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追星: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9/17 15:49:06 作者:peny 浏览次数:367

01 

 追星现象 

每年的暑期都是电视剧的必争之地,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档的电影争霸。随着各类电视剧尤其是偶像剧的热播,追星现象也借着网络一次次浮出水面。数以万记的饭圈女孩在每个暑假积极为偶像贡献着自己的流量。

 

饭圈女孩除了爆肝为偶像打榜、刷数据、控评;还要忙着接机、应援、购买周边,还得一边安利偶像,一边手撕黑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看到这里也确实感叹追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饭圈女孩们自嘲的追星使人头秃也并非只是调侃。

 

那追星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形成的,孩子们到底在追的是什么,为什么追星看起来如此辛苦且没有产出,孩子们还能乐此不疲地坚持?接下来我们一一揭晓。

02 

 追星事件 

每次提到追星,有一个标志性事件不得不提,那就是杨丽娟追星事件。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具体过程不再表述,但这个事件的结果确实发人警醒,杨家倾家荡产帮她追星,最终以杨父自杀结束,杨丽娟也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局面。

 

无独有偶,2009年6月,一代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让全世界支持他的歌迷都非常悲痛,有12名粉丝听到这个悲惨消息后受不了打击而选择了自杀。

 

正是这样的狂热追星,让一群人忧心忡忡,不知所措,这群人就是各位追星族的家长们。孩子们追星有多疯狂,家长就有多忐忑。两方的一热一忧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追星的年龄与青春期正好重合,恰好这个阶段的家庭普遍会出现一个问题:孩子不愿意说,家长猜不透。

 

这造成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家长实在想不通孩子为什么如此疯狂,孩子也实在懒得解释。以至于谈到追星总是让家长如临大敌。

03 

 追星渊源 

很多人认为追星是一个刚刚兴起,历史很短的行为。而事实上,早在魏晋时期就有过相关的记载,并留下了一个成语:看杀卫玠。来源于《晋书·卫玠传》,来源为魏晋时期,西晋美男子卫玠由于其风采夺人,相貌出众而被处处围观,最终因心理压力大而病死,当时人因此说其被看死。

 

可见古人的追星热情一点儿也不比现在少,俗话说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更何况自古存在的行为,那追星的合理性来自哪里呢?

 

 04 

 追星的原因及益处 

1.归属需要 

这时候我们需要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拿出来复习一下。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追星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环境安全、生活保障的安全需求也没有什么问题,那接下来孩子们要追求的就是爱和归属感。

 

偶像的出现就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寻找归属感的契机。同一时期,同一位偶像,除了可以制造相同的话题,还可以让同是粉丝的孩子们看见彼此,形成自己的社群,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这一点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帮助孩子拥有安全感,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同时,追星也是一个制造集体回忆的过程,就像周杰伦对于80后,许嵩对于90后一样,他们在创造属于自己的集体记忆,这也有利于个人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历。

 

2.崇拜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接受,或者说希望自己被看到,就像知名心理作家武志红提到: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

 

但事实上并非每个个体都能被看到,而明星无非是把这些结合的最好的一个群体,光鲜靓丽,受人喜爱。这些明星的光芒是每个孩子心中闪耀的希望,所以崇拜便自然生长出来。产生了崇拜便会然而然的趋近,就像趋向于光芒和太阳。如果利用的好偶像便会成为榜样,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而且还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完成自我整合,走向成熟。

3.参与感与满足感

我们在看书、看影视作品或者追星的时候,参与感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时候他们更为关注自我,认为自己仿佛活在聚光灯下,渴望被看到,又害怕被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到明星身上,从而替代满足。

 

提到参与感,我们需要了解下如今创造偶像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养成系。这种模式的偶像不仅可以投射梦想,还让大家有了参与感。

 

这种情况跟DIY产品设计的理念很像,让人对商品投入时间、精力,消费者会对这个商品产生情感联系,进而增加满意度。养成系偶像也一样,粉丝们一票票的刷榜,一次次应援,一声声呐喊,都是在进行投入。一旦完成了这些,偶像对于TA来说就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陌生人,而是一个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

