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家教
【转】成年人应该怎样欣赏孩子
欣赏孩子,首先要爱他们。父母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但是,如何爱,这又是一个大问题。有多少父母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爱自己的孩子呢?所谓的欣赏,首先是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教导。在对待孩子美术活动的时候,父母最缺乏的就是尊重孩子个人的主动表达与创造。在家庭教育中,爱是与一定的行为规则(规范)同步的,规则(规范)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底线,但是父母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欣赏他们则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当代认知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重建了“儿童学习”的概念,研究认为,儿童对世界、对生活及其运行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是儿童成长、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美国学者莱斯尼克说:“学习者总是试图将新信息与其已知的事情联系起来,根据已经建立的结构解释新事物。”
所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成为“理论的创造者”:他们经常在生活和美术学习中提出自己“天真的理论”,就好像是在说大人话。实际上,孩子在美术活动过程说出的这些“理论”(话语),恰恰是其日后获得发展、成为成熟的探究者的基础和生长点。因此,孩子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创造新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下面是一次有关艺术早教的书信对话。
李老师,您好!
我不是美术老师,但机缘巧合,我在5月份听了您的讲座,太震撼了!我水平不高,当时听得非常吃力,很多都消化不了,但是仅仅理解了一点,我的思想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没办法教很多学生,但是我有一个儿子,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母亲听到了您的讲座,为此,我收起了为他准备的评多简笔画图例,将来也不会随随便便地把他送进一些美术培训班。
我是一个极普通的母亲,儿子现在21个月了,对儿子没有太高的期望,只希望他有个快乐的人生。我的想法是能感受美的人,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因此,我想引导儿子学习美术和音乐,我不想强迫他学习,可是刚开始总是要引导吧。
我儿子现在特别爱看书,以前老撕书,现在不撕了,看起书来像模像样的。以前老撕,我就拿些超市的海报给他,现在拿一些杂志给他翻,都是我以前看过的时尚杂志什么的。
想起您讲座中提到的,“要培养会看的眼睛”,您还说道“多让儿童看名画”......我就在想,給他翻那些时装杂志,是否会对
他造成伤害?
另外,我给儿子网购了您提到的《艺术和美,是什么?》,估计国庆节后就能寄到。我还想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集给儿子翻,网上太多了,不知道买哪些比较合适?对于21个月幼儿的艺术早教,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盼望能得到您的回复.....
以下是笔者的回信。
关于早教,现在需要的不是社会上早教机构的早教,真正的早教,需要给予孩子一种习惯养成的教育,具体包括:
第一,东西从哪里拿来再放到哪里去,做事情按照秩序、步骤进行,这些在学前关术活动中都应该完成,例如,给孩子纸张,让其撕,这是锻炼孩子的小手肌肉与骨骼精细度的过程。家长可以先提供比较容易撕的纸,然后逐渐提供撕不动的纸,撕好后可以引导其拼出造型。这里有一个要点,全部玩完之后,孩子再累、再不耐烦,需要让其学习收拾好乱乱的碎纸,这是养成习惯的开始。
第二,读书的秩序。妈妈领读,孩子不能吵闹,学习安静倾听的习惯,倾听之后,再与母亲进行对话和交流,要学习尊重母亲的劳动。不要插话、抢话,要让妈妈说完,孩子再说。这样的秩序感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自由表达的秩序。准备纸笔等工具,让孩子自由涂鸦,再让他叙述自己创作的是什么,妈妈用最音笔记录孩子的诉说,作为日后指导孩子的依据。
第四,说话要轻声轻语的秩序。这是目前家庭最缺乏的教育,例如,在集体美术活动中,绝对不能喧哗,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这就是学习轻声轻语的秩序(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第五,小手肌肉与骨骼的锻炼,需要专门的美术活动完成。锻炼小手肌肉、骨骼在运动中的精细度,进行相应的美术活动,如执笔(不同的笔用不同力度去执、去把握)、撕纸、拼装物品等;又如,画线条的秩序感(排线、排格子线等)都可以训练小手,但这样的训练要根据格子排列的宽窄度,根据孩子运笔过程的舒缓、快慢,根据颜色的运用程度等进行。
第六,最重要的是改变眼睛污染,拓展孩子的美感经验。若我们步入大英博物馆、奥赛博物馆等,能看到那么多婴儿在地上爬,父母指导大一点的孩子参现,这就是艺术的重陶,是从小开始的陶冶。我们国家目前可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可以做到,家长需要具备这种意识。也可以通过阅读画册进行审美的陶冶,家长要给孩子讲述,引导孩子感受。
以上各项需要自己设计教学、辅导计划,耐心坚持下去才能收到实效。
每一个现代人都应意识到:孩子(儿童)创造了成人,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我一直在向孩子学习,说明每个孩子面对生活世界,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哲学”。只有当成人(父母与幼儿教师)学会了欣赏儿童并乐意为之提供帮助的时候,他或她才是真正意义的成人。这样的意义应该由家庭逐步延伸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持有欣赏的眼光,让我们将这种“欣赏”和“帮助”从一间间教室, 从一个个家庭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