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


让孩子成为健康的宝宝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7/6/9 15:08:14 作者:鲍国 浏览次数:2619
让孩子成为健康的宝宝
一、怎样的孩子是健康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夸奖孩子的话语:“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健健康康的,真不错!”似乎在很多父母看来,只要孩子四肢健全,没有身体缺陷,看上去不是一个病秧子,便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对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在现实条件下,大多数家长都做得很到位,生活中十分注意给孩子补充牛奶、鸡蛋等物质营养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注意通过锻炼来增强幼儿体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随着涌现,生活中有的孩子不合群,有的孩子不愿意出门与别的幼儿交往,有的孩子有强烈的攻击性行为等等现象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而这些不合群、不愿意交往、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可能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缺陷,但他们却属于不健康之列,因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认为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
身体的健康与否可以通过体检、测量等手段及时得出结论,而心理健康却更加内隐一些,他没有定量的指标可以参照,没有一定的工具进行测量。我们只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对照。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有如下特点:
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体说来,他们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应有如下表现:
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杂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齩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能合群。爱与小伙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入骂人,不妒嫉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不故意说谎。不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地畏难、胆怯等。
三、幼儿常见心理疾病及其预防
(一)撒谎
姗姗三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活泼可爱。有一天早上,姗姗的爸爸告诉老师,他们发现姗姗会撒谎说假话。因为姗姗回家后说:“我在路上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狗在飞”,“小朋友们要我明天把家里那个很大的天线宝宝带到幼儿园去。”而我们家根本没有她说的天线宝宝,更没有那个很大的天线宝宝。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于姗姗的这种情况,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特点,不及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可能就会像姗姗的爸爸那样认为是孩子撒谎,属于品性问题。但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撒谎有两种: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而姗姗的表现是一种无意说谎,之所以此时的孩子会有这种表现,是因为三岁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开始发展的阶段,判断力不强,往往会出现想象与现实不分的状态,常常把想象中的事情说成现实。此时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不必大惊小怪、无故责难孩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步消失。
然而,除了这种无意说谎之外,孩子也会出现有意说谎的现象。有意说谎是指孩子明知道自己在说谎,却仍旧会有这样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并教育,则会使孩子养成撒谎习惯。
应该怎样预防和纠正孩子说谎习惯?
这首先要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有意说谎,之后家长也许会豁然开朗。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这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关系密切。
幼儿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
幼儿说谎是因为模仿大人的行为。幼儿年龄较小,判断是非的能力薄弱,且易模仿,而家长在平时处事过程中的方式容易使孩子养成说谎行为。例如,如有人敲门找爸爸,爸爸不愿见,就叫孩子告诉找他的人说“爸爸不在家”。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并批评时,家长就对民警说“孩子生病,急着送医院”o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会说谎。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意愿。
幼儿说谎还因为家长给了孩子说谎的提示。母亲急着催孩子起床去上学,孩子还想睡一会,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母亲便问:“是不是肚子疼?信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按母亲的提醒顺杆爬,谎称肚子疼得厉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会主动说出来的。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鼓励孩子说谎:“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对不对?”,“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他头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对不对?”这样的提示绝不会使孩子诚实地说出事实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说谎的家长往往自食其果。
因此,要预防和纠正幼儿说谎习惯,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应做到自己不说谎,至少不在孩子面前说谎。
要恰当的处理孩子的过失,不让孩子养成承认错误却遭受惩罚的思维习惯;自己也不要提供幼儿说谎的机会,如同上例中母亲的做法一样。
(二)儿童多动症
大班6岁的成成,从幼年时候起,自控力就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常常是先行动后思考,从不考虑行为后果,做事缺乏条理性,容易激怒,爱发脾气,倔犟,好冲动,遇到想做的事父母如果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不服约束,有时还会突然作出一些危险动作;在班上,他总是表现得比别人兴奋些,不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课,时常在老师讲话时发出一些怪叫声或用手和其他东西敲击桌椅,甚至离开位子而在活动室里到处走动;晚上睡觉总是不得安稳,不停地来回翻动,久久不能入睡;和同伴游戏时,常为一些小事而与别人争吵,爱和别人顶嘴,没说几句,冲上去就给人几拳,常因打架而被老师批评。为此,父母亲伤透脑筋。
上述成成的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好冲动,好恶作剧;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以致影响孩子自身正常活动和生活,据此可考虑成成为儿童多动症患者。
儿童多动症又名脑损伤综合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渡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全称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称ADHD。
这种病的发病年龄多在2至18岁,男孩比女孩多。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表现会随着年龄、所处环境和周围人的态度的不同而有差别,不能单纯的认为儿童活动过多即为儿童多动症,其有严格的判断标准,满足以下八项症状,并且持续时间在六个月以上諳,可判断为患有儿童多动症:
1、经常手足无措或坐卧不宁;
2、在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
3、容易被外部干扰所吸引;
4、难于及时把注意转移到团体活动的状态;
5、经常冒冒失失、不假思索的回答问题;
6、经常难于跟随他人的指令(不是由于对抗或理解障碍所致),例如不能做简单家务;
7、难于在需要保持注意的时候或在游戏中保持注意;
8、经常一件事情没有做完便又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了;
9、难于安静地玩耍;
10、经常说个没完;
11、经常干扰别人,如突然闯进其他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中;
12、经常心不在焉;
13、经常把在学校或家中必须用的物品遗忘掉;14、经常不顾后果作一些危险的活动,如不看四周便冲上街道。
造成幼儿患多动症的原因很复杂,例如遗传、铅中毒、轻微脑损伤、社会因素、家庭变故或教养方式存):等都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在此不以赘述。
