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家教


【转】孩子的独立意识是成长标志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0/12/30 14:50:05 作者:徐明芳 浏览次数:544

近期一条新闻引起热议:一位14岁孩子的父母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以便随时了解孩子是否在学习,导致孩子报警。且不说安装摄像头是否涉及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教养方式,只会让孩子把父母推得越来越远,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维护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权。
    排斥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独立宣言”。亲子关系是世上所有有爱关系中唯一指向分离的关系,即孩子终究会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离开父母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父母早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和责任心等品质,在亲子关系上注意保持距离。
    过度控制势必引发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反抗,尤其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内心
开始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独立。如果父母此时仍把孩子当成婴幼儿,对
所有事情都要过问,会让孩子产生排斥父母的行为。
    独立意识需要得到尊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家长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比如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其成长的标志,父母应该为此感到欣喜而不是打压,只要不涉及原则和底线,可以适当给孩子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间和自由。不要事事追根究底,时时加以掌控。父母能够尊重孩子隐私,信任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其实是在孩子走向独立的道路上,给他增加一份信心和勇气。

过度监控很难达到父母心中的预期效果,无法判断孩子的真实学习效率,还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一直在父母监控下长大的孩子,会习惯性觉得只有在被监督时才需要学习和好好表现,而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不学习或为所欲为。

和孩子改善关系从倾听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有意和父母保持距离,甚至向父母屏蔽自己的相关信息。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才使得孩子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如果父母一味打压,只会让他们觉得不被理解和认可。他们可能会想:既然如此,我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什么想什么都不让你们知道。

父母要耐心听孩子诉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父母可能不赞同,或者没有完全理解他在说什么,但不要着急否定或评价。先听孩子说完,尊重他的感受,也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表达好奇,了解孩子想法产生的缘由,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亲子之间才能逐渐建立起信任。

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精神上的守护者,给孩子一种确定不变的爱和内心身处的安全感,帮孩子拥有独自走向未来的自信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