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这些事情最好不要做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这些事情最好不要做
看到一则新闻,一个4岁的孩子,吃完饭后在床上从叠高的被子上往下跳,结果没过多久,开始肚子疼、呕吐,甚至是休克。
到医院一检查,是由于孩子饭后活动太剧烈,导致小肠系膜裂孔,需要立即手术。医生说如果孩子再晚来一会,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孩子在吃饭以及吃完饭后,家长要注意,这些动作千万不要做!
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有的家长看孩子吃饭太慢或者担心孩子吃不饱,就拿起碗开始喂。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自己动手吃饭,因为他们觉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肯定会喂,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自主进食的能力,还会造成过度喂养,让孩子肥胖,从而影响健康。
吃饭,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吃,吃饱没吃饱,肚子饿不饿,孩子自己是最清楚的。
如果孩子不想吃,可以跟孩子说清楚,现在不吃,只能到下顿才可以吃,而且这期间,也没有其他零食可以吃。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吃进去多少东西,更重要。
不要边看电子产品边吃饭
宝宝的年纪比较小,可能很难让他们一直坐在餐桌前,即便如此,也要坚持让他们坐在餐桌前吃饭,这一点,爸妈们不可轻易妥协放弃。
很多孩子都养成了不太好的吃饭习惯,吃饭的时候要么玩玩具,要么看电视或平板,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吃饭上,再好吃的饭菜对比玩具和动画片,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立一些规则,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把玩具收好、电视关掉,同时,家长也要做好榜样,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吃饭的“仪式感”。
不要和孩子比赛吃饭,也不要用奖品来鼓励孩子吃饭
面对“饭渣”宝宝,很多家长为了哄他们吃饭,就会脱口而出一句:“宝宝吃完饭,妈妈有奖励哦!”又或者跟孩子比赛吃饭,如果孩子先吃完,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品进行鼓励。
为了得到这个奖励,宝宝或许很快就会吃完饭,但这就是完成任务式的吃饭,而且吃饭太快,容易导致宝宝被食物噎住或者呛到,增加窒息的风险。细嚼慢咽则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不要因为吃饭慢就指责孩子
有些家长,看见宝宝吃饭慢或者吃饭吃得到处都是就会着急、生气,甚至指责、吓唬、强迫孩子。
指责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甚至会让情况更加糟糕,孩子一吃饭就会想到妈妈又要骂我了,这样一来,饭也就不香了。
家长在育儿上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宝宝不想吃饭的原因有很多,也许他们今天身体不舒服,也许他们对今天准备的食物不感兴趣,家长们应该先观察,找出孩子不肯吃饭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原因1:食物品种和造型都十分单一
孩子因为小,能吃的东西不多,有的家长图方便省事,就会把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反复做。
一日三餐,餐餐差不多,就算大人经常吃也会腻,更不要说孩子了。
我们家长可以在食物的搭配和造型上多花点心思,比如说多准备几道食物,用不同颜色的食材进行搭配,也可以用漂亮的餐盘,或者把饭菜摆成各种小动物的造型,让孩子爱上吃饭。
原因2:饭前饭后吃水果零食
有些家长深怕会饿着孩子,一会儿给孩子吃点水果,一会儿给孩子吃点饼干,不断地进行投喂。孩子的小肚子都被填满了,怎么可能乖乖吃饭呢?
饭后同样如此,孩子知道饭后可以吃水果点心,在吃饭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好好吃。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吃东西时一定要限量、定时,尤其是在饭前1小时和饭后1小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吃东西,明确地告诉孩子马上就要吃饭了,这会儿不可以吃东西,刚吃完饭也不能吃。
原因3:在饮食上口味偏重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老人们认为孩子不吃盐就会没力气,所以早早地给孩子的辅食里添加盐。
也有些家庭,年轻的爸爸妈妈喜欢下馆子,也总是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这样一来,孩子也跟着变成了“重口味”。
孩子尝过了重盐的食物,味觉变得更挑剔,很难再喜欢清淡寡味的食物了。
其实我们家长在孩子1岁之内最好不要额外添加盐,为了避免宝宝以后挑食,也为了宝宝健康,家长们可以从小给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好习惯的重要性,家长们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不仅能让大人省心,关键还能让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更加的独立和自信。
期待着通过家长的配合,让我们的“饭渣”宝宝都变成“小吃货”吧!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