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发热三天不打吊瓶,真的会烧坏大脑吗?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1/8/27 22:38:25 作者:王爱勤 浏览次数:520

发热三天不打吊瓶,真的会烧坏大脑吗?

“我们这边医生一直强调,要是三天体温不降的话得去医院打吊瓶,医生说高热会损坏大脑。”

近日,儿科医生赵涓在做线上问诊时,收到家长这样一条留言,她把截图上传到微博中,并表示:“下次遇到这样的医生,就换一个吧。”

但这条微博的评论区却充满了不解:“可是不挂吊水容易烧成肺炎”、“我们这的儿科医生都这么说”……

赵涓告诉“医学界”,上述说法代表了大众、甚至是基层医生的普遍认知,即把“输液好、输液快”的错误观念当成了医疗习惯。

因此,每当听到家长们主动提出输液的要求后,她就觉得“医学科普仍然任重道远。”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赵涓曾任职于北京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儿内科,如今是北京某著名私立医院的一位儿科主治医师,从业时间二十余年。

她告诉“医学界”:“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静脉输液,药物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迅速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并可维持治疗所需的稳定药物浓度。”

虽然输液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和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但赵涓认为,并不是任何病症如发热、病毒性感冒等都需要立刻进行静脉输液,事实上,静脉输液应该是患者在紧急危重情况下才该用到的给药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用药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口服、肌注的给药顺序均优先于输液。

赵涓解释:“因为口服药物是由我们的胃肠道和肝脏把关,肌肉注射也不是直接入血,只有输液是药物直接入血,屏蔽了人体胃肠道和血管的保护机制,风险就相对较高。”

此外,她提出很多病症完全可以使用口服药或自愈解决。门诊中,她会先详细询问孩子病史,仔细查体,明确诊断再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

根据她的诊疗经验,很多疾病“根本轮不到输液那一步”,“以感冒为例,都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症状也会在1-2星期左右逐步缓解和消失。”

至于低中度热,她认为如果孩子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也不需要立刻处理发热。“曾有位新手妈妈,孩子低热37.5度,使用酒精擦拭等各种物理降温手段,我就很着急地劝导她,不要害怕孩子发烧,也不要为了降温而降温,不是所有症状都必须去治疗、去消除。酒精擦浴带来的危险和伤害远远大于发热本身。”

赵涓解释,一定程度内的发热本身对身体无害,是机体抑制病原的措施,不一定要把发烧孩子的体温马上降到正常,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对感染源的清除和疾病恢复,更不会把孩子大脑烧坏或烧成肺炎。

“孩子如果精神状态尚佳,睡得着觉,就连退烧药都不用吃。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和其他症状,不要过度用药,也要及时发现病情严重的信号。”

赵涓表示,如果孩子体温在38.9℃以下,状态良好的多喝水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9℃,或孩子已经出现不舒服的表现,就可以服用退热药了。退烧药的作用机制是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让体温调定点下降。但退烧药治标不治本,对感染本身没有帮助,只是缓解高热所带来的不适感。

此外,孩子发烧的病因很多。输入抗菌药物(所谓的“消炎药”)只能针对细菌性感染,对病毒感染并没有作用。而且这些药物对机体来说都是外来物质,容易引起过敏或者输液反应等危险情况,即使是细菌感染,如果孩子状态良好,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达到治疗目的。

门诊中,赵涓经常碰到焦虑和恐惧型家长,孩子一生病就急于通过不恰当的物理降温、滥用药物来缓解病情,到了医院就“要求输液”。

“很多家长认为输液才意味着病人受到重视,把输液当成了治疗的首选。”

刚开始时,赵涓不太注意家长的焦虑情绪,接触多了之后,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家长的错,“家长急于缓解孩子症状,医生要先倾听家长的焦虑心情,然后再根据具体病症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家长更容易接受医生的建议。”

对待静脉输液,也不能“一刀切”。赵涓表示,当患者出现精神反应差、昏睡不醒或呼吸困难、不吃不喝等病情危重情况需要积极救治或要求药物在体内迅速起效时,可以选择选择静脉输液。

静脉注射不良反应频发

静脉注射的特点是量大、起效快,但快并不等于好,也不等于最安全。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过度依赖输液导致相关不良反应频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上述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建议:“临床医生用药前要始终遵守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合理选择用药。”

近些年,由于盲目或过量输液所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

2017年,山东淄博市张店区4岁的女孩辰辰,因为发烧在私人诊所,输液致死。

2020年12月8日,12月8日,山西应县一名1岁男童因感冒、发烧,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打点滴后死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曾观察及统计了1542 例0-7 岁患儿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显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3% ,主要类型为发热和循环负荷过重,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呼吸系统。

赵涓告诉“医学界”,输液的质量标准、包装材料、注射剂的配伍和操作环境等,都会影响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6年,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等三十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完成了《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研究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其中明确提出:输液的质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据悉,静脉输液需要通过静脉穿刺,将药物输入身体内,使它产生药效,这对皮肤和血管本身就是一种创伤。

注射剂中还有大量不溶性微粒,这是在注射剂生产或应用过程中经过各种途径引入的微小颗粒,可分为尘埃微粒、胶体微粒、药物结晶体、玻璃屑等。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危害是在特定部位的叠加堆积,可造成血管栓塞、诱发静脉炎、肉芽肿形成,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如果用显微镜观察静脉输液的过程,会看到大量的颗粒物都进入到了孩子的血液当中,可能阻塞毛细血管,危害身体健康。”对比口服药,虽然也会跟着吃进一些颗粒物,但是有胃肠道这个“过滤膜”,可以阻挡杂质进入血液。

《蓝皮书》还指出,输液中无菌指的是没有活菌,但死的细菌是存在的,这就造成不可避免的内毒素。静脉输液时由内毒素引起的发热反应也称“输液反应”,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等不良症状。

与此同时,静脉输液同样增加了不良反应风险,包括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输液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刚开始输液时,也可发生在输液过程中任何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注射的品种越多、疗程越长,内毒素和微粒都会成倍累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会成倍增加。另外大量微粒导致的微血管血栓、出血及肺动脉栓塞、肉芽肿等不良发应的发生是缓慢、长期的。

除此之外,在输液室中还面临交叉感染的各种风险。《蓝皮书》告诫人们:“切不可为了治疗小病而滥用输液,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滥用输液可以形容是‘大炮打蚊子’,蚊子是死了,但既浪费了金钱,又误伤了身体。”

赵涓曾经见过一些医生非常喜欢首选输液治疗,“连护士都知道,只要是他的患者,绝大多数都要带去输液。患儿们最后都好了,但这个医生却不会知道患儿是自愈的还是被输液治好的。长此以往,医生自己得到的经验也是输液治疗效果好。”

但赵涓也表示,坚持用最简单最基础的治疗,把输液放在最后的医生,其实替患儿承担了更多风险。

不仅要面对家长的不理解,更有甚者,医生不及时输液会被作为“罪状”而实施报复。2019年,浙江省文成县一男子抱着一名女婴去儿科看急诊,因医生拒绝了家长的输液要求,引发了一起伤医事件:家长在护士站殴打医生、损坏医院财物。

在赵涓医生的那条微博评论区,也有明白的读者:三天体温不降的话,不是去医院打吊瓶,而是去医院找医生面诊检查一下。毕竟超过三天的发烧,一般家长是无法正确判断风险的。

对于这位读者的留言,赵涓转发并点评道:“完全正确。”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