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善用共情,做有温度的父母
善用共情,做有温度的父母
一、真实案例引发的沉思
咨询室里来了一个女生,哭诉着和妈妈发生争执的一幕幕。原来,她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在家被妈妈冷嘲热讽了一番,回到学校又被班主任批评教育,情绪上一时受不了。在我耐心安抚了她后,她慢慢跟我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女生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父母对她的教育比较严格, 尤其是妈妈。在学习、交友、兴趣爱好等很多事情上,妈妈都习惯性地要求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女生的手机、微信聊天工具等的密码也被妈妈以各种方式逼问,而且妈妈三天两头就会查看她的手机,不满她的某些表现时不分青红皂白就横加指责,甚至连她身边的朋友也难以幸免。女生受不了妈妈这个样子,曾经在多次母女激烈冲突后试图自杀,可是换回来的依旧是妈妈严厉的指责和嘲讽。女生哭着对我说:“ 我真的觉得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女生的话一下子也把我拉进了无限的沉思中。我们经常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 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到底问题出在哪?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 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是一个母亲,如果哪一天我的孩子也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充满怨恨地控诉我这个母亲有多么不称职,我想我会心痛万分!
我是一个心理教师,看着学生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我面前,痛苦地诉说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恨情仇,我内心如此复杂。很多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求爸爸妈妈能够给自己多些理解、尊重和信任,但长期以来面对家长的威严和打压, 甚至是强势的干涉, 他们对父母渐渐感到失望,最终选择关闭心门,用冷漠回应和父母的关系。有些父母一直不停地责骂孩子越大越难教,越大越叛逆,却从未想过自己非
但没有在孩子受伤或委屈的时候给他们温暖的回应,反而携着父母的威严给他们更沉重的指责。身为父母,我们经常站在制高点以长辈的威严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作为,还总是对孩子说“父母都是为你好”。可是这些脱离孩子的内在需求、忽视孩子真实感受的所谓的“为你好”真的是为孩子着想吗?
不得不说在亲子关系的问题上,父母永远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父母的教育和示范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父母一定是有温度的。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岗位这些年,我深刻地感受到有温度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共情基础之上的。做有温度的父母,一定要懂得并且做好和孩子之间的共情。共情是心理咨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即用尊重、接纳、信任的态度,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体察对方的情绪情感, 不加评判地将对方的内在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良好的共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催化剂。共情说难很难,但也挺容易,只不过是在孩子遇到困顿时,蹲下身来,陪着他,听听他内心的需求,尊重他的感受, 给他一个拥抱, 一个肯定的眼神。学会共情, 才能触摸到孩子心底的柔软,从而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撇开教师的身份,单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 共情确实让我和孩子之间少了许多对抗, 彼此多了依恋和信任。
二、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女儿今年上幼儿园了, 我一直苦恼为什么她入园之后脾气变得这么大,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有了更深入的反思。一次在我接她回家的路上, 女儿说起白天在幼儿园画画的事情, 下了车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包找自己的画,“妈妈你看呀,这是我今天的画!”我依稀记得自己当时在电动车集中点准备充电,忙着找插口,没来得及回应她。于是女儿的脾气就上来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自己拿着画气鼓鼓地走上楼,全程没有理会我,那时候我正为女儿脾气冲的问题着急上火,就没理会她。心想她才多大年纪,就对妈妈这样无理,简直不可原谅!回到家她也没理会爸爸, 一边哭一边把自己的书包和画摔在了地上。在一旁的外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言劝她,还帮忙捡起被扔掉的画和书包,谁知她抢过去又给扔了。我强压着的怒火终于忍不住了,不顾外婆的阻拦动手打了她,还不停责备她怎么这么不懂事, 小小年纪就对家里人这么无理, 不就因为妈妈没来得及看她的画吗? 用得着发这么大脾气吗?既然不想要这幅画,不如撕掉算了。我一时冲动,便把画撕成两半扔进了垃圾桶。结果女儿依旧很倔强地看着我,哭得越发委屈。我坐在她面前静静地看着她,心里有气愤也有悲哀,气愤的是女儿如此不懂事,随意发这么大脾气;悲哀的是,自己从小到大从未在父母面前摔东西, 而女儿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过激的行为!想着想着,我渐渐冷静下来。
身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谈话的时候我总是努力做到理解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接纳和关注,认真地在心理咨询中做好共情。可是在女儿身上我怎么是这个样子了呢? 我不但没有接纳她的情绪变化, 还对她的负性情绪产生抵抗, 试图阻止她表达情绪。她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呀,除了哭闹发脾气, 没办法像成年人这样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我却希望她能如成人般学会包容, 拥有稳定的情绪, 这对她来说实在太不公平!我不但没做好基本的共情,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撕掉了她的画!
看着女儿倔强而委屈的眼神,我心疼地把她拉过来抱在怀里,不停地抚摸着她的头发,为她轻轻擦去眼泪。慢慢地,我感觉女儿逐渐平静下来,抽泣声也开始缓下来, 我认真地对她说:“ 宝贝, 妈妈对不起你。刚刚妈妈太生气了,动手打了你,还撕了你的画, 妈妈做得很不好, 对不起!” 女儿抬起头, 转过身抱着我轻轻说了句“ 没关系”。孩子总是这样, 父母犯错了, 他们会第一时间选择原谅,身为父母的我们能做到这样吗?
