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用书“喂”大的孩子,究竟是啥样的?
用书“喂”大的孩子,究竟是啥样的?
作家三毛说:
看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阅读书籍如喝中药,一点一滴改变体质。阅读于孩子的意义也是如此,用书“喂”大的孩子,不会变坏。
用书“喂”大的孩子,成绩不会坏到哪里去
1.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2.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可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书中复杂的论证及情节,孩子都能边读边吸收,边分析理解,阅读让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提高写作能力
喜欢阅读的中小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超越同级同学,不必背诵、强记课文而能取得好成绩,在校外的考试也能取得佳绩,因为阅读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用书“喂”大的孩子,品格不会坏到哪里去
曾国藩曾经说过:
“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也不会差到哪去。”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个阶段,也会受到很多来自外界的诱惑。
从某种角度而言,一个孩子,如果有这样那样的出格行为,究其本质,是孩子内心的价值体系未建立。
而阅读书籍,特别是读经典书籍、名人传记,最有益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
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
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书中呈现的世界源于现实,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对现实社会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也会潜移默化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用书“喂”大的孩子,气质不会差到哪里去
董卿曾在《朗读者》的一期开场白里说:
人生百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都会慢慢累积成为一种特殊的味道。比如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气质无形却有型,茫茫人海里,能够让你在千万人群中侧目注视的,一定源自一股气质的吸引力。
比如董卿本人,就是对“气质”最好的诠释。
即便年过四十,芳华不在,她却依然优雅、知性,掩藏不住满身的气质。这一切,董卿都要感谢父亲当年对她的严格教育。
董卿小的时候,父亲规定她每天必须看书。
早在中学时期,董卿就开始三五天读一本名著,如今,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多年来,得益于在书中汲取的精华,让董卿能够在《朗读者》中表现得游刃有余,成为无数人心目中最美、最有气质的女子。
容貌是天生的,气质却需要后天培养。
用书“喂”大的孩子,他的气质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那份读书带来的灵气透露在孩子的眉宇之间,读书带来的修养,也落在举手投足里。
书香世界,是孩子一生精神上的给养,富足、坚定、幸福。
但是如果孩子不爱看书,那以上这些都与你的孩子无关。所以,针对不爱看书的小朋友,小优给大家准备了以下妙招,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坚持给孩子讲故事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听故事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开始。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今后孩子也会主动找书来看。
从兴趣出发
孩子从阅读中首先收获的是快乐,然后才是收获知识。请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
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读书,就要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可是有的书对孩子来说也许太难懂、太枯燥,篇幅又长,一开始很难提起阅读的兴趣。不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作业、是一种负累,而是让他们自由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阅读。
和孩子共同阅读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和吃饭、玩游戏等顺理成章的、寻常简单的事情。
让孩子在家里经常能看到书,接触到书,家长经常捧读,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也可以通过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