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家教


为孩子学会理财当好参谋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2/11/2 10:28:50 作者:聂小凤 浏览次数:399

为孩子学会理财当好参谋

 

【导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高中生的消费管理模式如何改进和改革,却往往老师和家长被忽视。所以,在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同时,高中生的过分消费的问题,也在高中学校内部出现。高职学生毕业后即将走进大学校园或者迈入社会,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学会理财是每一名高中生的必备技能,然后当前我国高中生还存在理性消费意识缺乏、消费无计划、盲目攀比、重物质享受不会理财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过度消费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从成长的角度看,如果盲目消费、过分攀比、不会理财,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反,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学会理财,会使其受益终生。这亟需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为孩子们上好"理性消费"和“学会理财”这一课。 

一、帮助孩子学会理财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1.众多高职生追求时髦,盲目从众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必然也会受到大社会的影响。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追求时髦、盲目从众,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有碍现代中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攀比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它不是比学习、比勤奋、比文化素质,比团结友爱,而是变着法儿比吃、比穿、比打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不良的攀比之风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令人担忧。

案例呈现(“圈外人”)

从“五一”长假结束以后,上初二的女儿小冰就开始向她要求换一部新手机,而且明确提出要买iphone.罗女士开始并不同意给女儿买,而且态度很坚决。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有限,一款这样的手机市场价格不菲,另一方面是怕女儿沉迷于手机上网或者手机游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冰现在使用的手机是去年才买的。“冷战”了半年,罗女士才了解女儿要买手机的真正原因:“五一”长假后,班上与小冰关系要好的几个女同学都陆续买了iphone手机,小冰觉得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手机的话,就与她的同学失去了“共同话题”,这就会直接导致小冰成为“圈外人”,用小冰自己的话说:“上QQ时都没有面子……”

案例分析:中学生阶段“心智”发育往往不成熟,加上其生活圈单一,主要是周围同学,使得高中生盲目攀比消费现象较为严重。日常生活中则是看重名牌,一旦发现身边某同学穿了一套名牌衣服、有一个名牌手机,或用了一个品牌电子产品,就会投去羡慕的眼光,以拥有这些物品为荣,甚至认为这是身份的象征,自己如果没有这些物品 就低人一等,进而千方百计“弄”钱去买,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病,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扭曲。

2.对孩子的不良消费观家长忽视了纠正和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能一味的迁就中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要引导中学生正确消费、合理适度消费、绿色文明消费。

案例:(减衣缩食买平板)

王女士是一家服装专卖店的售货员,王女去的丈夫是工厂上班的,家里并不宽裕,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就读于高职二年级的女儿要求王女士给她买平板电脑,王女士认为现在学校还用不到电脑,并且会影响女儿的学习,而且去年因为上学要住校已经给买了手机,还不到一年的工夫,完全没有必要买什么平板电脑。女儿就吵着要买平板电脑,而王女士是坚决不同意,就这样家里有一段时间不得安生,不是互相冷战互不说话,就是互相理论的面红耳赤。最后,王女士和丈夫经不住女儿的吵闹,减衣缩食凑够钱还是给女儿买了平板电脑。

案例分析:

王女士与女儿之间的这件事儿,不单单反应出一家有因为孩子过度消费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问题,而且当下生活中,喜欢胡乱花钱的孩子可是不少。“众星捧月”式的家庭环境、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使得这些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渐渐也让他们养成了胡乱花钱的习惯。当然,有的父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却发现改变孩子的这种习惯非常困难,因此索性就由他们去了,这为孩子以后的不良消费习惯的养成埋下了隐患。父母对其的过分的“爱”,家庭中父母对其子女的爱真的是到了过头的程度。很多的父母自己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却没有底线的给予他们所要求的一切,这种溺爱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中错觉,父母是应该的,自己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就不利于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也助长了他们的过度消费。

3.部分家长纵容了孩子的不良消费

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威也给不少,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理财观念的形成至为重要,若父母对子女的财政管理宽松,甚至纵容他们挥霍的行为,这可能使青少年理财观念薄弱,导致过度消费的情况。

