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专题


我的家训征文(学生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1/1/5 9:47:01 作者:陈谷登 浏览次数:487


                             家风家训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高二7班胡琪炎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正如《<怀宁王氏族谱>序》所书:“家训,如王者之有条教号令之意;家训,以训子孙之贤而智者。”                                                                 

家风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流淌,组成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家训则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劝诫着我们要坚守国魂。

古今的仁人志士特别在意家风家训,如“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从最早的家训《诫伯禽书》到诸葛亮的《诫子书》,其精华无一不透露出风采,更体现出古人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在中国先民眼中,家不仅是一个安居栖息之地,而且它还承载着的是一个家族的代代传承的记忆。因此,在中国人眼里的“家”并不能单纯的认为是个场所,家事实上意味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故事。这种情感并未随着历史的波动,而出现戛然而止的情况。中国人有一种家魂存在。它至始至终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将人牢牢的绑定在这个体系下。在古人心中,家国一体,一个家族的延承、发展,它可以通过自己家族的“德行”、“家法”、“家训”,将其与施行于国家的“德治”与“法治”并行起来。“与国同休”的是贵族阶层,但能“春秋长存”却也是那些有着深厚底蕴的家族。

我家也有家训。

198671日之前,大多数年轻人别无选择,只能在青葱岁月中脱离学校教育,提前踏入社会。他们在黑夜向一弯明月泣诉怨言,可是他们的身后别无退路,只能迎接社会的残酷洗礼。

父亲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所以从小,父亲就对我很严格,常告诫我“峥嵘岁月,似水流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希望我不要步他的前尘。如此,“惜时”成为我家的家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无法停止的。如果不珍惜时间,时间就会一分一秒的从我们身边溜走。叫你无可奈何,一事无成。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说的好,燕子去了,又在来的时候,柳树枯了,又在青的时候,桃树谢了,有在开的时候。

莫道时之长短,应事之沉淀。斗转星移,无论处境如何,时光可报国之热诚,享生命之欢愉,克人生之艰难,爱所爱之人,恕所怨之人。惜时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后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绝,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面对时间的流逝,旷达如一代枭雄,依然会感叹于"神龟虽寿,犹有尽时";洒脱如千古诗仙,依然会伤怀于"朝如青丝暮成雪"。我的家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耐人寻味,它是总结的人生智慧,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并全不是父母恨铁不成钢,恨你每日昏昏沉沉的混吃等死,它更多是希望你完善自我,并用话语去告诉你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王豫言:“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训乃家之始,国之根,民之本,始不泯,根不倒,本不灭,才可立足千秋,方能滋润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