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教
家教故事:做智慧父母
家教故事:做智慧父母
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家庭渴望子女成才,家教话题不但是长盛不衰的社会热点,而且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与之相关的网络箴言、电视节目、专家论坛层出不穷,然而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也无论是哪位大家之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家教我没有金玉良言,更没有真知灼见,但作为母亲,我愿意分享自己实实在在的经历。我的儿子郭玳连今年11岁,读四年级,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一旅程中,我一路摸索前行,这其中得以成长的哪里仅是孩子,我又何尝不是呢?
用心启迪 阅读先行
儿子生性好动,曾使我一度忧心他无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因此,从他牙牙学语时起,我除了播放“火火兔”里的童谣、故事给他听,还不厌其烦的来来回回的给他讲故事,读绘本。刚开始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他根本不理会我,虽然我声情并茂地反复的为他演绎着故事中发生的事,希冀着能吸引到他的眼球,然而,他却用偶尔的一瞥来回报我的精彩表演,之后就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这样,即便是只读给我自己听,演给我自己看,也没有中断为儿子讲故事、读绘本的习惯。慢慢的,在我独角的“表演”坚持下,似乎儿子开始感兴趣了,他开始坐到我的腿上来看绘本中精美的图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小家伙对阅读已经越来越感兴趣,常常我读完了,他还有些恋恋不舍,有时会问些问题,有时会停留在自己最喜欢的页面再看看。到了幼儿园大班时,他对读故事的渴求和积极性早已超过了我,我时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倒是他一次次地扒着我的眼睛,继而严肃又认真地喊着“妈妈,精神点儿!”
时至如今,阅读已经不用我再督促什么,书店、超市、家里……凡是可以读书的地方他都能读的精精有味、甚至有些出神入化,长期和儿子一起阅读使得他懂得且乐于分享,每每读到精妙之处是要必定要读给我听的,就像今年寒假儿子迷上了沈石溪先生的动物系列小说,央求我买全套,我故意刁难他,问他这书有什么好,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居然从作者生平到作品的内容梗概给我讲的头头是道,好吧,我被说服了,虽然觉得全套书他未必读得过来,也还是爽快的帮他实现了愿望。寒假过后,加之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延迟开学,儿子不仅读完全套而且其中几本还不止读了一遍,《狼王梦》和《残狼灰满》就强烈推介我读,我虽然应承了他,却为这事那事没有付诸行动,没想到他急了,追着我居然用一整个下午把整本书读给我听,着实让我感动了好一阵子。从开始我追着读给他听,到现在他追着读给我听,我们母子全然已经分不清究竟是谁在影响谁了,亦或是在互相影响吧!
积极引导 展现自我
儿子做事、写字慢,不知道让我有多着急,有多上火,为此我试了不少法子,甚至对他大发脾气,结果很糟糕:他一边哭一边写,写的更慢啦,而我深感内疚。偶然间读到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其中的一段话给我的触动很大,她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我和老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儿子的慢,这才发现他的字写的很好,画的画也很有想法,于是征得孩子同意后我们果断的给他报了硬笔书法和美术班,那时的他正上一年级。
我很庆幸自己能及时的调整心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看着儿子写出的一张张漂亮的书法,获得的一张张奖状,画出的精美手抄报,我的心暖暖的。我不再一味的催促他,批评他,而是花更多时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试着让儿子自己去找原因,并且自己提出改进办法,反观效果明显优于我直接的指手画脚,最关键的是我们相处的更加和谐融洽了。这时的我深深的我明白了,育儿是一门慢艺术,任何的催促都无异于拔苗助长,过度的焦躁是要不得的。
斗智斗勇 共同成长
常言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成长又怎能少得了父母的陪伴?一路走来,我和他之间的“斗争”也是如影随形,我有我的策略,他有他的高招,与儿子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大家都知道,现在对知识的考察已经不再仅仅囿于课本知识,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项,每个假期都会有古诗背诵要求,然而放假后极容易松懈,与其他作业相比较背古诗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经常满脸无辜的向我诉苦:“我都背了一天啦,就是背不过!”,其实根本就没读几遍。也不是没给他讲过大道理,结果于事无补,以我的无聊唠叨和他的不耐烦而告终。事后几经试验,恩威并济,首先让他明白必须背过,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然后说明如果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可以实现愿望,再者就是让背诵的过程趣味化。比赛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和儿子常常比拼看谁先背过,不服输的他自然是满血复活,当遇到较长的诗,为避免儿子心生烦躁,一般我会把背诵任务阶段化,比如早上要求他认真的读几遍,过几个小时再读几遍,就这样循环的读着、读着,儿子就会高兴的说“妈妈,我能背过了!”这时候我就会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表扬他背的快,暗自却窃喜一切都在计划中。
受疫情影响,儿子现在在家上网课,学习任务相对比较轻松,适当的家务活对他是必要的锻炼,然而单纯的命令很难让他心甘情愿的去做,这时候如果向他示弱,表明自己有困难没法完成,儿子立马秒变男子汉,几乎是有求必应。儿童教育专家周海宏教授曾说:“适当示弱,在亲子关系中是很有意义的相处方式和沟通技巧,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天性,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少年儿童问题研究专家田国秀也表示,必要的示弱是父母的教育艺术,这样做意味着让孩子成为生活主角,培养他的承担感和责任感。
正如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有的孩子会开出芬芳的花朵,有的孩子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的孩子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最终却长成参天大树,因此,请每一位父母都相信且坚信每一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做智慧父母,伴孩子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