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小学到底是“盯紧”,还是“放手”,五年后见分晓
小学到底是“盯紧”,还是“放手”,五年后见分晓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
最近总听朋友抱怨,她的孩子小宇上初中了,作业还得盯着。特别是英语的默写,盯住了就能100分,不盯着,孩子就放飞自我不背了,默写只能得60分。
我依稀还记得,五六年前,小宇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朋友常常现身说法:“孩子一上学就要盯紧”。从那时起,孩子每晚的作业、考前复习、默写、背诵、错题整理都由朋友紧紧盯住,小宇那时的成绩也真的不错,老师表扬总有他,作业常常得A+,朋友也特别自豪。
可是刚上初中,小宇就像变了个人,别说“不盯着就不学”,有时候“盯着都不学”,能偷懒就偷懒,完全是在“给妈妈学”。
相比之下,我的另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喜欢“放手”,她的孩子君君一二年级的时候“老低调了”,有时还会听她一声轻笑“儿子又被老师群里点名了”。也因此,小宇妈妈常常教育她:“孩子不能放手!必须盯紧!”
可是人家君君虽然小学时不温不火,上了初中之后却后劲十足,不但作业不用盯着,孩子还能自己分析学科中的知识弱点,自己找书、找方法学习。前一阵因为疫情在家上课,君君不但从来不需要盯着,在回到学校后摸底考试中,还一跃成为年级前十。
对比两个孩子的不同,用君君妈妈的话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小学阶段,许多妈妈的目标是让孩子成绩好;而我对孩子的目标,是让他学会自己学习。
因为目标不同,两位妈妈对事情的看法、行动的方式就有了很大的差异,相应的,孩子养成的习惯、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到了初中、高中,就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面对孩子的拖延
跟许多从小盯着孩子写作业的父母一样,小宇妈妈从来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她常说:“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自控力,懂什么学习?”
每当小宇偷懒、拖延,或者成绩有波动,他妈妈总觉得是自己“放松了管教”,于是赶忙上紧发条,继续“盯住”。
结果,小宇妈妈成了孩子的大闹钟,盯着就动一动,不盯着就放飞自我,还常常偷手机来玩。
面对孩子的“拖延症”,君君妈妈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孩子的“自控力”还没发育完全,经过训练一定会越来越好。
君君妈妈会让孩子自己承担拖延的结果,比如作业完不成,第二天早上4点多被闹钟叫醒写作业,或者漏了作业被老师罚抄课文等等。
当然,君君妈妈会想各种办法,比如积分奖励、买闹钟、跟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时间观念等等,虽然看上去是“放手”,但她这段时间操心并不少。
不过,用这样的方法,到孩子一年级下学期,作业基本不需要君君妈妈着急了。孩子虽然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先玩一会儿,却可以高效地完成作业,很少拖延。
小结:在面对孩子拖延的时候,小宇妈妈的目标是让孩子尽快完成作业,而君君妈妈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怎么做。于是,小宇妈妈拼命地让自己更严格,希望立即纠正问题;而君君妈妈则愿意让孩子“在错误里多待一会儿”,愿意等孩子自己认识到问题,自己作出调整。
看待成绩
小宇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常常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或者报补习班,把孩子所有的业余时间填满,用她的话说:“总比玩手机强。”
有时小宇考砸了,妈妈总是暴跳如雷:“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就这么点成绩,对得起谁?”。
这不但给了小宇很大的压力,也让小宇意识到,学习对妈妈很重要。
相比之下,君君妈妈看上去更“佛系”。每次成绩出来,君君妈妈会问孩子:“你满意吗?”
如果孩子自己满意,她就不会多说;如果孩子自己不满意,她会安慰孩子。
虽然对成绩过问不多,君君妈妈却从来没有放过一道错题。她会让孩子给自己讲一遍每道错题的解法,对于说不清的题目,她会让孩子再做一遍,仔细观察孩子出错的点在哪里,然后针对性的补上知识点。
君君一直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妈妈不会多过问。不过,她也知道,如果有题目不会做,妈妈会跟自己一起思考。
小结:小宇妈妈希望尽快地提升孩子的成绩,这给了小宇过多压力,更糟糕的是,这让小宇混淆了责任,让他误认为学习是为了妈妈。
而君君妈妈认为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更重要,所以她会问孩子“是否对成绩满意”。同时,她也用态度让孩子明白,弄懂错题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我们只看到小宇和君君两个孩子上初中时的样子,再听到君君妈妈一番“要放手”的言论,总会误认为她啥也不管,运气好碰上了“报恩的孩子”。但是看了上面的对比,您是否意识到,君君妈妈的“佛系”,只是因为她没有把力气用在那些“表面成绩”上。
君君妈妈对孩子的培养和付出其实一点都不少,她想尽办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理解学习、作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小学是学习生涯的起点,又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说小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环节也不为过。
那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什么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有哪三个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家长最要注意的是什么?
1小学家长要记牢6个字
这六个字都做到,你就算得上是称职的爸爸妈妈。这六个字是:
“等待” 家长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要接受这个现实: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动作快,一下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一下子什么都做好——否则这个家长也太好当了。
“询问” 孩子放学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询问很重要。有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机,从来不和孩子沟通。如果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双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鼓励” 对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这样只会打击孩子。 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在小学六年中一直做好却很难。
2小学家长要做好的三件事
在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于学习成绩,对小学阶段的家长来说,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很要紧,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有后劲,对学习没兴趣就完了。 这个兴趣,既包括学习兴趣,也包括学习之外的兴趣。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孩子培养起一两种兴趣爱好。刚开始可以广泛接触。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鼓励他坚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习惯 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三是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 阅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提升,提升他(她)对世界的认识。孩子的阅读习惯是要靠父母培养的,而且这个习惯培养起来之后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终身受益。 家长要记住,在培养孩子一个新习惯、新兴趣的时候,父母是要牺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的。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在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家长有必要陪孩子做作业,快的一个月,慢的两个月,帮助孩子把习惯培养好了再放手。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满、家庭氛围民主和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父母的感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非常有帮助。
培养孩子性格的第二个要点是父母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爸爸妈妈责任最大,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快乐。
要培养孩子阳光性格第三个要点是让孩子开眼界。眼界决定境界,家长有条件、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带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时在准备出游或者参观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如果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不分分计较,而是把孩子培养得心理阳光一点,培养出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对学习也很有兴趣,这就很好了。
3小学的三个关键时期
一般说来,小学有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是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时候家长需要做三件事: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性格。
第二个是三年级,这是一个转折时期。 通常学生的成绩都是在三年级开始分流。一、二年级时成绩一直领先的孩子到了三年级不一定继续领先,但三年级名列前茅的孩子,一般到了四五年级仍然会成绩优秀。
这主要是因为,一、二年级成绩好的孩子有些是因为“抢跑”,在入学前已经先学了一些学科知识,并不一定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对于那些没有提前学习的孩子,只要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高,学习能力强,到了三年级就慢慢赶上去了。另外,三年级开始,学科内容难度有所提升,对于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强一些,所以,三年级成绩会有一个调整和分流。
对三年级的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一定要给孩子鼓励,增加孩子的信心,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
第三个关键时期是六年级临近毕业时。 这个阶段家长的主要问题是焦虑,因为面临升学,很多家长开始择校。 对于这个阶段的家长的建议是,不要把孩子的时间排的太满。如果觉得孩子需要补习,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而且要给孩子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
还有些家长为了择校让孩子学奥数。奥数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学得好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是个锻炼,但学得不好可能会抹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摒弃功利主义的想法,要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而非择校的角度考虑是否学奥数。 对于择校这个问题,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孩子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