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奥运竞技与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
奥运竞技与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
东京奥运会的赛事已经结束,而我们每个人却依然要在各自的人生“赛场”上继续拼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呢?我们可以从奥运健儿身上看到答案。为此,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策划编制了这篇科普作品和“一图读懂”,倡导社会大众发扬奥运精神,共同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素养。
备注:这篇科普作品,也于2021年8月27日发表于《健康报》
奥运竞技与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
作者: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姚宏文、王钢、贺海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徐国赢
东京奥运会的赛事已经结束,而我们每个人却依然要在各自的人生“赛场”上继续拼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呢?奥运健儿给了我们答案。
选择适合赛道
奥地利的安娜·基森霍夫曾是一名铁人三项运动员,但由于受伤她不得不放弃这项运动。但她转战自行车,利用自己数学博士后的计算优势,在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夺取了奥运会金牌。
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视自身特点盲目追求“热门”只会使人身心俱疲。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赛道,才是更好的选择。
坚持成就梦想
长期不懈的努力是成功最重要的诀窍。体操吊环冠军刘洋从5岁开始训练,经过22年的磨砺才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在人生赛场取得亮眼成绩,仅在最后关头努力远远不够,更要认真地迈好每一步。
强化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表现影响极大。射击项目中杨倩稳住心态,靠最后一枪逆转局势夺得金牌。而美国体操名将在跳马项目失误后被压力压垮,选择了退赛。
长期或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成绩,还会影响健康。要及时觉察自身情绪,学习恰当的应对策略来缓解压力,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
坚定精神力量
祖国的支持是运动员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体操平衡木冠军管晨辰膝盖伤处的胶布上写着“中国加油”。杨浚瑄赛后发朋友圈写道“如果相信能够发生奇迹的话,那肯定是中国红”。
每个人都会受到其所处环境中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要从中华文化这个宝库中汲取精神力量,积极寻求良好文化的熏陶,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团结铸就辉煌
团结可以放大个人的力量。中国女排在本届小组赛前三场失利的情况下,依旧团结拼搏,连胜两场都是3∶0,打出了风采。在赛艇、游泳、乒乓球、短跑接力等多项团体赛事中,中国运动员团结合作,都换来了亮眼的成绩。
这种团结不只是选手间的团结,更是全民族的团结。来自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助力奥运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必将助力每个中国人继续前行。
做最好的自己
相比于对手,很多运动员比赛时更关注自身。全红婵在赛后采访时说“每一次比赛你都想好,都想好该怎么去做,想着要怎么去跳。不要想其他的,就想自己的。”
人生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厮杀,一味关注竞争只会让我们陷入无意义的内耗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标尺,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才能有不竭的前进动力。
不被成见所困
竞技体育一向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领域,但很多运动员打破了这种“常识”。32岁的苏炳添在男子100米短跑中创下亚洲最好成绩,46岁的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仍奋战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代表卢森堡出战的58岁的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书写着参加五届奥运会的“不老传奇”,这些运动员凭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果我们相信身边人的“建议”或“常识”,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受影响,继而使这种预期变成真实情况。唯有努力突破成见,才可能创造奇迹。
结语
17天的体育盛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涤。奥运精神将帮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助力每个人跑好自己的人生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