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教


高中生家庭教育六要六不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1/3/16 14:23:06 作者:屈素丽 浏览次数:595

1. 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度过新学期适应期

协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做好“假期-开学”的频道转换;对孩子出现的学习不适应和情绪波动,给予理解与接纳。引导孩子确立新学期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和管理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学会自主的管理电子产品。高一新生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高中学习和生活的特点,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提前了解新高考政策以及选科选考的基本要求,协助孩子做好“+3”选课准备、社会实践资源准备和初步的生涯规划。

2. 要放下焦虑,帮助孩子适应寄宿生活

相信孩子有生活自理和适应寄宿生活的能力,寄宿生活的适应和锻炼也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提前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独立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整理内务、洗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 引导孩子学会接纳和理解,提醒孩子遵守学校作息时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会和室友友好相处,多动手、少抱怨,不自私、同进步。

3. 要多一点沟通互动,激发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

平和地与孩子讨论其兴趣与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视角,和孩子一起规划发展的道路。客观地、发展地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兴趣能力,为学科选择做准备。鼓励孩子去思考未来的发展,不要轻易批判孩子的选择,有意识地与孩子探讨一些关于专业和社会职业等相关的话题,引导孩子逐步认识社会。

4. 要转变教育方式,变“做主”为“协助”

若孩子成绩与自己的期望值有较大的落差,家长要hold”得住自己的焦虑情绪,给予孩子鼓励和信心。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符合高中要求的学习方法。 要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时空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5. 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做好情绪调适

觉察自身的负面情绪和情感需求,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平和从容的态度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学会情绪管控和问题解决,阻断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或施加给孩子的通道和可能性。继续支持和鼓励孩子,共同迎接和应对等级考、高考的挑战,与孩子共同讨论和分担应激压力。

6. 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会科学求助

重视孩子心理韧性的培养,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提升其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要有心细心,识别孩子的求助信号(留意并观察孩子情绪、睡眠、饮食、行为、言语等有无变化,并分析原因)。要引导孩子学会求助(老师、同伴、家长、社会资源等),万一有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不要讳疾忌医(学校、区心理中心、医疗机构等)。

7. 不要过分夸大高中考试压力,增加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的恐慌。

8. 不要贬低孩子的新学校,甚至贬低孩子人格、能力,如 “考上这样的高中,看你三年后能上什么大学?”“考这么点成绩,还有脸去学校?”等,破坏孩子对新学校、新学期的期待和憧憬。

9.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长处比较,如“你看看你的同学考上了**高中”“人家孩子学习成绩比你好,还利用暑假补课,你呢?

10.不要过度干涉甚至是武断决定孩子的补课、选科、以及未来志愿填报等,不给孩子学业成绩制定硬性指标。

11.不要暴力沟通,尤其是遇到孩子有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以及过激行为时,不要过多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其实他们需要的是被关注、被安抚、被接纳、被理解。

12.不要轻视孩子直接和间接的消极言语,当发现孩子有反常表现时,不要进一步刺激孩子,千万不要说“翅膀硬拉?有本事你不要依靠我们”等言语刺激孩子,而是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