案例:(别人有的我都要,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

十一黄金周期间,小雪一家四口准备上街购物。爸爸说,你们各需要什么东西啊?国庆节我们单位发了奖金,你们买什么我都满足你们。
女儿小雪兴奋地说:“爸爸太好了!我想要买一个MP5,我的同桌早就有了一个MP4,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她。这下可好了,哼,她的算什么!我要让全班同学都来羡慕我!”(攀比)儿子小东也十分高兴地说:“老爸,我早看中了一条很有特色的牛仔裤,屁股上有四个口袋,裤口边上还有好几个洞呢,我敢说,这是最有个性的款式。爸,你给我买吧!”(求异)妈妈也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老公,现在正流行染发,我的几位同事都染了,我以前觉得手头紧,一直没有去。现在可好了,我终于可以赶上时髦了,我现在就去染!”(从众)

案例分析:小东对于特色牛仔裤的追求,展示个性无可厚非,但求异、展示个性也是有限度的,要考虑社会认可,考虑代价,还要考虑别人的心脏承受力。
但这种消费追求与众不同,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展示个性。我们知道在建国初,人们穿的衣服都是差不多的,只有蓝、黑、灰三种颜色,但是人们希望体现自己的个性,展现与众不同,于是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衣服,这种求异是好的,它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发展。所以,适当求异是可行的,但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不良消费多数是由攀比心理引起的,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时尚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比你好,从而获得心理满足。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身体迅速发展,对身边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维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错误的选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虚荣心会逐渐膨胀,心理产生价值偏移,必然导致缺少理性的盲目攀比。

二、指导孩子学会理财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

在校园里,你会发现,每个同学的生活状况都是不同的。对于每个月相差不多的生活费来说,有的同学可以很好的运用,有的同学却是月月赤字,资不抵债。而这些,均源于你对自己的资产是否有合适的管理和规划。在年轻时有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以后的生活自然是会有更多的帮助。当然,这更是理财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1.学会理财有利于孩子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1)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极易影响思想尚不成熟的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是科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钱有了科学的认识,通过正确途径获取金钱,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合理消费,能够促使构建科学的价值观,促进自身合理发展。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把握好四个字:“适度消费”。该花的钱,父母不会吝啬;可花可不花的钱,不妨适当节制,把钱花到“刀刃”上;不该花的钱,要坚决不花。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就能远离攀比,杜绝不正当消费。

(3)学会理财要求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消费,也就是在积蓄大于支出基础上,实现所购买物品的物美价廉。高中生理性消费,一是可以为未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高中时期很短暂,作为高职学生很快会进入大学或者走向工作岗位独立生活,此阶段如果不学会理性消费必然对未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可以使身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2学会理财培养了孩子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感

(1)仍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中生来说基本没有收入能力,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的零用钱,“挣钱不腰疼”导致大部分高中生不知道也不考虑钱的来之不易,缺乏理性消费意识,出手阔气,入不敷出比比皆是,其结果要么找其他亲人要、要么偷取、找同学借钱、要么将本该购买学习用品的钱省下,最终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使行为习惯偏离正常方向

(2)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让孩子认识到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是很不合情理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出发点是攀比,而不是实际需要。这样比来比去,除了造成极大的浪费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危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家庭消费管理模式欠缺在家庭管理中,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会尽己所能给孩子更加优越的生活,考虑到孩子在学校中学习较为劳累,则会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以弥补不能时时陪伴孩子的愧疚。但是,却没有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同学的消费水平会 成为其他同学模仿的对象,甚至一些同学会在自己没有条件的情况 下,通过一些不正常手段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而这些问题则需要家长在满足孩子正常需求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各种观念进行矫正。高中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开展理性消费,有利于培育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会理财让孩子养成了消费有计划、有核算的良好理财习惯

图片1.png

同是100万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理财与不理财的的区别,作为高中生也可以把自己积累的零钱进行合理的规划,养成理财的习惯。

(1)促进高中生学会理财,合理规划自己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好投资理财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促进发展。

(2)无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生消费也一样,需要事先有个计划,如年计划、月计划,甚至周计划,即使不制定纸质计划,至少在心中也应有个盘算,知道自己这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中需要购买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然而,目前大部分高中生消费都很感性,“跟着感觉走”,毫无计划而言,一时兴起,对某种物品感兴趣就立马买下,全 然不顾该物品的实际用处,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最近几天手上零用钱多就大量购物,导致阶段性缺钱,生活混乱。

(3)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要正确地看待别人,不要受表面现象影响。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知己知彼后,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保持平常心。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虽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还自己一片宁静。从实际出发。要培养自己的务实精神,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准则,没有务实精神,考虑问题从现实出发,不要跟着感觉走,目标要实际,做一个真正务实的人。学会思考。遇到事情首先要仔细思考,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4.学会理财有利于孩子间的正常交往

