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宝宝发展性口吃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9/30 16:07:19 作者:王爱勤 浏览次数:335

宝宝发展性口吃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每个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或众人目光时,可能都曾有过紧张到结结巴巴、频吃螺丝的状况;而正处于牙牙学语阶段的孩子,更是时常出现说话断断续续、语句不自然地重复多次的情形,不免令父母们担心,这是否和俗称“口吃”的语言障碍有关?亦或属于正常现象呢?

引发口吃的5大原因

1.有家族史

如果父母亲当中有一方有口吃的情形,孩子就有60%的机率可能也有口吃。临床上经常碰到带宝宝前来求诊的阿公阿嬷表示,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或许和“口腔肌肉张力较低”的遗传有关,亦或是父母的口吃持续到成人时期仍存在,造成孩子模仿、进而养成习惯。

2.太早受到过多期望,孩子容易受挫

孩子的口吃现象其实也和家庭环境有关,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导较为严厉、一板一眼缺乏弹性,或是对孩子的表现要求较高、有较大的期待,例如:很早就开始训练如厕、要求孩子把话说得很清楚标准,或是硬将左撇子改成右撇子,都会让孩子处于高心理压力的状况,造成口吃或抗拒说话的情形。

3.基本说话技巧较差

有些孩子的口腔肌肉发展较慢,可能是过去没有提供足够的咀嚼经验,例如:只给宝宝喝牛奶、喝太久,或提供的食物都是软质的,孩子口腔的力量不够,也会造成说话不清楚或速度缓慢。

4.学说话时,没有得到适当的鼓励

倘若父母对于孩子发展阶段中,正常的说话不流畅现象,反应多为焦虑或加以指责,例如经常催促孩子:“讲快一点!”或批评:“你怎么都讲不清楚?”缺乏正向的鼓励,或是常常大嘴巴地到处跟别人谈论孩子口吃的问题:“唉呀!他讲话就是会这样!”孩子容易感到挫折,说话对他来说就变成了一种压力。

5.内在情绪受挫

有时候,口吃也可能是孩子内在情绪受挫时的外在表达方式,演变成“心因性”的口吃问题,例如:因为某些原因对说话这件事情感到害怕,因此还没开始说、还没开始口吃,就感到不寒而栗,反而更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口吃,变成孩子心中一道挥不去的阴影。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