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研究
扬州建成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 亲子共成长
扬州建成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 亲子共成长
家庭应该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凝聚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10月13日,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在扬州举行,近千名教育工作者云集邗江区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本次会议在扬州市邗江区举行,就是因为这里探索的家校合作的新理念,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生动样本、可复制的鲜活经验、可学习的制度建构。”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胡金波说,这既是经验交流会、现场示范会,也是理论研讨会、工作推进会。同时,全国首家“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在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开馆。据介绍,该博物馆通过图文梳理、实物陈列、视频呈现、场景模拟等方式,由古及今展示中国家庭教育的风貌。
一个家教新理念催生家校合作新格局
2016年9月,邗江区“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启动,几名教师走进邗江实验学校学生杨诺的家。聊到一半,杨诺的家长才知道,来家访的除了孩子的老师,还有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连续3年,这场覆盖全区近10万中小学生家庭的“敲门行动”,持续推动了家校合作的升级。
“一轮家访催生了一种新理念:唤醒家庭、唤醒家长比唤醒学生更重要。”何云峰说,“通过家访,我们发现,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不少‘短板’,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孩子。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新,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标准概念。”
邗江有8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开展新家庭教育后,每个家长都走进了各种各样的课堂。这一家校合作的新模式,让家庭教育回归应有职能,全面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
2017年11月,邗江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该区新家庭教育实验进入全面实施、全速推进、全区联动的新阶段。目前,邗江不仅建立了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还开发了新家庭教育“1+X”课程体系,让全区几十万家长和学生受益,如“家长学堂”为6万多人次家长提升了家教理念,“百草园儿童学堂”一年为全区29所学校158个班级提供了茶艺、球类、歌舞等数十种特色课程。
四季园小学校长王兴伟说,开展新家庭教育实验以来,老师们的抱怨声少了,家长们一有空就会在家长委员会群里分享育儿经验。
“如果对家长采取灌输式的家庭教育辅导方式,估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参与,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梅岭小学西校区学生家长高芳说:“去年学校开展的好爸爸(好妈妈)颁奖活动,让孩子给我颁奖。感觉孩子好像突然长大了,让我很感动。”
“一个孩子的研讨会” 汇聚新家庭教育合力
如何发动社会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去解决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
10月13日,一场以“一个不肯说话的孩子”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在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举行。在邗江区,这样的研讨会有很多,去年以来共组织了200多场“一个孩子的研讨会”“一个孩子的家庭会议”,共同“会诊”解决成长问题。
当天参加“一个孩子的家庭会议”的,除了四年级学生小余和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婆,还有学校德育主任朱明和扬州大学教科院副教授葛春。
“孩子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每个月只回来一次。”妈妈陈静反映,前段时间与孩子因琐事发生了矛盾,孩子从此就不肯开口交流。得知小余平时喜欢阅读,葛春以书籍为切入口跟孩子聊天。慢慢地,小余的心房被打开了,开始跟家人互动了。“如果你心里有想法,但跟家人说不出口,可以尝试写给他们看。”葛春向小余建议道。家庭会议最后,小余主动站起来,向长辈、老师致谢。
“新家庭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双方共同参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朱明表示,学校建立“一个学生的家庭会议”工作机制,老师、教育专家不定期走进孩子的家中,与孩子、家长共同交流,这是家校合作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教师如何应对?这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说,“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就是要通过专家、教师和家长的现场研讨,为学校部分特殊儿童诊断问题,探究根源,制定个性化成长指导方案,实施跟踪服务指导。
一个课外的学堂:让教育幸福快乐起来
今年暑假,杨庙镇社区(成人)教育中心内,20多名中学生正在听志愿工作者、杨庙中学教师丁庆芳讲授茶艺和茶道。“同学们,用哪只手托茶,从哪边敬茶,都有讲究……”学生们听得认真,学得细致。在另一间教室里,十多名小学生的古筝合奏流畅大气,引得围观家长连连喝彩。
类似这样的课外学堂,是邗江各学校的基本配置。邗江区建设了育才小学西区校等一批实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新家庭教育的品牌集群效应。
2017年3月,邗江区“百草园学堂”正式启动,孩子放学后就留在学校,由值班教师“托管”,家长可以等下班了再来接。蒋王小学以“百草园学堂”为平台,组织教师义工队义务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现在不需要把孩子交给‘晚托班’了,无论是安全还是托管质量,都让家长放心,还省了辅导费。”家长孙应芬开心地说。
今年暑假,邗江区15个乡镇50多个社区开设的“百草园学堂”热闹非凡,不少教师成为校外课堂的志愿者。5000多名中小学生在这里选择喜欢的课程,培养兴趣爱好,假期生活过得安全而充实。
孩子在学校要学习,那当好家长需不需要学习?2017年,梅岭小学西区校建立“新儿童家长学院”。在一年级入学教育中,学校请来扬大的吴林斌教授,结合《弟子规》和当今社会热点,讲解如何教儿育女。一位家长在培训后写道:“《弟子规》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的育儿经更加全面、丰富。”
如今的邗江,请家长来上课已成为常态,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对起始年级段家长的全员培训不少于16课时,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冯长宏介绍,针对家长开设的“百草园家长学堂”和针对教师举办的“百草园教师学堂”,覆盖了广大师生和家长,为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奠定了基础。
一个温馨的驿站: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逢周一,维扬中学学生家长徐健都会打开学校的官网,看一看这周学校提供给家长的“课程菜单”。“我可以根据需要点课,申请经批准后,就可以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听课,老师讲得怎么样,我能有更直观的感受。”徐健说。
“家长点课”是维扬中学家校合作驿站的内容之一。“每个月,学校还会定期邀请教育专家进校讲座,听众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家长还可以与专家、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该校教师万微卫说,家校合作驿站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强有力保障。
在邗江区,学校与家庭的关系被上升到一个“和美”的高度,家校合作的方式正在不断升级。不少学校创设条件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家长听的方式,学校和班级的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与。
“往下面摁一点,火太大了……”一盘番茄炒蛋,让邗江区美琪学校新初三学生蔡曼仪不知所措,这是15岁的蔡曼仪人生中学做的第一个菜。根据今年6月邗江区发布的《家务劳动指南》,初中生要掌握洗衣服、做菜等家务技能。邗江区还先后研究发布了《好老师指南》《好父母指南》以及《好学生指南》,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今年,邗江区政府出面,向家长免费提供了“百场亲子公益讲座”“带着孩子听音乐”“新家庭教育指导站展评”等活动,引导家长主动、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新家庭教育倡导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家庭教育的职能与功能,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履行“本位”。让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邗江教育人的愿景和追求。
据介绍,2018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承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胡金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教育部国家督学傅国亮等20多位专家及来自全国的千余名嘉宾参加了交流会。副市长余珽、市政协副主席董玉海等出席活动。