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以安全为由的禁锢,表面是爱其实是伤害!
以安全为由的禁锢,表面是爱其实是伤害!
前不久,看到一篇关于日本校园安全的报道:放学时,学校门口只有一个门卫守在那里,四周静悄悄的。小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坐公共汽车或电车回家,看不到一位家长来接孩子。街口,则有专门为此执勤的人。
上游泳课时,学生不穿泳衣,而是穿平时的衣服。在落水时,平时穿的衣服增加溺水的可能性。所以平时锻炼越到位,遇险时自救能力就越强。
这则报道带给我很大冲击:他们跟我们一样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但重视安全的方式方法与我们大相径庭。
我们往往是打着“安全第一”的旗号,不允许孩子学轮滑,不允许孩子下河游泳,不敢带学生春游秋游,甚至不敢让孩子练习单杠双杠等所谓的危险项目……
在这样的层层禁锢下,孩子确实是安全的。但圈养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
老师批评几句,就觉得天塌下来了;与同学闹点矛盾,就采取极端手段报复人家;考试没考好,就直接跳楼自杀了……
这种圈养的孩子真是我们父母想要的样子、真能寄托家庭的希望?
这种圈养的孩子将来真的能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是不是为了孩子眼前的所谓安全而让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下一代付出了无形而巨大的代价?
该不该让孩子玩危险项目?
当了13年记者,采访了无数人,前些日子破天荒地被《科技日报》采访了一把。
被采访的话题是“该不该放手让孩子玩极限运动”,起因是一位年仅5岁的儿童平衡车“小选手”3年内获得18个冠军。
在接受采访之前,我了解到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我朋友的态度,一个是专业医生的观点。
我的这位朋友在省直机关工作,他的儿子正在上幼儿园大班。他说:“平衡车危险性比较大,不适合未成年人。毕竟未成年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还未成熟,遇到突发情况还不能及时避免。”
接受采访的医生,是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专家何栩。她说:“接诊患者中,没有发现过多参与平衡车、滑旱冰等运动的低龄儿童。医院接诊的6岁前低龄儿童运动损伤病例极少。”
于是,我对《科技日报》记者盛利说:如果医学证实对孩子没有危害,我们应该将运动项目的选择权交给孩子。成年人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活动和游戏的主人。
父母要做的不是以危险为理由阻止孩子玩耍,而是要在玩耍过程中帮助孩子规避危险。同时,教给孩子规避危险的理念和方法。
所以,医生的建议很重要。何栩提醒说,儿童参与专业运动前后的肌腱伸展、放松运动非常必要,有助于预防髋腱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等运动损伤。要做到循序渐进,把握好量和度。
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或竞赛,成绩好,能激励孩子鼓起自信心;成绩不好,也是有益的训练,我们可以借这个契机,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
敢不敢带学生走出校园?
面对那些带有危险性的项目,家长的考虑是“该不该”,校长、老师的考虑是“敢不敢”。
只要是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破点皮、流点血,老师就会格外紧张。
担心家长闹到学校来,担心家长告到教育局去,担心家长狮子大开口提出无理的赔偿诉求。
安全压力,已经成为当前校长、教师头上悬着的一把利剑。
在安全压力下,校长教师本能地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量缩减活动。
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知识灌输,这样最安全,也最容易出成绩。
但是,清醒、理智的教育人都知道:对孩子、对家庭、对学校、对教育、对国家、对民族,这都是最坏的选项。
上个月在内江隆昌市采访,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5月,响石镇中心学校获得第六届全国全民健身操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师生们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一个难题引发了校领导之间的争议。
作为四川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响石镇中心学校需要远赴山东青岛角逐全国决赛。路途遥远,学生的安全怎么保证?
校长办公会上,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坚决反对去青岛, “我不同意!这么多孩子,出了安全事故,谁来担责?”
面对副校长坚决的态度,校长整日发愁:不去,太遗憾了;去,安全确实是个大问题。
“只要工作做得细,就不会有安全问题。”最后,在教育局局长余自忠的鼓励下,响石镇中心校顶着巨大压力带孩子们去参加了决赛。
结果,响石镇中心校获得大众锻炼标准规定动作少年组2级项目全国特等奖和有氧舞蹈1级项目小学组全国一等奖。
余自忠说,农村孩子很难有机会走出去开阔眼界。一旦有机会,就要多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就要牢牢抓住。教育人,应该要有这个担当。
能不能大规模开展户外集体活动?
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老师校长面对一个班一所学校的孩子,教育局长面对的是一个区域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孩子,责任更大,压力更大。
学生参与户外集体活动的意义大家都清楚:不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还能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但是由于安全压力,秋游、春游等校外集体活动在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后渐渐淡出师生视野,销声匿迹了。
当然,也有勇于探索、敢于担责的教育人。
前些年,我在《中国教育报》驻川记者的岗位上,写过这样一篇稿子——《泸州纳溪区:校外集体活动强势“复苏”》。
一所学校组织“户外远足”,全校师生徒步40余公里。走到一半,学生小刘突然感觉自己肚子痛了起来。
为了确保拉练万无一失,学校专门准备了车辆和医护人员随队。但小刘拒绝上车,而是选择坚持到底。
原来,这些车辆被孩子们称为“熊猫车”,但凡能咬紧牙关坚持走到最后的,都不愿意上车。
校长说,户外远足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苦与累,锻炼了意志力。
令人欣慰的是,纳溪区的这种探索不是草率的,并没有忽视师生的生命安全,而是与卫生、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周密的活动预案。
采访中,纳溪区教育局局长杨文政说,自从纳溪区各学校大面积开展校外集体活动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校方责任导致的校园安全事故。
孩子的成长,需丰富的活动来支撑
我们以安全为由圈养孩子,其实是在给孩子挖坑,最终害了孩子!
年幼时,我们不敢让孩子冒险、探索,又如何奢望他们能在人生道路上富有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开拓精神?
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了身边的舒适环境,将来走向社会遇到哪怕小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遇到困难、挫折、打击,很容易就折了、蔫了,要么封闭、抑郁,要么自残、自杀……
成都大学教师、教育学博士田涛说,只专注某一方面的发展,会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比如在学前阶段,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具有协同性,不应只重视某一方面。
现在的很多孩子,身体长高了,学习也不错,可心智却停滞不前。
心理咨询师吴在天说,心智退化的孩子,没能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遇到陌生的环境,就退到婴儿状态,超级宅,就像是萎缩在子宫的永恒婴儿。
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永远不应该只发生在客厅卧室里,不应该只发生在教室里。
坐在教室里学习,得到的是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收获心智的成长。
把孩子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让他自由地探索、自主地学习、独立地思考,这才是对他生命最美好的祝福。
孩子在活动中出现一点磕磕碰碰,跟汽车在道路中出现安全事故,颇为类似。
这两类事故,我们都不忍看见,都难以接受,都要尽力避免,但又不可能完全杜绝。
我们不能因交通事故而禁止汽车上路,同样也不能因为安全事故阻碍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我们会提升道路质量、提高汽车性能、完善交通规则。
为了减少学生安全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安全预案、加强安全培训、完善工作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