案例一:

滔滔是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但是,她的校园生活并不愉快。刚入学的时候,滔滔就与班上的另外两名女生成了好朋友,三个人天天黏在一起,很是开心。可是,随着相处的日子长了,另外两个女生开始疏远她,孤立她,开始滔滔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后才从其他同学那里知道那两个朋友说她爱显挥。滔滔心理很是郁闷,因为知道那两个同学家境一般所以自己在和她们相处的时候很是注意,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说自己爱显摆。因为这事儿,滔滔有一段时间总是不在焉,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也影响到了她那段时间的文化课学习。

案例二:(与家长F的对话)

问:您孩子有没有跟您说过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情况?

家长F:说出她们班就有,那个孩子家庭条件好,吃好的用好的,一般都不和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交往……

问:您认为造成这个孩子的这种行为的原因在哪?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家长F:家长太娇惯有直接关系,把孩子惯得自私、自大……这种孩子在学校其实不受欢迎,班里学生家庭条件都是差不多的,他家相对是好的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么小的孩子养成这种坏习惯》以后到社会上谁会忍让他,现在也就是同学不和他计较……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情况容易使得同学间发生矛盾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依赖于家庭,一些家境优秀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名牌,利用请客维系自己的“小社团”,而相较于家境较为一般的学生,他们的零花钱只够维持自身花销,从而导致家境较好的同学对家境一般的同学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而家境一般的学生为了追求存在感,只能勉强用零花钱购买等值衣物或者勉强请客,从而希望能够和别的同学站在一个圈子以内。长久以来,会导致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对同学交往产生压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生之间矛盾的发生,关系尴尬,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三、指导孩子学会理财的策略与方法

1教会孩子建立正常的消费观,杜绝盲目攀比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消费欲望,高中时期就应该有高中时期的消费需求和欲望,不超前,不过度。在经济学指导下,不过度消费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理财规划,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或者购买理财规划方面的书籍来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向一些懂理财知识的人请教,学习经验。不断实践、修正,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方法。通过经济角度对消费进行判断,学会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对于消费对象进行评估,超出能力的不适宜的消费可以减免,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培养理财意识

案例:(停用零用钱)

明明家长在发现明明胡乱花零钱的行为后,决然地停止给孩子零用钱,希望以此达到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目的。然而,实际上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明明胡乱花零钱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不过暂时被掩盖起来罢了。期间明明忍受不了不良习惯的驱使,他就会背着父母“想办法”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偷拿家里的钱、向同学借钱、校园贷等等这种情况下,可能还会引发其他不良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

(1)及时发现,追根溯源,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有些情况下,孩子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是从某一件事情开始的,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得到父母的及时关注,孩子可能就慢慢形成一种习惯。等到这种习惯成为一种自然之后,再想帮助孩子纠正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对父母而言,要及时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动向,追根溯源,把孩子的不良消费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2)家长教育方式要统一,避免“步调不一致”造成孩子的不良消费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步调要统一,这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十分重要。由于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不同,或者隔代亲等因素的影响,己辈和父辈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不同。但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不应该娇惯孩子,不能纵容孩子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3)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就是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

因此,不给孩子零用钱并不是解决孩子胡乱花钱的好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学会合理使用自己的积蓄

案例:(零用钱的管理)

与学生a的对话问:你有银行卡么?

学生a:有

问:你银行卡里存的钱是自己平时攒下来的零用钱么?

学生a:不是

问:那是哪里来的呢?

学生a:每年过年的压岁钱还有我妈妈每年都会给我的银行卡上存钱……

与家长A的对话

问:您好,据我了解您的孩子有银行卡而且您每年都会给他在卡里存钱? 家长A:是的

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家长A: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感觉等他长大了拿给他看,让他感觉自己还有储蓄的钱吧

问:您有没有鼓励过孩子让他把自己的零用钱存下来呢?

家长A:没有,他的零用钱每个月都不够也还都问我再要呢,怎么可能存下来......

