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学校指导家教要处理好大与孝公与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9/6/4 9:18:58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337
学校指导家教要处理好大与孝公与私

有一个课题研究指出,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渠道一共有五个——学校、社区、单位、传媒、社会专业指导机构,其中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我认为学校不但要自觉肩负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而且还要突破观念障碍。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曾经一度被边缘化,被边缘化首先是体制问题,是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个观念上有问题。
    一个是“大”与“小”的观念,一个是“公”与“私”的观念。
    “大”与“小”的观念是指我们对教育的看法到底是“大教育”观还是“小教育”观?家庭教育之所以在学校没有争得应有的地位,我认为是因为“小教育”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如果只看到学校教育,我认为这是一个小教育观念,或者说是一个传统教育观念,一个旧教育观念。
    小教育观念的存在,确实有一个体制上的原因,存在决定意识,所以教育部门也有回避“瓜田李下”之嫌的顾虑,一般不会主动去抓家庭教育。在实践中,很多中小学已经突破了实际障碍,建立了家长学校。我曾经跟一个知名小学校长说:“你的教育改革措施都很先进,但是在顶层设计上没有家庭教育,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你只能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学校,不能成为优秀的现代学校。”所以学校办学有没有大教育观,也是现代学校和传统学校的分水岭。
    还有一个是“公”与“私”的观念。家庭教育在国外也曾经被边缘化。被边缘化是因为有一个社会理念,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人领域,国家作为公权力是不能够干预私人领域的,这是认识上的障碍。西方国家社会各界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来取得了共识,认为家庭属于私人领域,但同时也是一个公共领域的概念,因为家庭状况的演变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关注和干预家庭事务,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在国际上,家庭教育进入国家的公共视野,特别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经历了很长时间,其中转变人们观念的重要文件就是《科尔曼报告》。1966年美国霍布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向美国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即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这个报告结果令美国人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们只知道黑人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呈现出年龄越高差距越大的现象。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研究之前,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但是他们根据收集的4000所学校、60万名儿童数据研究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设施、教师工资等有形条件上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科尔曼报告》指出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科尔曼报告》发表以后,美国开始重视学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
    在我们国家,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公”“私”观念的障碍,特别是我们教育部门的一些智库人士还是抱着家庭教育是私人领域、公权不能干预的旧理念,而且这些人影响着高层的决策,这就是观念障碍的主观原因。1997年我还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持家庭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和全国妇联颁布了第一个《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这个实际上是教育部制定、由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第一次为家庭教育家长教育行为立规,迈出了公权干预和引导私人领域教育行为的重要一步。
    2015年10月,教育部独家面向教育系统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文件。它的政策意义是教育部决定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正式列入教育系统的工作序列。它是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历史节点,是教育系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起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之前是认识问题,之后是责任问题。
    教育系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重点是办好家长学校。办好家长学校至少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教材,一个是教师。教材,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理念,教材它主要的还不是方法,主要的还应该是理念。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家庭教育文化,家庭教育方向是什么,定位是什么?这是家庭教育的大道理。教材要做到家庭教育的“道”大于“术”。教师,要逐步从“专题培训”,走向“专业培训”。(作者傅国亮,系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