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父母为何难进孩子“朋友圈”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7/7/9 23:17:14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388

父母为何难进孩子“朋友圈”

父母希望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却试图摆脱父母的掌控。于是,一些孩子纷纷把父母拉入了微信“黑名单”。

“你们快帮我看看,怎么才能重新申请一个新微信号?”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民周莉向同事请教。周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女儿小雯(化名)总觉得在父母的“监视”下,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将妈妈拉入了微信“黑名单”。

像周莉这样被孩子拉入微信“黑名单”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很普遍。记者随机对乌鲁木齐市 50 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其中 10 名学生的家长不玩微信;12 名学生拒将其父母加为好友;15 名学生把父母加为好友,但在“朋友圈”屏蔽;仅有 13 名学生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他们开放“朋友圈”。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把孩子和父母隔在微信“朋友圈”两端呢?

孩子:不想一切都被父母掌控

16 岁的小雯从 2014 年 9 月开始到住宿制高中学习,性格开朗的她与舍友的关系持续升温,有时候宿舍熄灯后还和舍友们在“朋友圈”里互动。

“为什么这么晚还没休息?自己要调整好住校作息时间。”??第二天一觉醒来,小雯的手机收到了周莉的七八条评论。“看到那么多评论,我被吓了一跳。”小雯说,事情并没有结束,午休时,她又被母亲数落了一通。

从那时起,小雯就成了周莉微信圈里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收到母亲的回复。“我也知道她这样做是出于关心,但真的让我浑身不舒服,感觉总有一双眼睛盯着我。”小雯表示,这是她最终将父母“拉黑”的原因。

父母希望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却试图摆脱父母的“高压”控制。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将父母屏蔽,却把父母分到另外一组,“朋友圈”内所有的信息都没有对其公开。乌鲁木齐某校初一学生张硕认为,将父母直接屏蔽或者“拉黑”不太好,“分组以后,我的一举一动就不会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同时又不妨碍我和父母在微信上沟通。”

家长:只想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加孩子微信却被“拉黑”,让不少父母伤透了脑筋。为了能够“潜伏”到孩子的“朋友圈”,家长们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但最终都没能逃脱被“拉黑”的命运。

“孩子上初三了,手机几乎天天不离手,让我们费了不少心。”身为父亲的王新说,为了能够了解孩子的状况,他特意加了孩子的微信,有时看到孩子发的一些动态会唠叨几句,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

然而,一个月前,王新发现孩子不再发表“朋友圈”动态。打开孩子的“朋友圈”后发现,界面上除了一条黑线外什么都没有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孩子“拉黑”了。

“发现自己被‘拉黑’,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王新向记者坦言。事后,他与孩子平心静气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得知孩子并不想被父母干涉后,他觉得给孩子一点空间会更好。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在“朋友圈”所发的动态采取只看不评论的方式。“除了和同事、家人聊天外,我有时也会看看孩子的‘朋友圈’动态,但从不评论。”学生家长王强说,他和女儿的关系一直很融洽,加女儿的微信也完全是想用女儿喜欢的方式与她沟通。

采访中,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做法不理解,始终强调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然而,他们的一些做法没能被孩子接受,也由此引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紧张。

专家:应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

“只要孩子没有偏离正常的成长轨迹,就应该给他们留出成长的空间。”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二科主任吕淑云表示,青少年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过多涉足自己的学习生活圈,主要表现为孩子想要摆脱父母的监管,对父母的话开始出现抵触、挑战情绪,心里话不愿让父母知道,反而愿意跟同学、好友分享。

“青春期的孩子都想独立。想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对孩子这样的愿望,父母要选择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尝试着将孩子当作朋友对待,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紧张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吕淑云向记者说道。

采访中还有专家表示,如果家长能把孩子当成朋友,坦诚交流、平等对待,相信绝大多数孩子能够接受父母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出现。但在现实中,父母往往以“监督者”的角色在孩子的微信“朋友圈”中存在,自然不会受孩子欢迎。父母难进孩子微信“朋友圈”的背后,是需要父母重新定位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问题,需要反思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能否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孩子需要。-----此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