案例分析:

学生a银行卡里的钱与他的月均消费水平的关系并不挂钩,在访谈过程中,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家长给孩子去储蓄?这对孩子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孩子的生存能力是要打小就开始培养的,疼爱孩子反倒害了孩子,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好的储蓄习惯,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还有助于孩子形成计划消费的好习惯。

案例分析:

一件事情的成败,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高中阶段若要形成理性消费习惯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践锻炼。如可以对自己零用钱进行管理,除去马上要购物的外,剩余部分可以存放到银行产生利息;也可以主动要求做家庭理财小助手,将每月父母工资等收入归结起来,剔除当月家庭买菜、购物以及水电气费等开销,剩余部分存入银行生息,通过这些锻炼逐步提高自己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实践能力。

高中生是一群没有收入的群体, 他们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父母亲戚朋友。家庭的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年春节,亲戚朋友来拜访时都会给孩子不小数额的红包,即使在节假日,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不是带礼物就是给现金。所以,像现在的高中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和春节的压岁钱,节假日的钱外加考试成绩上升奖励的钱,高中生成了非常特殊的群体,虽然没有收入,但是从来不缺少钱财,甚至非常阔绰和有钱。对于青少年的积蓄父母应该与理财的指导。

积蓄理财小方法:

 (1)接受教育 接受教育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投资。 在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和机会,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规划。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证书,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投资,这些投资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涯或者其他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回报。

 (2)拥有自己的账簿学会记账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可能有的学生说“我没学过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也不懂得那些专业术语”,其实记账并不需要很复杂,也不需要你有多强大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小笔记或者现在手机上有很多记账软件,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

(3)为自己取得资本想要获得更多收益的前提是拥有自己的基础资本,也就是要会赚钱。有的同学在寒暑假期间已经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身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学历。

(4)学会储蓄当有了一定的资金之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利用。如果挥霍奢侈那不久就会变为0,但如果懂得储蓄,把自己的资产合理分配,也会相应为自己带来更多收益。对于可花可不花的钱,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储蓄是以后投资的资本,也是青少年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

(5). 妥善投资如果只是把钱存起来,那不会为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些存下来的资金,才会成为日后成功的铺垫。被美国商界誉为“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12岁的时候,把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并贷给了农民来获得利息。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让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越来越成功。另外说一点,我认为,青少年不应该过早选择贷款,因为他们还不需要买车买房,没有太大的经济需求,而贷款这样提前支付明天的钱的方式并不会让我们更快乐,反而会增加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3.家长以身作则,做勤俭节约居家理财的榜样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家庭中父母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理财观念也会时不时的,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案例(父母榜样是关键)

一家四口逛完商场后到饭店吃饭。小东的父母都是高中老师。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饭桌上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小东: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房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咱啥时候买啊?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也绝不会比他们差。
小雪:老爸,还得买辆汽车,买辆屁股后有俩烟筒的(代表贵的),比我们邻居任何一家都要贵的。
爸爸:行啊!
妈妈:我看你们是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还有10万贷款呢!哪有余钱买这买那的。我们还是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啊!
小东: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那不是超前消费吗?啥时候了还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那不是抑制消费吗?
小雪:大家快看那边地上有一大堆塑料饭盒,还有一次性筷子!
小东:我们老师说过,国家明文规定不要使用塑料饭盒,也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
爸爸:看来我们的环保宣传还得加大力度啊!不然我们的十八大“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

案例分析:

贷款买房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收入稳定,有预期收入。这能极大改善他家的生活并且消费能拉动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是适度消费。但再去贷款购买汽车、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会造成家庭负担加重,实际上他们的消费水平可能会变相降低,这种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叫做超前消费。相反,在家庭收入增加,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去消费,则是滞后消费。因此我们认为在日常消费中关键要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小东和他姐姐在买不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和汽车上分别是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没有做到理性消费。在装修新房时要适合自己、要实用,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盲目追赶潮流是要不得的。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而是代表一种精神。它不代表要穿补丁衣服和天天吃草根。时代不同,其具体消费状况不一样。但这种节约资源,善用资源,努力奋斗的精神,不论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应该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方法措施:

家庭熏陶对高中生理性消费有着深刻影响。

(1)做好表率。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理性消费,做理性消费的表率。

(2)加强交流。高中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孩子往往有叛逆倾向,需要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多谈人生成长故事,多谈理性消费重要性,弘扬传统社会美德。

(3)加强监督。主要是加强对孩子日常购物情况的监督,发现好的消费习惯及时点赞,发现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及时批评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条件。“勤能兴家,俭能创业。”
(5)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关系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产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是统一的,二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