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专题


我的家训征文(家长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0/12/31 10:28:19 作者:陈谷登 浏览次数:608

                        

          让孩子的梦想承载着家国情怀启航

 

姓名:吴舒洁


               工作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推荐单位: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让孩子的梦想承载着家国情怀启航

 

吴舒洁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习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的家国情怀触动心弦。家训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最底层的基石。《颜氏家训》认为“治家之宽猛,亦尤国焉”;《钱氏家训》教导子女“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黄氏宗谱》阐明了家国关系“国之不存,何以为家”;陈毅《示儿女》告知子女“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家训作为一种古而有之的家庭教育,集中表达了一个家族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念。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家庭是国家的基石,国家是家庭的保障。现代家训的核心必须是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代家训教育中,我们需要首先培养孩子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经典教会她们怎样做人。华夏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儒家思想至今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保持着创新的可能性。我带着女儿从小走进儒家经典,从3岁第一本《弟子规》开始,至今我们已经一起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和《大学》,在孩子稚气又坚定的诵读声中,我彷佛和她一起开启了和先贤的一场对话,明白了“克己复礼为仁”,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相信从小在孩子心里埋下的这颗中华文化的种子,是会悄悄发芽的,让女儿从小对中华文化心生敬仰,对祖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信心,并把圣贤的道理内化成自己今后的行为准则,真正学会怎样做一个人。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国红心,教会她们做一个中国人。每次读到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让我热泪盈眶。我将杜甫这种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一别可能就是永别的情感讲给孩子听,告诉她,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尤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局面。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一起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前,把校徽认真别好,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我们一起用彩纸做一面小国旗,我告诉她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周末,我和孩子父亲一起带她去纪念馆和革命旧址,给她讲述革命先烈进行了怎样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才换得我们今天祖国的繁荣安定。我们,要学会做一个中国人。

第三,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何为有用的人?顾宪成讲读书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要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追求功名利禄为己任,那就未免把有用理解得太狭隘了,这样只会培养出一个自私冷漠的社会边缘人。人和社会不能简单割裂,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我一直教导孩子要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不能漠视也不能歧视,要做一个热心肠的好孩子,我们在家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周末一起去参加紫金山的环保志愿活动,在一点一滴中教会孩子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我带她去周恩来故居,亲眼看一看总理刻在桌上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孩子了解中国正处在走向全面复兴的历史节点,而她们生长在这个时代,更应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们需要把学习内化成一种精神动力,一种建设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感,继而奋发有为,为祖国的复兴做出贡献。做一个真正的有用的中国人!

习总书记说过,家庭要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孩子的航船可以从家庭稳稳启航,长辈的尊尊教诲是她航行的指南,确保她的航船不会偏航;亲密无间的家庭成员关系给予她乘风破浪的自信和勇气;而家国情怀给予她的则是百折不挠、使命必达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