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12/12 19:25:47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365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

昨天下午,在微信里收到徐建利老师发来的这篇文章,非常意外、非常高兴,当时就在微信中问她,是不是“双12”给我的福利?徐建利老师是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副校长,每天工作也很繁忙,但她笔耕不缀,在自己坚持读书写作的同时,还通过“六中读书会”,引领集团教师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有这样的优秀教师的率先垂范,身边的教师想不成长都难啊!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徐建利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我以自身的实践,足以感慨:人生半世,书籍是自度度人的最佳法宝。窥视身边朋友,那些在喧嚣人世,依然褒有独立人格,能不为周遭所影响,而坚守自身的思想,乃至在各个领域独树一帜者,无不是善于阅读,善于反思的典范。

我感恩于母亲从小给予我的勤劳与效率的触发;父亲执著与无私的熏染;更是中专时班主任阅读与写作的引领,而给予我人生轨迹的改变。虽然耳畔也常有读书无用论之论调,而我始终认为,知识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乃至人生的命运。

人世,实是艰世。而修行的目的,乃是在艰世中获得一些生存的勇气与动力,甚至在艰难中依然可以获得幸福感。当一个人感觉生存的意义大于失去生命时,便会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力求获得更好的活法。每个人的选择会不同,而总有一些人,愿意通过读书的方式来安度自身,不仅滋养身心,也为更好的与这个世界,与人和解。

通过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一百多本教育类书籍的信息,更是常生龙院长在阅读五十多本书的基础上而写就的读后感,这些读后感只是一个窗口,它便是我们通向更经典著作的一个媒介与载体。而我阅此书,更如与一位朋友对话,不仅是熟悉的教育类内容,也是一位熟识者的著作,更有亲切之感。

作者常生龙,是上海考试院副院长。近十年前相识于他的PPL的新浪博客,那时他是虹口区的局长。通过阅读他的博客,感知他的日常,甚至打破了我原有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一直反思:繁忙如他,依然坚持每天写一千以上的文字,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几千字的读后感,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坚持。通过观察发现,他还对每位评论者的评论都给予回复。其实他的每篇文章下面都有很多评论,但他一一回复。此举使我大受震撼。有几年,我常去他的博客学习,发现一位真正懂教育的领导者,所做的事是不同常态的。但始终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站在培养教师、成就教师上,既而成就学生。作为一位物理特级教师,他有足够的底气将他的团队,按照自已的行事方式向前推进。而我所深受感染的是,在他忙碌的日常中,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写作与锻炼,依然无一日落下的上传文章、评论与阅读。而且一般你去学习了,评论了,他也往往会回访并写上评论。他绝不高高在上,谦卑而善于鼓励后生,对别人的要求,也尽可能答应。一次一位朋友需要一篇稿子,时间极短且要求高,搜索身边,只觉他能达到,既而担心他的拒绝。但他不仅答应,且快速完成;一次一友要去虹口采访,他也接受了。他还会给他的书友们寄发他的新作,我也有幸收到过他的赠书。因着自己的疏懒,而时常只是看了,而不会记录下阅读感受。当我寄去自己的著作时,竟然收到他五千多字的读后感。那一刻,我深感,人与人确有太多不同。有些人,可以无形中影响着你,感染着你,并且也会深刻的检讨与反思自己,别人在如此忙碌之下,可以做到,而且比你做得更好。私下认识多位朋友,都是常局的博友,他们也深深地被他所折服。我想不仅仅是他的身份,更是他对每一位并不相识的人的真诚与自身勤奋的引领,在博客中吸引很多人的关注与爱戴。他被推荐为中国推动阅读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这是名至实归的。

其实,他的新浪博客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他日常高密度、快节奏的工作;有他每周的读书感受;有他对物理专业领域的思考;有他的游记,并非匆匆的文字的到此一游,而是详细的介绍各地的人文、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等,配上优美的照片,足可以与国家地理杂志媲美。后来,我便不再博客中耕耘,改换了根据地。便很少去他的博客学习,但偶尔的介入,依然是震撼,他依然是每天不落的播撒于博客。今日又进入他的博客,在绝大多数人已完全荒芜博客的年代,他依然保持着每两日一次更新,不到一周写一篇读后感的记录。在你不所知的身边,总有一些人,默默地做着,比你更坚定,更勤奋。

