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家教


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2/5/12 13:07:31 作者:聂小凤 浏览次数:614

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插篮。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无论是实现伟大梦想,还是推进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的练兵场,面向社会开放的训练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肩负着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积累的重要使命,助力新时代青年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成就了大批大国工匠。据统计,职业教育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已经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工作,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2019年提出扩招100万,实际扩招116万;2020年提出今明两年扩招200万,仅2020年就实际扩招157.44万人。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1、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能力培养俨然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使他们熟练掌握创业、立业之本领,更要重视对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与普通高等教育齐头并进,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夯实文化基础,注重素质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随着社会分工变化,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须在实践中培养磨练,实践出真知。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同时鼓励企业参与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

我校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实践教育方式:

学校在实施实践教育过程中,结合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般不单独开设实践课程,而是将实践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他各学科中。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式、任务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具体的项目与活动作为课程实施主线,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将劳动实践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性质与未来前景,以便形成个人的职业观。不仅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还邀请企业人力部门专业人士开设专题讲座,就职业要求、工作内容、职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开设多种形式的职业体验活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专业性的建议与指导。

学校每学期安排实训课程,是劳动实践的过程,也是职业体验的过程,更是提升技能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学校每年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突出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这不仅有利于动手实践和相关课程的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明确了市场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实现了职业选择的目的性。

学校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组织顶岗实习,实现产教融合。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岗位的日常工作,强化了职业意识,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早日适应企业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学校还专门开设有自办的校企、校内商店,提供勤工俭学岗。使得课堂教学与生产经营可以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兴趣,体验到实践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2、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体现了地方经济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所以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紧密对接就业需求。职业学校通过专业与市场直接接触,使培养的人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动的人才市场。专业设置对路,学生,毕业后就有出路快速上岗,学以致用,并能会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反之,专业设置不对路,与市场需求脱轨,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专业就没有吸引力,学校发展会缺乏后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市场行情,使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超前性。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技术适应性,动态地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调整规划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做到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满足社会各行业的深层次需要,我校采用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1)推动学校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探索。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无缝就业职业教育坚持注重实用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做中学、做中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还原、接近实际生产工作的情景,设置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方法,让同学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技术技能,教师起到引导、指挥、协调的作用。采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方式,使同学能够在规范、生产工艺流程、操作知识等方面达到企业需求。

(3)学校还深入挖掘企业对员工的深层次要求,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活动、顶岗实习、职业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同学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同学的全面素质,促进同学健康活泼地成长。

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办学,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同学毕业后的就业安置,都坚持着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原则。近几年,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几乎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相反,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却很大,有时还供不应求。职业教育面向工厂、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3、职业教育是实现机会公平的桥梁

职业教育是实现机会公平的桥梁。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期待。在过去几十年中,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社会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公平问题,当教育不公平,就会带来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如何缩小不公平?是国家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教育公平首要的是教育机会公平,如果不同地域的人群因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导致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时,将直接导致个体间教育水平存在差异,自然会拉大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经济发展稳定。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底层弱势群体将教育视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的途径,只有保障弱势群体获得教育机会,才能增强他们获取社会资源。因此,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对个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强调的是技能人才培养,所有人不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平等,而且在受职业教育后的创新创业的机会也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公平。

普通高校扩招政策不仅没能有效缓解高等教育获得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反而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公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市场上多需要的是劳动技术人员而不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正在以其的零投入、选择多、高收益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当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让大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近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际的生产一线,许多职校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远胜于本科生、研究生。对于企业而言,也特别推崇这些善于实操、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技能人才。社会上“成绩不好就读职校”、“读职业院校低人一等”的观念,不复存在。人才评价上,确立“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新标准。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平等、成就梦想、让更多真正有技能特长的孩子投身到“中国制造2025”中来。在我国,每年平均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相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人把创新创业作为人生追求。

 

案例《谁说女子不如男》

2018年国家级技能大赛从河南赛场传来捷报,我校光伏项目披荆斩棘,喜获一等奖。我班唐丽同学做为三人团队中唯一的一名女生,她用实力向大家证明:在技能这个竞技场,女子一样可以技压群雄,她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诺言,通过不断奋斗努力朝自己的人生理想迈进。

唐丽同学来自工人家庭,父母皆为钢铁厂最艰苦的一线员工。在父母眼中,唐丽是一个懂事、孝顺、温柔、勤劳的贴心小棉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做,她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主动承包家务活,每周放假时打扫家中卫生,做好饭菜等待下班迟归的父母。父母抽不出空闲时,她就陪生病的老人去医院检查身体,早早地挑起生活的担子,为家人分忧解难。在老师眼中,唐丽是一个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得力小助手。做为班委,她主动协助老师处理好班级大大小小的事务,从不让老师操心;学习上,她勤学好问,绝不让任何一道难题漏网。训练中,她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周围人。在同学眼中,唐丽是一个热心服务、乐于助人的好班委。她知无不言,经常与人分享学习经验,实训中教大家排故技巧,训练时相互切磋技艺,带领所有人共同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不分昼夜的训练,随着市赛、省赛的突颖而出,国赛中一展飒爽英姿,她以过硬的基本功,熟练的操作,扎实的理论,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最后一年专转本考试中,她放弃了可以免考的民办本科,经过大半年的奋力拼搏,毫无悬念地考上心仪的南京晓庄学院。在高校里继续为技能大赛贡献着力量,并在向考研冲刺。

她坚信只要有信心、恒心和决心,就能克服一切问题和困难。她相信以坚韧的精神面对问题,用执着的毅力想办法解决困难,倾注自己所有的精力专注地干好事情,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