“ 是妈妈不对, 刚才没有好好看你的画, 让你失望了。你才会生气的,是吗?妈妈忽略了你的要求, 只顾着自己的事情, 真的很不应该!” 听我说完这些,女儿的眼睛里逐渐有了光。我就这么抱着
她,耐心地跟她道歉,把她心里的感受慢慢地说出来, 女儿抗拒的情绪渐渐消失了。“ 是妈妈的错, 刚才冲你发那么大脾气,你的画坏掉了。妈妈想给你弥补, 你希望妈妈怎么做才好?” 女儿这时轻松地说:“妈妈,我们再画一张吧!”就这样商量好了解决办法,我和女儿拿出撕坏的画,对比着在新的画纸上画出了另一幅。原来女儿在幼儿园画的是一株向日葵,我们一起画好了轮廓,女儿还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向日葵涂满了颜色。
看着新的向日葵,女儿终于开心地笑了。
三、反思
这件事情之后,我对自己原来的很多做法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直以来, 正是我对女儿入园后的情绪变化采取了抵制和抗拒的态度,才让我对她回家后的负面情绪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她离开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心里一定积压了很多压力, 面对内心的焦虑, 她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只能用哭来缓解, 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回到家里,父母不理解,也不允许她这样的解压方式, 反而对她进行责骂和惩罚,其实是挺残忍的一件事。从这一次开始,我慢慢改变原来抗拒的做法和态度, 对女儿的情绪变化采取耐心而温柔的回应,女儿的情绪渐渐稳定了,每天放学回家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易激惹,对我的信任和依恋也逐渐加深。
时下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指导真的太多了, 有些家长在五花八门的指导中无所适从, 在我看来,对于父母而言,与其去研究各类家庭教育的成功蓝本, 不如沉静下来好好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共情,学做有温度的父母。运用共情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做到尊重、接纳、非评判
良好的亲子关系必定是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意味着父母需要放低姿态,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孩子进行互动。尊重孩子的年龄和现实的水平,既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也不因孩子某方面的不良表现而不分缘由地加以指责。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要重视孩子的感受和内在需求,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单方面用权威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作为。
在正念的理念中, 接纳意味着承认并允许人、事、物当下所呈现的样貌。就是说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我们都要勇敢地接受它的存在。只有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你才会有一系列的调整行为,从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出现一些父母所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 父母需要承认这个事实, 并尝试从内心去接纳孩子的表现。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被完全接纳,而这种接纳中没有评断,只有认同与理解,则这个人就能够直接面对他自己,发展出撤除防御心与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真正的接纳与非评判是分不开的, 做好非评判要求父母能够时时观察心中的偏颇或好恶,不受个人的喜恶牵制。也就是说,在孩子面前,尽量不拿自己的主观喜好对孩子进行是非判断和评价,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接纳孩子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通过鼓励和正向引导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自我评价,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 二)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学会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
心理学中的共情力来源于换位思考,共情意味着我们能够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接,是我们与他人交换了思维的结果。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所谓换位思考是指个体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身为家长,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把这一理念和做法运用在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之中了呢?真正的换位是反求诸己,即放下父母的身份,主动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体会孩子的感受,察觉孩子的内在需求,并在思考中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非单纯地给孩子责罚和说教。有诚意的换位一定是父母能够抛开监护人的权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并能够诚挚地接纳孩子,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
简单地说,父母可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加强以下四个步骤的思考和训练: 第一步: 如果我是他, 我的心情是……我需要的是……想想假如我们是孩子, 我们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第二步: 如果我是他, 我不希望的是……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我不希望父母怎样对我。第三步:我原来的做法是……他的心情如何?这是否是他期望的方式?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感受,思考孩子的需要,之后再想想自己原来的做法是否与孩子的期望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第四步:我可
以尝试的、他期望的方式是……这要求父母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地调整原来不合理的反应方式,从孩子期望的角度与之进行沟通和互动。
(三)在与孩子的关系问题上加强自我反思
李玫瑾教授曾在育儿讲座中提到,人最高层面的心理就是反思。她鼓励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和诸多问题上应该进行一定的自我反思,反思不仅是对行为和活动的简单“ 回忆”, 而是在认真回顾事件经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找到“ 问题” 和“答案”。心理学中,反思是“基于自我的一种思考”, 是将自己的思想、行为置于自我监督或控制之下,使之不背离业已形成的处事规则或按照预定的计划目标发展。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再认识的过程,通过事件的再次呈现,帮助自己换个视角换个时间,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索,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反思的背后不仅是一种谦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正确归因的思维方式。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其论著《 我们如何思维》中指出,最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反思性思维”,反思的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困惑、怀疑和犹豫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考察和研究, 查清事实和验证结果。杜威进一步提出了反思的“思维五步”:情境→问题→假设→推论→验证。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及反思思维五步得到教育界广泛的关注,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不仅教育和学习中需要反思, 亲子关系中也需要不停地反思, 才能更好地经营下去。父母可以结合杜威的反思思维五步,平静地对亲子之间的相处情境如实地呈现, 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不合理之处并思考问题的症结及解决方案,最终把新的思考和新的行为方式运用于亲子交往当中。
事实证明,孩子在父母身上得到尊重、接纳和信任,内心便会生出安全感,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由此建立和巩固。而这需要父母具备基本的共情能力,站在平等开放的角度,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接纳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通过换位思考,努力理解孩子。而在亲子交往中,适当的自我反思更是父母与孩子关系进步的助推器。有温度的父母才能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最终培育有温度的、健康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