我之所以写一个如此冗长的绪言,我深感常局的人格映照,比书本身的感受更值得分享。世间没有无端的成功,没有随意的优秀。他从我所接触到的事件中,已足以令我们学习他。而我从《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也获取了不少启示。我想,人生修行的目的无非是获取更好的力量,谋求幸福的人生,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作为教师如何获取幸福感呢?结合书本与自身的感受,谈几点看法:

一、管理自我

作为个人,特别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师者,更须管理好自已。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学生生存在一个有安全感的集体中,更应该给予他们拥有内心愉悦的感觉。管理好自己的言语,不让自己的言语成为六月霜,而应是温暖如春,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智慧,更需具有极强的体力,同时也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施更好的教育,加强锻炼。与学生一同奔跑,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也可以更好的锻炼好身体。这也是获取幸福感的基础。

二、不断学习

学习,是终生的事业。拿着昨日的旧船票,去渡不断变化着的学生,终究会驶向被厌自厌的地步。师者,唯有不断学习,更新源头活水,使知识通过不断地加工,产生新的创意或充满灵动感的知识新体系,才会触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知识如果不及时更新,就犹如池中的潭水,久不流动,便会毫无灵性。学习,不仅是为传授的知识更具吸引力,同时也使自己时常置身于一个活的磁场中,身上会散发一种因学习而焕发的能量场。

三、人文情怀

眼中有光,目中有人,是师者的基本条件。也有并不热爱学生的老师,这实质是自身的不幸,也是学生的不幸。每次与新教师交流时,总会询问一下他们,谁真正喜欢做老师。几十人,乃至一百多人中,时常只有五、六人举起手。这并不完全准确,但足以说明一点,很多老师是不得已做老师,这与非常愿意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标尺,所产生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芬兰教育何以遥相令国际赞叹,源于他们是最优秀的、最愿意做老师的人成为教师,并且老师是最受尊敬。源头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眼神中是否有暖意,心中是否有爱,是拥有人文情怀的起点,也是终点。

四、满腔热忱

在专业素养几近相同的前提下,教师有无激情,是否具有满腔热忱,课堂就会有很大差别。即便教师专业知识扎实,素养好,但缺乏激情,课堂很容易是吹响催眠的号角。如果学生接受的毫无生机,长期接受同一声波,很容易产生疲惫感,既而大大降低听课效率。眼神中散发着光芒,声音中带着对每位学生的关切,或者是必要的肢体语言,以及由着自身极大的教育热忱而具有的魅力,无不影响与感染着学生,学生授业于如此热忱之下的老师,必然会充满着喜爱与钦佩。

五、关系第一

教师必须要树立一种师生关系第一的育人理念。亲其师,信其道,流传于几千年的传道、授业、解惑,都直指一点,唯有师生的和谐,唯有先育好人,才会有顺畅的授业。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强,往往是喜欢这位老师,才会更愿意学好这门学科。如果教师把传授知识当作第一要务,却不注重细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效果往往有限。这也是大量名师,并不把提升成绩当作第一要务,事实上并不把它当作突出地位,但事实上却往往能够拥有优异的成绩,而一些老师眼中只有成绩,最终反而没能很好的抓住的一个明证。

六、专业自信

前面几种因素,皆可获取幸福感,但作为教师,拥有专业的自信,方可获得长久的幸福感。所谓专业自信,是拥有本专业的话语权,或者在某一领域中,拥有自己的理论及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唯有如此,才可以获得轻负高质的可能性,才可以获得学生的喜爱,或者说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度、选择权。一个人很多时候,并非有太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但是拥有较强的专业自信,便可以从繁杂中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与时间,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而如果一个很小的问题,却消耗大量的时间,便不会有太多自由主宰的时间。诸葛亮在《诫子书》上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何尝不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读书,无它,唯更好的自度度人而已。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