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中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挫折教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2/4/20 14:27:06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555

中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挫折教育"?

 一有学生跳楼轻生,网上就有大量评论,当今的孩子太脆弱,要加强挫折教育。

我还遇到一位家长,她非常困惑: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打骂没事,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打了之后,就不去上学了?结论是,还是我家的孩子太不经事,抗挫折能力差。

对孩子进行抗挫折的教育,并没有错。但如果认为,现在的孩子受到的挫折太少,成长太顺,管束不够,是“温室里长的花,没经历什么风吹雨打”,所以要额外加强“挫折教育”,那就错了。

这样认识的人,并不理解,或者说没有体察到,一个孩子成长有多艰难,多复杂。一些孩子在成长中,所遭遇的看不见的挫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那些内心激烈的冲突,焦灼,痛苦,迷茫,绝望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事实上,许多出问题的学生,并非遇到的挫折太少,而是遭遇的挫折太大太多,现实太痛苦,内在的自我不断耗竭,让他们无力活下去。

霍布斯说,人只要生下来,从人性上讲都是自私的,第一目标就是要活下去。求生、保存自己,是人的本能需要。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那些轻生的孩子就是太不经事,适应力差,心理脆弱所致。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儿童没有一定的适应和修复能力,儿童在我们(尤其是父母)压迫下,不知道会死多少次。”

 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有明确表述。面对挫折与困难,如何适应与应对,与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息息相关。

如何认识挫折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内在作用?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挫折(比如教师批评或者考试失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坦然接受,有的玩命对抗?进行抗挫折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合理观点和合适尺度? 

下面这几个观点,或许能更好地理解挫折及挫折教育。

一、挫折一直存在人身上,从出生到死亡,如影随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就是在经历挫折后,不断现实化的过程。成长足够艰辛,无须什么额外的挫折教育。 

婴儿一出生,都有一种全能感控制感,因为自我与外部世界没有分化,在婴儿的最初意识中,外界一切都可能受其支配。饿了,妈妈喂他。冷了,妈妈盖被子。哭了,妈妈抱他。可是,随着成长,总有妈妈有事不在场的时候,婴儿总有抓不住妈妈、指望不上妈妈的时候。这时婴儿对妈妈开始怀疑,妈妈有时不可靠,妈妈不总是由自己控制的意识就产生了。婴儿这种最初可以搞定一切的全能式自恋,就遭遇了挫折。

随着成长,孩子发现自己不能控制的人或事会越来越多,孩子一方面要想法没法抓住,我们会看到,小孩子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公开场合也会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全然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他。当然,另一方面如果真抓不住了怎么办,那就要学会接受,但这个过程有时会很痛苦。

我还清晰记得,在儿子两岁大时,发生的一次虐心的事情。儿子在泉城广场看到喜羊羊气球,很喜欢,买了两个拴在一起,回到小区,下了车,高兴地边看边拽着回家,一不小心,绳子脱手,两个气球飞了起来,儿子急了,哭着让我们赶快够下来。但没有办法,儿子眼睁睁地看着气球飞过了树梢,飞过了楼顶,最后在自己视线中消失。那一刻,看着儿子,真的感觉到了什么叫悲痛欲绝,什么叫无助绝望。回家后,儿子哭了很长时间,自己喜欢的东西,在眼前消失,而自己以及平时觉得无所不能的父母什么也做不了,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他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类似这样的挫折,生活中会不断上演。一个人的成熟,就是从接受丧失,变得沮丧开始的。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不只是对成人,对儿童也是如此。即便儿童天真可爱,对世界充满无数的美好想像,但生活总是现实的,真实地无可撼动。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足够艰辛,无须什么额外的挫折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更是对人生会一直伴随挫折的印证。他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或者说有特定的“冲突与危机”需要解决,比如婴儿期的危机主要是“信任对不信任”,青春期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老年期的危机是“完善感对失望”,如果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成功解决,人格发展就可能“固着”在某阶段,甚至停滞,一个人会产生各种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挫折并非仅我们容易看到负性事件,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要处理的内在危机和挫折。

二、一个人要形成健全的人格结构,需要经历“恰好”的挫折。 

这是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科胡特的一个基本观点。“恰好”一词十分精妙,既说明挫折的必要,又指出了挫折的强度。恰好的挫折是什么样子?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曾奇峰将其翻译成了“60分妈妈”或及格的妈妈。既父母不能过度保护,当100分的全能妈妈,这会阻碍孩子的独自探索和成长体验,又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无反应或错误地回应孩子,成为不及格的妈妈。

在这里,要特别提及一下,在教养方式中,有一种“溺爱型”,就是父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这种过度保护,从某一个单面来看,确实是少数存在。但如果整体地看,一些父母或许只是过多地满足了孩子物质和生活方面的要求,而对孩子的学习、娱乐、兴趣发展等方面又控制很多,要求很严。不少孩子在“部分过于满足”的同时,又承受着“更大部分的严厉管束”,这是一个非常有冲突的现象,所以对于中国的“溺爱型”,我们要实事求是的看待。到底有没有因纯粹过于溺爱,让孩子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这其中会有,但是极少数。 

