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优秀教师展示——曹揽月 百家湖幼儿园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0/6/5 14:01:26 作者:邵惠敏 浏览次数:588

优秀教师展示——曹揽月 百家湖幼儿园

曹揽月,2000年毕业于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至2004年工作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幼儿园,工作期间能够勇于奉献,教学工作扎实、认真,被评为“江宁区岗位明星”称号。2004年8月开始进入百家湖幼儿园工作,至今已有12个年头。自2013年以来,作为成熟型骨干教师,在严格恪守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基础上,勇于承担、大胆创新,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科学方法。 

一、用关爱浇灌“生命”

我深知:一个爱自己、爱家庭的人还不能称之为有“爱”。只有对每一个孩子、每一段生命的成长以“爱”浇灌、用心呵护,方能成就“爱”的事业。

    2013年以来,我努力做到《纲要》里要求的:平等尊重每一位幼儿,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给孩子们需要的关怀,哪怕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也不例外。个人课题《幼儿园“星星的孩子”个案跟踪研究》就是源于班级里的一位发育迟缓幼儿的陪伴;案例《这个“冬季”,很温暖》就是源于班级一位白血病儿童的陪伴。‘日常教学中该老师不仅仅能将自己的博爱洒给孩子,同时也通过举行各种有趣味的活动,引发孩子们将博爱之心播撒给他人,这是一种极为有意义的“给予”行动,每当节日的来临,引发孩子们不单单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周围的人:和孩子们一同编制“温暖牌”的围巾送给亲人;和孩子们一同扮演圣诞使者派送快乐食品给全园的每一个人;和孩子们一同照顾弟弟妹妹,一同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等等。因此,幼儿教育阶段中将博爱的种子全面播撒,一定会在回来开放和谐的花卉。

二、以行动践行“教育”

我认为: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艺术。且贵在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有效的达到更佳的状态。

要想孩子们愉悦的、全面的发展,只有通过一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活动”,孩子们才能不断的积累新的经验,拓宽视野,整合各种有效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体系。一日保教活动的设计、班级文化的建设、区域活动的投放与支持,在园、在班的每一个瞬间,我都尽量做到和孩子们不断的互动,了解他们的需要,调整班级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设置、每一个规则的建立。例如:和大班孩子们一同将周一至周五的餐后时间、睡前故事进行商讨、计划安排,并共同制作了班级特有的活动计划表,孩子们有了自己作主的活动安排表,每天快乐的执行。一方面让孩子成了生活的主人,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学会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每一个是时间段,如此每个生活环节也都成了教育的契机。在和孩子们共同的学习和进步中,总结了孩子们有趣的故事,整理分析后撰写成论文《展示,支持幼儿自主成长——幼儿园教师支持性教育案例分析》获得省师陶杯一等奖。

三、敢创新勇于“担当”

创新,是这个时代不变的话题,具备创新力的教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可多得。工作中努力将和孩子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出“精彩”,从计划到实施、从教育资源的利用到人员分工合作,都尽可能的向着理想的目标努力。

普通的家长会,三年都不同样,有“班级主人”主题竞选、“感动班级”主题颁奖、“阅读主题沙龙”、“家教主题”辩论、“游戏创设”主题体验、“幼小衔接”主题分享,只在家长会这一司空见惯的活动中,不断的根据班级孩子、家长的需求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活动主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一致好评。

2014年9月走上管理岗位以来,在年级组课程设置、区域设置、幼儿园户外课程设计中,不断的献计献策。幼儿园户外拓展探索区《机车教室》从无到有,从有到用,每一点每一滴都倾注了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面对教育梦想的触手可及,哪怕周末、下班的时间也投入在里面,在所不惜!

面对江宁区游戏教研组的讲座分享任务,面对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任务,面对园领域教研组的公开课任务,面对教师培养、培训的组织策划任务。我毫不推诿,积极筹划,勇于创新。和区里老师一同分享并研究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撰写“学习故事”式观察记录;和幼儿园课题组老师一同研究“以材料实现拓展——美工坊主题课程的运用研究”;和一线教师一同研磨音乐活动教学、语言活动教学;和园务小组一同组织并策划幼教中心的第一届、第二届参与式教育论坛活动。

四、获成长点滴“足迹”

短短三年,认真、踏实、敢想、敢做,成了我的标签,在不断的尝试、实践、努力中,成长赋予我的馈赠也接踵而至:一篇论文获得省一等奖、两篇论文获得省二等奖、多篇家教相关论文获得市区级奖项;一项区级个人课题顺利结题、一项区级个人课题成功立项并正在研究当中;多篇和孩子相关的案例故事获得市一、二、三等奖;一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师报》、一篇文章发表于《江宁教育》;参加各类市区级赛课、竞赛并获一、二等奖;承担省、市、区级公开课及讲座达15次;任教以来荣获省、市、区级各类荣誉称号7项。   

我深知成长的“足迹”有深有浅,且只能代表曾经走过的路,接下来的教育路更为悠远,需要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其中,相信我可以一如既往的面对,努力让自己离“教育梦想”再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