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导读
教育纪录片《生命·成长》第一季访谈内容,首度结集出版,由作家胡赳赳策划主编,杨东平作序推荐。图书内容体量相较访谈纪录片,呈现得更为完整、全面,记录下更为纵深的对话全貌。《生命·成长》第一季从真实的教育者身份出发,对谈蔡志忠、李一诺、梁冬、贺岭峰、凯叔、林曦、王熙乔、赖念华几位各领域教育实践者,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切入当代的教育议题,共同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
借由图书的出版,使得每个嘉宾的意见、经验与心得展示出更多的剖面,通过长途跋涉的对话思辨试图接近教育的理想国,正如许倬云先生所描述的:
——“我们需要一种教育,使人养成一个远见,能超越你的未见。”
01
看完这本书后,他们说
杨东平(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儿童教育,当下就是未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教育,那就是“焦虑”。焦虑感覆盖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使亿万儿童生活在以焦虑为驱动的教育重压下。有人把这种无休止的、无效的、摧残儿童的“学历军备竞赛”称为“教育内卷化”,其实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内耗和退化。对这一现象,另一个描述也是适合的——“失控”。当我们越来越强有力、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控制儿童、控制未来时,青春和生命则处于不断损耗、消磨、溃散之中。
……
本书对几位智者、行动者和学习者访谈的记录,给我们提供了化解焦虑的清凉剂和解药,而且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界、新天地。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应当如何成人、如何学习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这种反思、感悟和改变现实的行动,的确为我们指明了能够通往未来的门径。
……
今天,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亟待弥补的这一课,是“正三观”,即儿童观、未来观和教育观。
所谓儿童观,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首先保障他们的游戏、娱乐、睡眠和健康。
当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一个儿童都有无限学习的潜力时,并不是让儿童成为承载知识技能的容器或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而是要保护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爱好,最终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
关于儿童教育,可以说“只有当下,没有未来”,或者说“关注当下,就是关注未来”。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杜威,明确地提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除了儿童的健康生长,教育并无其他目的。
胡赳赳(《赳赳说字》主讲人有随笔集、评论集、诗集等多种著作出版)
要学会与孩子成为朋友
这本书讲述了教育的一些秘密,它并不是借助了名人效应,而是让那些有智慧的人士来讲述,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办。八万四千个法门,如何才能“自适应”于你的家庭教育。教育也不是小白鼠的试验,以便去成就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是生命与成长的题中应有之义,平等对话是这一切的基础。你要让孩子佩服你,他才会听你去讲述,否则,他只会假装相信你讲的大道理和说教之词。从那一刻开始,教育便已离两个生命而去。
如果要提供一个药方来缓解家长的焦虑,我只能说,首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你要试着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其次,你最好不要提教育这个词,它很容易形成对立面,你要学会与孩子成为朋友。你们朝夕相处,很有可能成为朋友——朋友之间是没有命令语气的。我见过一个妈妈,她对孩子的日常用语之中,命令语气占了80%:放下手机、去写作业、去洗手、收一下碗、集中注意力、记得喝水……
我想等孩子长大了,他能跟这样的妈妈聊什么共同话题呢?这难道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哀吗?