对已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去帮助孩子:
1、药物治疗:只有当多动症较为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干扰家庭及学校秩序时,才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必须遵医嘱。
2、环境治疗:通过改变父母及社会对患者的态度来改善环境,达到治疗效果。这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疾病性质,正确加以对待。父母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应设法了解病因,积极寻求治疗,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这样做不仅会加重病症,而且会加重患儿的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
(2)逐步矫正多动行为。应逐步减少孩子的多动行为,而不应订立过高的目标,马上要求他们变成安静的乖孩子。过分的要求只会导致彼此间的关系紧张。
(3)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多带幼儿接触大自然,多与班级、社区及其他孩子交流,多参加幼儿园、社区、社会中的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接触其他幼儿和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宣泄过剩的精力。
(4)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用口头表扬、鼓励等强化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5)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让他们从小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幼儿园教育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以便回家继续执行,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他们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例如,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例如,不能无限制地让他们长时间看电视或电影等。
(6)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协调家庭关系,缓和家庭气氛,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孩子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7)规矩简单、明确。对这类孩子进行要求的要点,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伤自己或危害别人,因此,所订的规矩能达到这种目标就行,不宜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
(8)恰当对待。父母既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他们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既要耐心教育,又要严格要求。父母要主动与幼儿园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相互反馈信息,共同促进思儿的好转。
3、心理治疗:父母要请有关专家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三)社会退缩行为
你或许见过这样的孩子:他们精神上无任何异常,但在无特殊原因情况下,却表现为孤僻、胆小、害怕、退缩。他们平时不愿去任何陌生的地方,甚至不愿跟父母逛公园、看电影、串亲戚;宁可在家与玩具为伍,也不和小朋友—起玩耍、交往。然而,当家里没有外人时,也能同父母或熟悉的人有说有笑,一有陌生人进家,则赶快躲起来。显然,这种儿童的性格和行为是失常的,精神医学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
其实,正常儿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也可出现类似退缩行为的表现。比如说,当亲人突遭不幸,或者孩子本身受到惊吓,以及突然进入陌生环境之时,即使活泼的儿童也可变得紧张恐惧、少语少动或害羞、退缩。但这只会暂时出现,随着时间流逝,会逐渐适应,这与行为退缩儿童长期出现的不良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行为退缩的孩子,以5-7岁最常见。他们对环境适应力差,即便经过较长时间熟悉了某种环境,行为有所改善,如果再换新的环境,如搬进新居、住医院、到新班级上课等,又会故态复萌。
儿重退縮仃为的产生,与患儿素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环境影响有关。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使孩子享受种种优待,以致离不开亲人和家庭,只觉得依偎在亲人身边才安全、才满足。发展下去便形成了孤独、退缩的性格和行为。孩子的素质差加上父母的不良性格的影响,也是导致行为退宿的要素。这种孩子的家长,不少是性格失常者,甚至有的是酒精中毒、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患者,他们的怪僻行为、变化不定的教育方法和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会“感染”给孩子,使孩子胆小、不合群,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所措,行为发生退缩。当然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防治儿童退缩行为,重点要放在教育和心理治疗上。
首先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溺爱也不粗暴对待孩子,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娱乐萇活动,让孩子建立起人际交往的自信心,这方面稍有进步就应给予表扬、称赞。
其次应该多让患儿接触其他幼儿。父母应鼓励幼儿与其他幼儿接触,也可以让小朋友主动找他玩。并与幼儿园教师加强联系,了解患儿在幼儿园的进步及他开始接触的幼儿,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去他的小伙伴家里做客。开始时可能遭到拒绝,多次劝说便会有所进步,尝到接触社会、与人交流的甜头后,孩子自然会信心增加,甚至敢于独自外出了。
再次,对于教育效果差的顽固退缩的儿童,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些药物辅助治疗。
(四)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身体的攻击。
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样的,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遗传因素。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父母身上也可以发现攻击性倾向甚至攻击性行为。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些大人可能存在某种微小基因缺陷,受到遗传基因倾向影响的儿童在后天的环境中会将其表现出来。
2、心理因素。一般说来,有情绪问题或行为障碍的儿童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多动症的患儿因冲动、任性、自控力差,当情绪稍有激动,便头脑发热,与人发生争吵或动手打人。
3、教育因素。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受欺负,常教育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别人,出了事爸爸帮你摆平”o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滋生的条件。
4、模仿学习。儿童的判断力低下,辨别是非的能力薄弱,模仿性强,许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的人那里以及电影电视中模仿而来的。例如有的家长处理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当孩子一有不合自己要求的事情时,就开始打骂孩子;父母之间的交往方式也简单,家庭中经常充斥着暴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5、饮食因素。据研究,有攻击性倾向的儿童,在摄入过多的糖后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自己一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的发展,因而,必须要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治疗。
首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影响,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融洽、民主;
其次,提供幼儿优秀的环境。不让幼儿单独接触具肴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
再次,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优秀的品质如谦让、合作的培养,家庭教育中也应该贯彻这样的教育。例如,当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而产生了争执,家长应引导幼儿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挣抢玩具的问题,而不是教会幼儿当别人打了你,你应该还击别人。
除此而外,家长要及时奖励患儿的点滴进步。当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发生频率增高时,家长也可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例如缩短孩子的游戏时间、短时间罚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