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研究


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1/6/21 10:25:02 作者:陈谷登 浏览次数:549


                                                     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


1.管理不当法:

  
(1)当子女高效率按时完成作业时,被家长要求加做另外新作业。养成子女低效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2)作业或考试不好、贪玩等被罚做作业,造成子女对学习的反感和抵触,进一步发展为厌学;  
(3)看不得子女要,唠叨不完,造成父母教育失灵。要知道玩耍和交往也是一种学习,而且对于少年儿童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  
(4)不管子女考试成绩如何,都要求子女总结不足,找出差距,而忽略总结成功的经验,造成子女永远没有成功感,永远没有现实目标的这一天。优生是表扬出来的,差生是批评出来的。  
(5)互相抱怨。孩子出了问题,丈夫抱怨妻子,妻子抱怨丈夫。家长抱怨老师,甚至抱怨孩子。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给问题归结原因时一般规律是这样的:事情办的漂亮,归因自己聪明能干有水平;出了问题,归因他人不好或环境有问题。无数实例证明:父母是决定孩子命运最重要的人。当我们能抱着“孩子教育,我的责任。我改变了,孩子一定会改变”的态度去思考,你会发现问题好解决了。因此,有人说,问题留给愚蠢的人去抱怨,而由聪明的人找方法去解决。 

 
2.观念跟不上教育的发展:

  
(1)错误理解素质教育就是子女要有文艺、体育才能。“其实素质教育包含了: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2)盲目下结论,消极暗示阻碍子女成长。“我的小孩就是不行”,“我的小孩就是有点笨”,“我的小孩基础就是差”,“我的小孩就不是读书的料”等等消极暗示语哪怕在小孩面前出现一次,小孩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行”。“笨鸟先飞”这种教育小孩只能接受到“笨”的信息,他不可能先飞。  
(3)“我的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  
据心理学家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孩子先天智力差别并不大,但一个人潜在的智力水平只有在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下才能充分得以发挥和实现。  
亲朋好友和自己经常表扬子女“聪明”,结果小孩心理产生优越感,不刻苦,受不了成绩下降等挫折打击。应该经常表扬小孩刻苦努力,学习习惯好等才换来优异的成绩。  
(4)“瞧人家某某孩子学得多好!”之类的不确切“榜样”激励语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易使小孩产生逆反心理。“榜样”激励不但目标要明确,而且“榜样”的行为也一定要具体。最好的“榜样”就是小孩自己,最好的比较就是小孩的现在与以前相比,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哪怕是一点很小的进步。  
(5)忽视特点,盲目跟从,缺乏对子女的信心。经常以自己小孩之短,比其他小孩之长,灭自己小孩的威风,长他人小孩的志气。忽视了自己小孩的特点和特长,盲目学习其他小孩的行为方式,特别严重的是首先对自己的小孩失去了信心,成功的家庭始终对自己的小孩充满信心,家长自己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真正对孩子抱有信心,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质。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