02
听他们说,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蔡志忠(台湾漫画艺术家)
一个好父母要做的两件事
我始终觉得,要做一个好父母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不停地用选择题问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二是不管他们选什么想做的,都支持。
我自己就是被这样培养长大的小孩。在我们家,都是孩子做选择,父母无条件地相信孩子。
……
我对我女儿也是这样,她有时问我为什么,我就说你自己有大脑你要自己决定。我认为如果我替她做决定,她不管怎样都有可能怀疑没有选的那条路会不会更好。
……
我从来不干涉女儿,所以她什么话都敢和我说,每一次我女儿交男朋友都会赶快带来给我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都带来给我看。数学考零分的也赶快带来给我看,我就说:“哇,好厉害,有这么多是非选择题还可以考零分呢。”
……
现在我女儿已经出嫁了,有了两个女儿。如果有一天她带两个女儿回来,在我家住几个月,我也不会问她你们是不是离婚了。
虽然我不帮她做选择,但我还是会在其他方面帮助她。我会告诉她,你考100次零分、犯100万个错误,都不会变更你是我女儿的事实。全世界70亿人里最乐意帮助你的那个人就是我,所以你犯了什么错,或有需要我处理的麻烦要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不会骂你。即便你突然怀孕了,不想要小孩,也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不要因为害怕不敢告诉我而过了那个最佳时机。
赖念华(教育家 曾任中国台湾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系教授及系主任)
只会读书的孩子是多么可怕
现在的家长都很焦虑,因为这个社会文化里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我们唯有念书才可以改变人生。不管哪个行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学业成绩表现要好,也就是语文、数学、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成绩要好。
除此以外的都不那么重要。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这些学科重要?因为它们跟升学有关,是升学引导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向。其实,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艺术性很高,一个艺术性很高的孩子,在其他学科(诸如理科)的表现上,可能就不会那么好,这个孩子可能空间概念很好,但逻辑思维就没那么强。可是,当我们的社会有“唯有念书才可以改变人生”这个认知的时候,我们就会一直用这个认知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能力。这时,这个孩子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是被这个社会淘汰的人。
可想想看,如果我们的社会中,所有人都只会读书,那该是多可怕。如果社会中,没有会摄影、会艺术、会剪辑、会音乐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
只有制度改变了,我们才能更快地进步。但是这个制度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改变,所以重要的是,如果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不接纳你的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至少你应该接纳他,因为你是把他带来这个世界的人。
贺岭峰(心理学家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一要事:
孩子能健康安全地活下去
我有时候会跟朋友说:“如果你们夫妻闹矛盾了,可以去咨询一下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会说:‘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呢?这么简单的事都想不明白,我给你们出两招告诉你们该怎么办……’他保证能帮你把这个事情摆平。”
很多家长常常觉得自己年纪都这么大了,并且挺有成就的,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怎么能听孩子的呢?当然应该听家长自己的!
这样会有什么麻烦呢?由于孩子将来面对的世界跟家长面对的世界不一样,所以只听家长的,可能会让孩子接受到过时的教育。
教育这个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是站在今天来看将来的。那我们究竟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呢?我想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得能健健康康、安安静静地活下去。
“吾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笨一点、傻一点都没关系,能平平安安地把这个日子过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
我们常常说,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如果我们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安全感的话,那么至少要保证他们在家里面是有安全感的;如果这个世界不能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孩子,那至少我们父母应该很友善地对待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亲情。
李一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前比尔·盖茨基金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孩子有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家长和老师都普遍焦虑。其实焦虑本身并没有错,每个人都会愤怒、焦虑,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但是如果这种情绪把教育绑架了,那就成问题了。
王甘老师讲的一句话特别好:“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但我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教育。不好的教育就是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教育。”幼儿园时就在为幼升小做准备,小学时就在为小升初做准备,之后为中考、高考做准备,接下来就是为就业做准备,然后干什么?不知道。
……
我们会对孩子说,要是不学习就会变成扫大街的,类似这样充满歧视、不合时宜的标签总是在教育中出现。这样下去小朋友其实挺不容易的,他们反而更容易产生无意义感,孩子的迷茫时期也会来得越来越早。
有一天我问我们家老二:“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5岁多的他说:“妈妈,我长大想做一个普通人。”
我觉得挺好的,问他:“普通人是什么人?”
他说:“普通人就是有一份工作的人。”
我继续问:“什么样的工作?”
他说:“像妈妈您这样的工作。”
我说:“好!”
