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拉便便,背后的原因让人心疼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拉便便,背后的原因让人心疼
一份全国幼儿成长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有高达80%的儿童不愿在幼儿园拉便便,只有20%不到的儿童不受影响。孩子长期憋便便,肯定对身心都不好,那为什么孩子都不愿在幼儿园便便呢?
孩子内在安全感不足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实验 。科学家把小猴子放在笼子里,一边是绒布做的母猴,一边是拿着奶瓶的铁丝妈妈。
小猴子只有饿极了,才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奶,大多时候它更愿意和绒布做的母猴在一起。
更可怕的是,科学家发现,没有母猴陪伴长大的小猴子,性格孤僻,攻击性强,也不能和其他猴子正常交往。即使它有了小宝宝,也很难将其养育长大。这个实验说明,信任和爱是每个孩子早期最需要被满足的需求之一。
如果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在父母或者主要抚养人处得到满足,比如,得到充分的陪伴,及时反馈,以及母亲情绪相对稳定,孩子到哪儿都会觉得很放松,也会很容易适应新环境。
那他上幼儿园期间,如果想排便便,自然而然就会满足需求,主动找老师。反之,如果孩子安全感缺失,他就可能会出现不愿在学校便便等问题。
孩子有了羞耻感
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了羞耻感,知道上厕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有的幼儿园是开放式的蹲坑,没有门遮挡,而且孩子都是排着队集体上厕所,这样孩子就需要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视下拉便便,即使是大人,被人盯着上厕所也会不舒服,何况是孩子。慢慢地,孩子就宁愿憋着,也不愿意在幼儿园拉便便了。
害怕被批评
假如在幼儿园,一个孩子不小心尿湿了裤子,或者更严重的将便便拉在身上了,老师刚巧心情不好或者太累了,可能就会抱怨孩子,甚至批评孩子。
这样,对其他的孩子来说,就会认为尿裤子和便便,是不好的事情。我如果尿裤子或拉便便了,就会被老师批评,老师会不喜欢我,因此,更不愿意在幼儿园拉便便了。
看到这里,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挺无解的,孩子太小,跟他说再多可能都没有用,更不可能去改变学校和老师,那怎么办?
首先,接纳孩子的选择
不管孩子是否选择在学校便便,父母需要全然接纳他,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首先抱抱孩子,在双方情绪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个鼓励式的沟通。
比如,问孩子,你在学校憋大便,感受怎么样,你当时有什么想法,最后你是怎么行动的。如果你手里有个魔法棒,你会如何改变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又会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会有什么变化。
鼓励式沟通的关键是,父母不要直接下达指令,而是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孩子逐步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其次,花时间陪伴,玩角色互换游戏。
弗洛伊德说过,我们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但可以回应孩子的需求。
即使是妈妈,也不可能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但父母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亲子时光。鼓励孩子自主且自信。
在家时,父母需要多多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准备小扫帚,让孩子有机会帮忙扫地,让孩子参与摘菜,让孩子自己吃饭如厕等等。当孩子获得越来越多的价值感之后,他才会真正有自信,确认他是有能力的。
孩子是否在学校排便,不是重点,关键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能力和勇气。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