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教


给孩子精神的力量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12/5 10:19:13 作者:屈素丽 浏览次数:324

    丁玲的儿子叫蒋祖林,据他的描述,母亲虽与自己分离八年之久,但是并没有使自己与母亲产生隔阂,相反以母亲为荣。

     1938年8月,蒋祖林离别了外婆去延安。蒋祖林读完小学二年级时失学了,因为外婆年老,没有工作,两年来就靠丁玲去陕北苏区时从上海寄回来的三百多元钱生活。钱用完了,丁玲把孩子接去了延安。八岁的蒋祖林,已经懂一些事了。七岁那年外婆就告诉他父亲是被国民党杀害的。他也知道妈妈是一个有名的共产党作家,这时正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随八路军总部转战在山西抗日前线。当时的报刊上对她和她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有不少报道,周围的人们也传说着。丁玲还寄回来几本小册子,那里面的文章把她誉为“战斗的女性”“民族女战士”“新中国的先驱者”“中国的最好女儿”。从这些报道里,蒋祖林想象着这位常年见不到面的母亲现在是什么样子,他很自豪,以母亲为荣,母亲甚至成了他的偶像。

    丁玲对孩子的培养着重于意志、性格、作风的锻炼。她从不娇惯孩子,在她眼里孩子物质不富足没关系,关键是精神要富足。所以在儿子的学习上丁玲从来不松懈,一有时间就抓紧让孩子学习。

     1938年10月底,蒋祖林进校一个多月的时候,为了防备日本飞机的轰炸,学校紧急疏散。他甚至来不及去告诉妈妈一声,就随三百多人的学校队伍向安塞县疏散了。在他们离城的第二天,延安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四五十架飞机把延安城炸成一片废墟。在一个名叫吊儿沟的村庄里,孩子们住进了据说是地主老财遗弃了的一排石窑洞。在这个荒凉的小山村,蒋祖林度过了一生中最难熬的冬天。然而,在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却没有放松学习:没有教室,就找一块较平坦的山坡当教室;没有课桌、座椅,每人搬一块石头或木板当座椅,自己的大腿就当课桌,把本子放在上面写字。顶着刺骨的朔风,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下,他们一天也不间断地学习;课间休息时,他们就跑步,让身体暖和一些,好继续下一节课的学习;吃饭也在露天,吃到一半,饭菜就都凉了;没有火烤,他的手、脚都冻伤了。在这个时候,母亲没有给小祖林来过一封信,以前每周六母亲都会来接他,现在却没有来。母亲培养着孩子的独立精神,在战乱的年代,这就是母亲能给予他最有价值的教育,因为丁玲太明白在那个年代经历风雨才能成长的道理了。

     1939年,丁玲派人把九岁的蒋祖林接回延安,送他去当兵。小祖林从小就非常崇敬、热爱八路军,所以当他听妈妈说自己要去当八路军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梦想要成真了,就立刻高兴地说:“好!我去。”对干这个决定,丁玲是深思熟虑的。母亲当然是为孩子考虑,她知道让孩子去更艰苦的环境里去磨炼下没有坏处,另外他深知儿子性格不够活泼,到宣传队那样的地方待一阵比较好。

     蒋祖林从小丁玲就用集体主义精神来教育,所以在他的心里,集体最重要。1941年春天,在开展大生产的同时,边区政府号召勤俭节约。节约一份东西,就减轻老百姓一份负担,也给前方增加一份力量。小小的蒋祖林已经知道为集体考虑了,他看去年的那双单鞋还能穿,也就不领今年应发的单鞋了。没想到这双鞋穿了两个月就破得不能再穿了。同学们谁也没有多余的鞋,学校也没有。没办法,他就只好打赤脚。丁玲这年5月工作调动,放暑假的时候才让人牵了一匹马接儿子和另外两个比他小的女同学。一匹马来接三个人,驮上行李还能骑一个人。小祖林心里想,我是男子汉,又比她们年纪大,这马我不骑,让她俩换着骑。我赤着脚走路固然艰难,但走着心里舒坦,要是骑在马上心里反而不自在。所以一路上尽管她们两人坚持要他骑一会儿,他也没骑。

    丁玲对他的品质十分赞许:在这乱世流年里,我没有精力去一一提点孩子,一板一眼地教育孩子,可孩子还有这样的好品质!这其实是源于丁玲的影响,因为丁玲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在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上都有高标准,她为孩子塑造了一个榜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却很难做到如此。父母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做起来当然也会勉强,而父母很优秀,则无形中会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具有惊人的模仿能力,他的优点和缺点,很多时候正是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做好自己,用无形的精神品质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会用欣赏的态度向你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