他其实对普通人没什么概念,这段对话反映了一个小孩的很正常的想法,而在我们主流的教育观里这就很不好——怎么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呢?你得成为所谓的精英。
当我们把孩子当成精英来培养,其实忽视了他们作为生命个体对学习意义的探究,一些特别宏大、深奥的话题也就容易被忽视。把整个教育体验变成一种特别功利的体验,这是很多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凯叔(“凯叔讲故事”App 创始人 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没有快乐就没有资格带孩子成长
一开始我给孩子讲《西游记》的时候,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写了3000字的稿子讲《石猴出世》,但在讲的过程中不停地被打断,孩子不停地问我:“爸爸,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讲《水帘洞》的时候,他甚至问:“爸爸,什么是瀑布?”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成人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往往拿我们的常识去触碰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所以我们需要在意识上俯下身去理解孩子的认知世界,只有用与孩子相同的认知水平跟他们沟通,孩子才会慢慢地觉得这样的沟通很舒适,这个时候你才有资格让他们踮着脚成长。
……
让孩子成长这件事情是你我的需求,根本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接受所有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所想找的是一种愉悦感,是一种快乐,所以快乐就变成我们做这件事情的第一原理,没有快乐就没有资格带着孩子去成长。
……
说到儿童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着力,让孩子没有被教育的感觉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
尽管我有教育孩子的使命和初衷,但是我没有给孩子任何的压迫感。这就是不着力,就像打太极一样,不知不觉地它会跟着你的节奏走,它的力量也会越来越深厚。
林曦(水墨画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1 年创办教授书画及传统美学教育的暄桐教室)
要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我们太强调他人的反馈,其实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每次画画、跳舞,脑子里想的都只是会不会被赞美,那这个压力是非常大也非常具有毁灭性的。
如果倾向于表扬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成果,孩子会意识到,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自然会受到赞美,而且如果孩子的自我满足系统很强的话,其实外界赞不赞美对他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时候他更能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进而形成一种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我常常觉得,成为父母的这一段历程,实际上是老天爷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可以跟着孩子再成长一次。
做父母的过程不该是绝对利他和牺牲自我的。事无巨细、彻头彻尾地考虑怎么对这个孩子好,当然是作为父母的一种爱的表现,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当你完全去替他考虑的时候,某种程度上这也给他的生命制造了负担。
……
孩子的灵性和他们的那种未受批判、污染的观察力以及感受力,是比我们高明很多的,所以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比孩子更聪明,然后去主导和控制他呢?乃至有一种“如果我现在不这么做,他就会有非常不好的未来”的想法,这一套思路都是非常值得家长重新思考的。
父母应该好好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能力有限,同时应该对孩子表达感激,“谢谢孩子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开心”。
王熙乔(探月学院创始人 创新教育的先锋实践者)
最大的目标,
就是让学生不再需要我们
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生命个体寻找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也就是帮助每个人充分地做自己。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塑造一个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文化,你可以随意做梦,勇敢尝试。
有人会问很极端的问题,如果一个女孩说她想拍电影、想当网红、想出名,那我们要如何帮助她呢?其实这都不是问题。
首先我们会帮助学生学习思考,学习看见自己。比如,看见自己真正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想的并非我们真正想要的。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老师经常被放在学生的对立面,老师在面对学生时经常会有一个“我是在教学生”的态度。
……
如果一个老师觉得自己比学生知道得多,那这门课本身就已经失败了。老师的使命应该是指导学生来突破自己,老师应该尽可能教导学生去找到老师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
比如之前我们有个学生,学了一年的艺术史,在上完自我认知的课之后,他跟我们说他想要办一个画展,于是我们就帮他对接了一个策展人,接下来他就努力了一年,把这个展办起来了。
我们并不会有求必应,但我们能教给学生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常说,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不再需要我们。
梁冬(《冬吴相对论》《梁注庄子》《睡睡平安》《国学堂》节目出品人
《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出品人)
儿童教育的本质,
要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
中欧国际商学院曾请来一位研究中国当代史的客座教授,教授说他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让女儿们觉得给妈妈过生日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家人经常千方百计地想怎么给妈妈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所以到现在,每年过生日,两个女儿都非常认真地去处理这件事情。
做父母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有愉快、幸福的未来呢?只有一个方法:让他现在就养成“碰见什么事都觉得挺好的”这样一个情绪反应模式。有时候家长会培养孩子不好的情绪反应。孩子摔跤了,家长就会去责怪地说“这个地很坏,我们打它”,这样小孩子就会认为这是地的责任。本来这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却让孩子产生了一个习惯,就是当他长大后,碰到困难的第一反应是——“反正不是我的责任”。
如果孩子摔倒,你只是抱起来不以为意地告诉他说“太有意思了,摔倒了,爬起来咱们继续玩”,根本不把摔倒当回事儿,小孩子本来想哭,却发现你根本不会因为他摔倒在地上就给他更多的同情,他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奖励,所以以后再摔倒,就会自己站起来往前走,长大后在人生的路上摔倒,他也就不以为意了。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