 

偶像的成长我是可以参与的,偶像的荣耀我是可以分享的,尽管在外人或者家长看来追星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回报,甚至浪费时间。但对沉入其中的追星族来说,偶像的在舞台上发光、得奖、拿到好的资源都是奖赏,这些带给粉丝的是满足是荣耀,同时也是激励。

 

4.自我表达的需要

 追星给大家提供了一种直观表达自己的路径,也就是创造了社交价值。明星往往都有一些明显的标签,比如有活力、善良、可爱、有爱心、努力、阳光等等。当你在表达我喜欢谁的时候,也同时将喜欢的这个人的特点传递给大家,这样能够让对方更加形象的了解你,从而直观地塑造了对方眼中的你。这或许不是追星最初的目的,但确实追星不可忽略的社交价值。

 

虽说追星可以让人get技能、提供社交价值、获得满足、收获成就感,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和防范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05 

 追星可能出现的问题 

 

1.偏激

 社群化在带来归属感的同时,也可能造成隐患。下面我们结合催眠或者说洗脑的模式来分析下追星社群化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现在信息的推送模式。以笔者来看现在的推送有两个基本逻辑,一个是以你的浏览历史为参考,推送同质内容;另一个是根据相似的人喜欢的内容进行推送。在这两个逻辑下会发现:在各个平台上能看到的内容同质化会非常严重,这会造成你不断强化已有的观念,变得更不开放包容。

 

同理,追星的孩子处在一个小圈子里,基本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认知偏差,认为我的偶像举世无双、做什么都是对的这种想法。这也是家长们认为的“疯狂”来源。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杨丽娟也好,或者是其他追星达到疯狂的人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囿于圈层,且不断被同质信息洗脑

 

这种路径非常像传销,首先给人一个非常远大美好的目标,然后在封闭的环境中每天输入同质的信息,同时断绝你跟外界的联系。刚开始或许能保持理智,但时间久一些难免动摇。不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阻断的,文末我们再来讨论。

 

2.价值观扭曲

 对于追星,家长们往往会有一个担心是怕孩子因为迷恋偶像而是非不分。这种情况确实是需要警惕的。孩子的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由于晕轮效应很可能让孩子们忽略甚至美化偶像身上品行或人格上的不足。孩子一旦产生认同就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偶像有责任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帮助孩子形成正面的价值观。这一点是需要从社会层面来解决的,加强对偶像的要求,减低对负面偶像的宽容度,建立一个良好的偶像市场。很明显,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

 

不过也不必过分焦虑,关于价值观方面,前段时间针对香港事件,饭圈女孩们也表达了对祖国的全力支持。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这个话题也悄悄上了热搜。饭圈女孩也因此被央视新闻提名表扬,这些都表现出如今追星的正面性。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这是追星族经常用于表达心路历程的一句话。追星的情况我们可以从这句话窥探一二,孩子们更多是向往美好,是积极正面的,这或许可以让大家稍稍松一口气。

 06 

 怎样避免盲目追星 

 

这篇文章的分析主要是想要告诉大家,孩子们的追星行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没必要视为洪水猛兽,增加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但如果孩子们出现长时间迷恋偶像、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言辞偏激、行为偏执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1.丰富生活环境

 孩子的生活环境越单调,对某一件事物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这点对网络、游戏成瘾同样适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培养丰富兴趣,有条件多带孩子出去旅游都会有帮助;

 

2.脱离社群减少同质信息输入

 前面我们提到了社群的性质会加剧孩子的认知偏见,所以想要帮孩子重新建立认知,首先就需要帮助孩子脱离追星的社群,减少心理的依赖。想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3.权威引导

 中国的孩子,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很多会出现一种情况是:抵触父母的话但对老师的话比较信服。所以如果家长无法劝说学生,可以找老师或者其他对孩子来说比较有权威性的人来引导孩子,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