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父母在这3件事上狠抓,孩子多半会是“学霸命”!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2/11/5 15:24:18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392

父母在这3件事上狠抓,孩子多半会是“学霸命”!

之前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分享。一位网友说自己看了整个日落,作文依然写不好一个黄昏。
    下面评论区有个高赞回答:日落跌进昭昭星野,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没过多久,网友回复说,他在作文里用了这句话,但是老师评论说他的作文是“屎盆子镶金边”。
    其实无论是写作文还是日常的表达,靠着背金句和模板都很容易被拆穿。
那句评论之所以能获得高赞,是因为留言者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用一句话形容黄昏,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是形容不出来的一种感受。
    而网友把它用到自己作文里却被老师吐槽,大概率是因为网友全篇只有这一句话是“金句”,作文中其余句子,还是他自己的那些平平无奇的描写。
表面上看,网友和评论区的留言者差得是一句巧妙的形容,实际上却是长久的人文素养的差别。
    人文素养强的孩子,能从一首小诗中得到力量,能从一段历史中得到智慧,能从一段乐曲中得到平静……
这些都是滋养心灵特别宝贵的财富,这种素养会融入孩子的气质里、神态里、做事的风格里,最终影响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文素养强的孩子背后都站着3种父母
01让孩子读万卷书的父母给孩子的是舒朗开阔的视野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培养一个孩子的人文素养,可能找不到比大量阅读更省力更高效的方法。
我曾看过一位妈妈写的教育分享,她把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东京大学的高材生。
她直言自己特别想分享的经验,就是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家里买书的钱,从来不设上限。家里的客厅就是书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读绘本。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就在家里摆满书架。
即使是出门散步,她也会带上一本植物图鉴,当孩子询问一些花草的名字时,她总会不慌不忙地掏出书,和孩子一起查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快乐,自觉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孩子们通过书籍,可以跟古代先哲对话,可以跟现代名人探讨,可以给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可以从前辈贤者的故事中得到经验。
父母培养出孩子读书的习惯,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2
让孩子行万里路的父母给孩子见天地见众生的眼界
    毕淑敏曾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所谓见多识广。旅行,其实是一堂无法代替的成长课,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亲眼见过黄河奔涌的孩子,再去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会多了一份壮阔。
    亲耳听过现场弹奏《琵琶语》的孩子,再去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会多一份认同。
同样的,经历过更多人更多事的孩子,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在表达的时候,不必再局限于别人的经验,他们可以说出更多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03帮孩子借力的父母给孩子“找方法”的智慧
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方法,就是帮孩子学会借力,找一些好的辅助。
韩愈曾在《师说》中谈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通“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一个孩子,读万卷书时,一定会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想行万里路可能受制于很多外部因素。
    这时候如果能够选择借力,跟随名师来提升自己,就更容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我对文史也特别感兴趣,给孩子讲讲故事、讨论讨论热点事件还行,但要说到串联古今、讲各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大框架,就完全不够专业了。
所以我除了经常给孩子找各种文史方面的好书,也会经常报名一些适合孩子的人文素养课。
    我至今记得听网红名师姜天一讲《三十六计》时候的那种惊喜感。
我自己早就看过《三十六计》,当时之所以会听课,是有个朋友给我发了链接说讲得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的。
    没想到兴致勃勃听完了全程,还有点意犹未尽,很多问题竟然是我自己看书的时候都没想到过的。
    姜天一老师不是从头到尾讲述书中的计策,反而是从春秋打仗的各种有趣的“规矩” 来引入。
比如不能搞偷袭,必须约定时间地点才能打仗;士兵遇见对方国君,不能抓人家,反而都要行礼;敌人逃跑了可以追,但最多只能追50步……
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连我也是头一次知道。台下听课的孩子们,兴趣更是被引得足足的。
随后姜天一给孩子们讲战争的演变,以及打仗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怎么样让我们自己损失少,而达到好的效果呢,引出了《三十六计》。
整堂课台下听讲的孩子们,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讨论动画片还要激烈。
    我也是自己听过全部课程之后,才真的感受到了沪江人文素养课的用心。
主讲人都是姜天一、张国庆等这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大部分毕业于北大、北师大等院校,文史功底深厚,教学风格虽然各有千秋,但都一样的精彩生动。
    课程的形式也非常适合孩子,属于那种融合式教学,以中外文学史为脉络,串联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多元视角融会贯通,构建广博的人文知识体系。
内容其实涵盖了上下五千年历史:

150余部国学经典

120余部世界名著

200余位文化名人

50个经典哲学话题

30余次影视艺术鉴赏
这些国学经典和世界名著,如果孩子自己读,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在现在的学业压力下,更是极难完成的。
但是在课堂上,优秀的老师会带着孩子们把重点、难点、要点、有趣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和解读,用生动的演绎带孩子走进经典,在探究中激发兴趣和思考,一下子就高效了很多,孩子从小学到大都够用了。
我觉得更难得的是,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够同时培养思维、表达、审美、创新等多种底层能力。

跟随有趣有料的老师
比父母催着学更有效
我自己试听了很多节课,除了特别喜欢姜天一讲的 《三十六计》,还有他讲的《王之涣》《史记》系列。
尤其是《史记》,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那应该怎么和学生解释“纪传体”呢?
很多老师都是说,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这样说没问题,但是也没有新意,孩子们更是不会爱听。
但是到了姜天一的课上,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
他跟孩子们说:“当有一天你的妈妈给你买了一本《史记》,你打开它想知道公元前2200年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你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咦?查不到 。
为什么查不到呢?因为《史记》这本书就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而是把其中重要的人物挑出来进行分类,著名的历史人物就都出现在《史记》里了。
这样一来, 枯燥的概念就成了身边有意思的事儿,孩子记得住,也容易理解。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