和该老师沟通,提出善意的建议,若没有效果还可以和校方领导反映。如果是孩子的问题,那就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具体原因,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  最后,我们家长还要经常和老师交流,让老师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也可以了解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和看法,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4. 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

良好的同学关系必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真诚的基础上的,不懂得尊重他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的,相反,一昧的付出、讨好他人也同样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案例简介】

自上学以来,小方一直与老师、同学相处和睦,关系融洽,是大家心中的“老好人”。因为不管同学们有什么事情,都有求必应,即使心里不愿意,还是会一口答应。如果拒绝了别人,她就会忍不住地想:别人会不会不高兴?我是不是得罪别人了?上个月的一天,在实训课上,由于感冒浑身酸疼,同桌让她帮忙拉一下铁丝时她拒绝了同桌,后来同桌就没再找她帮忙,从此以后就感觉跟她疏远了。最近一个月来,小方心情很低落,不敢和同桌说话,也不敢看她的眼睛,就怕说错话做错事,做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小方也很想摆脱这种状况,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与建议】

小方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不会拒绝别人,即使是自己内心十分的不愿意还是会满足别人的要求,因为她担心如果自己拒绝了别人,就会因此而失去友谊。这种想法在学生中并不少见,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这样的心理状态呢?

告诉孩子: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昧的讨好付出不一定能换来真正的友谊;即使能换来朋友,也不会是真诚的朋友。

告诉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直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只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如果自己不愿意,要学会说“不”!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还有一点格外重要: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能帮助孩子消除焦虑、紧张等情绪,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外界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无论何时,孩子们的身后都应有我们家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