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邓宁-克鲁格效应:虚幻优越感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6/14 9:59:06 作者:peny 浏览次数:1679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总刷屏的“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吧。

 

P.S.不要看到“搞笑”两个字就以为这是个山寨货。事实上,搞笑诺贝尔奖可高大上了,不仅邀请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得主当评委,入选标准也非常“高端”: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就颁给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邓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

 

他们的研究发现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最初源于一个啼笑皆非的小故事。

 

1995年的一天,美国匹斯堡一名叫麦克阿瑟的男子明目张胆地抢劫了两家银行。没有任何伪装,他便嚣张地闯进银行,如入无人之地。

 

案发当晚被捕后,警察给麦克阿瑟看了监控录像。结果他大为惊讶,疑惑地嘀咕:“我明明涂上柠檬汁了呀!你们怎么还能看得见我?”原来,这傻贼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柠檬汁有“隐身功能”……

 

看不见自己的无能,也看不见他人的能力,以至于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虚幻优越感

 

这起案件引起了邓宁教授的注意,他和克鲁格就此展开了研究。两位学者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 能力差的人无法正确认识到真正有此技能的人是什么水平;

·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和正视自身不足,及其不足之处的极端程度;

· 能力差的人经过恰当训练,在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后,最终会认识到并且能承认之前的无能程度,从而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 能力较高的人则对自己的能力做出低估,认为如果有些事情或问题对自己来说很容易,那么对其他人也一样简单,甚至更简单。

 

TED上有个关于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动画视频,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搜索看一下。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因为我们并不善于准确评价自己

TED视频中提到,有100多项研究发现,人类有虚幻优越感。
比如,88%的美国司机认为自己的驾车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员工:工作能力不强,却觉得自己处处优秀,之所以业绩不如人,都是因为领导不重视、同事不配合。

看起来高高在上,智商超群的政治家也不例外。

2017年美国大选时,美国媒体疯狂谈论邓宁-克鲁格效应,讨论对象多是特朗普。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批评:

 

特朗普不仅是试图欺骗别人。他的谎言是用来建立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在片刻之间就感觉良好,并且轻松自如地自欺欺人。

 

因此,他堪称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历史纪录保持者,这个现象是指能力欠缺的人也没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无能。

 

顺便说下,虽然邓宁-克鲁格效应是由邓宁和克鲁格两位学者提出的,但细究下来,一些历史名人早就发现了——

·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知道得越多,圆的周长也就越长,接触的未知的范围越多。

· 达尔文: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 罗素: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

 

2学习中的邓宁-克鲁格效应

 

简单来说,邓宁-克鲁格效应就是这样一根曲线。

横轴代表知识、技能的困难程度与学习的深入程度,纵轴代表自信心与成就感,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评估。

IMG_3955.PNG

 

当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灰心丧气,甚至想半途而废时,不妨把这条曲线讲给TA听。

 

我们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知识时,由于接触到了一个新事物,好奇心高涨,越学越起劲,自信心和成就感爆棚,很快就达到了“Peak of Mr. Stupid”愚昧之山

 

接下来,“蜜月期”结束,我们发现知识越来越复杂,习得的速度也越来越慢,自信心和成就感随之不断丧失,学习由快乐变成煎熬,直至进入痛苦的“Valley of Despair”绝望之谷

 

此时,我们如果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学下去,就会发现虽然进展仍然缓慢,但学习似乎没有那么吃力了。

 

在长长的、一直上扬的“开悟之坡”上,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学习热情越来越高,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渐恢复,学习状态重新走向良性循环

这是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找水》,相信我们这代人都不会陌生。

                  IMG_3956.JPG

 

画中人手拿铁锹挖井找水,或深或浅地挖了5口井,却没有一口出水。他便不耐烦,远离而去了。让旁观者急得恨不得一铁楸拍醒他:傻瓜,别再挖其他的坑了,把前面的挖深一点不就行了?

 

坚持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现在很多爸妈都推崇“玩中学”,这种教育理念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不能告诉孩子学习一直是充满愉悦的。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孩子看到学习的全貌,以及了解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会遭遇怎样的沮丧和低潮。

 

有了这样的预判,孩子即使在陷入困境时,也会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勇敢地直面挫折。

 

获得的知识越多,越能看清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