相反,绝大多数出问题的孩子,不但不是溺爱造成的,而是太缺爱,比如父母对孩子不断的指责,打骂,不满,抱怨,挑剔,冷漠,甚至于抛弃。有些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看不到孩子在黑暗中的挣扎,读不懂孩子的苦涩、无助和绝望,对自己错误的教养方式没有觉察,一次次地伤害孩子,这种挫折,最该引起大人的警醒。

还有父母之间的争吵,战争,伤害,分居,离异,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许多都因为挫折太大导致适应功能不良。因为,孩子对父母最忠心,当家庭病了,或濒临死亡,孩子就会退行到家庭,不再关心外部的大千世界,更无力应对外部的挫折,开始用自己的“症状”(如不再上学,网络成瘾,抑郁)为家庭疗伤。

三、评价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不能简单地以能否忍受、承受外在艰难的状况为标准,而是要看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或失败时,有没有积极应对的态度,有没有让自己或事情变得更好的能力。

一些孩子在父母的指责,打骂,严厉的对待下,看上去特别能忍,甚至是变得更加顺从,这并不是抗挫折能力强的表现,这种情况更可怕。这种被压抑的情绪和想法,总有一天,在面对一个更大的困境时,会冒出来,祸害自己或别人。上海少年,面对妈妈批评指责,下车翻过护栏,跳桥自杀的事件,令人悲痛。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当父母过于严厉时,一些孩子最初也是反抗,但反抗之后父母可能更强势,对孩子更嫌弃,这时有些孩子只好蜷缩着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这样一潜意识:“你可折磨我,但不要抛弃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

个人认为,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是来自于从小对他最重要的那些人(主要是父母),是如何对待他的。得不到父母的爱与支持的孩子,内心最苦涩,最无助,这种挫折会让孩子慢慢地形成“脆弱的自体”,觉得自己既可怜,又无能,觉得他人不可信,不安全,遇到外部困难与压力时,会选择本能的退缩和逃避。相反,被爱充分滋养过的孩子,才会更喜欢自己,更相信自己,也觉得他人是可靠的,在面对困境时,去寻找资源,积极地解决问题。

所以,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天天教导孩子,持续的打压他,希望孩子变得更强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更挫败,应对挫折的能力更差。而与孩子站在一起,陪伴孩子面对困境,“不求不助,有求必应”,这样被对待的孩子将来才会更有力量,应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威胁和不确定性挫折。

四、亲子关系断裂,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脆弱,导致一些孩子遭遇挫折时,极易发生意外。

有些老师不解,为什么有些学生,不经意的批评,就出了问题。根上的原因,大多在于家庭病了或亲子关系差,导致孩子的没有形成健康的自我功能,老师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承受批评,能承受什么程度的批评,理想的老师,是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整体状况作出判断的。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能看清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对学生的真实状况作出评估,并且还能知道,当前什么样的教育对他是好的,什么样的教育对他是坏的,不利的。 

心理咨询的临床研究表明,出问题的孩子(包括成人),分析到最后,多数都是人际关系的困扰。有一个现象也很好的说明了这点。比如,在学校里,你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天天背着书包准时去上学,人缘不错,过得很好。而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遭到教师批评,或与同学闹矛盾后,就拒绝上学。原因就在于,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质量不一样。对关系的渴求是人的本质需求,如果孩子的家庭或者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但在学校里,依然有老师和同伴喜欢他,善待他,也可以支撑这些孩子直面危机,努力生活下去。

五、“事”的挫折很难击倒一个人,来自于“他人”或“关系”的挫折,可以把一个人搞得或郁郁寡欢,或动力丧失,或生活无趣,或遍体鳞伤。

这个“他人”,在小的时候主要是父母和重要看护者,这个“关系”主要是亲密关系,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边界不清,爱与恨纠缠在一起。对“事”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来自于“人”的批评,伤害,轻视,背叛。

台湾学者黄武雄在其《童年与解放》一书中说,挫折感起因于对人的竞争。儿童不因尝试失败而感到挫折。小孩很快会从人对事物的失败中站起来。但人对人竞争的失败,会使孩子逐渐在人比人中失去信心,而感到挫折。 

他指出,个人在各领域发展,在不同阶段,分别有快有慢强弱。坦然地接受别人现阶段在有些领域比自己好,是人格成熟的一环。小孩原有这样的宽容。挫折感的发生不是因为人天生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而是因为文明社会太喜欢对每一个人能力快慢强弱不等的发展,轻易贴上容易辨识的标签,加以比较排名,然后赋以不等的奖赏与惩处,把人对事的努力转化成人对人的竞争,使个人与知识之间原来充满生气活泼的互动关系,很快变得枯燥无趣。

往深里讲,“认清自己是谁”,这是一个人一生的难题,也是人成长的最大命题。“挫折”并非仅是我们从外部看到的压力事件,还有我们看不见,但时刻在影响一个人搞清楚“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活得到底有没有意义的”的各种真切的,破碎的,冲突的,痛苦的内在体验。(作者: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